質監局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計劃

時間:2022-12-22 05:55:00

導語:質監局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質監局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計劃

20*年全鎮食品安全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面落實國務院和省市、縣政府關于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圍繞創建嘉興市食品安全示范鎮這個目標,以農村食品安全和“三網”建設為重點,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以深化食品放心工程和專項整治為抓手,著力探索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完善工作機制,深入推進食品安全“三網”建設。

1、監管責任網重落實。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及責任追究制,完善村、企業、學校等食品安全責任網絡,不斷強化基層食品安全管理,夯實基層組織基礎;進一步協調明確區域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明確企業(學校)的食品安全責任,真正形成食品安全政府負總責、各監管部門按職負責、企業負首責、消費者人人參與負責的責任機制,加大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投入,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效能。

2、農村現代流通網重質量。深入推進“十鎮(區)連鎖超市、百村放心店”工程建設,鞏固提高校園放心工程成果。加大檢查考核力度,提高“放心店”質量,“農村放心店”食品統一配送率達到70%,努力提高網絡運行質量。

3、群眾監督網重效能。加大群眾監督網整合力度。健全群眾監督員工作制度,強化教育、培訓與考核,完善正面激勵機制,提高群眾監督網運行效能。采取各種有力措施,鼓勵群眾積極參與食品打假治劣活動,實行群防群治。

二、深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提升食品安全整體水平

1、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面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抓好源頭,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尤其是高毒、高殘留農藥和瘦肉精等管理,及時發現并消除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大力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在茶葉生產QS認證工作的基礎上,按照縣食安委的要求認真落實新認證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的推廣工作,使優勢農產品標準化覆蓋率達到65%。

2、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監管。深入開展食品生產加工業準入與治理活動,大力實施食品及相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認真配合縣食安委在全鎮茶葉中企業中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認真做好豆制品專項整治成果的鞏固工作,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推動全鎮食品生產加工業的全面治理,提升食品行業整體水平。

3、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監管。完善食品經營者的經濟戶口管理、信用分類監管體系,加大市場巡查監管力度,強化農村食品市場監管,規范食品市場流通秩序,認真貫徹《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酒類流通管理辦法》等。加強食品管理,完善食品市場準入和食品經營單位備案制度。

4、加強餐飲消費環節監管。全面實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推廣《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提高餐飲食品衛生水平,提升校園食堂量化分級管理水平。加強農家樂旅游點、農村家宴、建筑工地食堂等重點領域衛生監管,全面推行“廚師培訓”、“家宴申報”、“現場管理”等制度。認真實施“企業食堂規范化管理”試點工作,年內爭取完成2-3家。

三、繼續抓好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1、繼續開展食品安全聯合執法檢查和聯合專項整治。繼續以糧、肉、蔬菜、水產品、奶制品、豆制品為重點品種,以廣大農村、城效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農業投入品、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流通及消費領域為重點環節,采取聯合執法和部門專項執法相結合的方式,扎實開展食品安全重點薄弱環節專項整治。按照省、市、縣瘦肉精專項整治和城鄉結合部食品安全、學校食品安全等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統一部署,繼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2、抓好食品源頭污染整治。認真配合縣食安委開展農藥殘留、畜禽產品違禁藥物濫用、水產品藥物殘留專項整治,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低殘高效農藥、獸藥和無污染添加劑,合理使用化肥、飲料添加劑和植物生長激素,嚴厲打擊非法使用農藥、獸藥的行為,堅決防止農產品源頭污染。

3、抓好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整治。集中整治小企業、小作坊,打擊黑窩點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加工企業,按照全市食品生產加工業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完成三年整治任務,重點開展區域合格率低、市場準入進度慢、食品添加劑問題集中的食品專項整治活動。

4、抓好食品流通環節整治。加大對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整頓規范食品流通市場秩序。扎實推進農村食品市場整頓年活動,嚴把農村食品市場主體準入關,堅決取締無證無照和超范圍經營食品,嚴厲打擊利用“送貨下鄉”等名義向農村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農村食品市場秩序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5、抓好餐飲消費環節整治。深化小餐飲業治理等專項整治工作,加大對農村小食店、學校周邊飲食攤點及校園食堂、旅游景區餐飲店等整治力度,重點查處非法采購和使用劣質食用油,違法使用添加劑和使用不合格調味品等違法行為。

四、加強宣傳教育,營造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按照《全國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綱要(20*—2010)》和省、市有關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工作意見精神,以“關注食品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按照“五進”要求和“三貼愛”原則,在全鎮行政村、學校和企事業單位中掀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新一輪熱潮,不斷增強監督管理者和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提高公眾依法維權和參與監督的能力。認真貫徹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報道工作的意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正面宣傳為主的原則,通過開辟食品安全專欄、專題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黨和政府有關食品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宣傳國家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常識,宣傳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和“三網”建設的成果,并有選擇地曝光一些食品違法犯罪案例,震懾不法分子,營造食品安全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