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意見

時間:2022-10-04 06:55:00

導語: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意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當前,要緊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要求,調整工作思路,創新工作載體,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更加注重鄉村領導班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農村基層黨組織,關鍵在領導班子。必須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切實加強鄉村領導班子建設,優化班子結構,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一是選好配強領導班子。鄉鎮處在農村改革和發展的第一線,鄉鎮領導班子擔負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職責。要以今年鄉鎮換屆為契機,通過改革和創新干部選拔任用方式,進一步擴大選人視野,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進領導班子,切實把鄉鎮領導班子建設成政治堅定、勇于改革、團結協調、廉潔務實、結構合理、精干高效的領導集體,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堅強領導核心。要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選好配強農村黨組織書記,進一步探索農村黨組織書記的選用標準,樹立正確導向,把政治素質好、致富能力強、群眾公認的各類能人選拔上來,發揮他們在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的領頭雁作用。二是加強班子思想作風建設。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理念統領鄉村領導班子思想,通過深入開展學習黨章、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學習鄭九萬活動等形式,引導鄉村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增強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三是完善班子綜合考核評價辦法。要以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為標準,完善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充分運用綜合考核結果選人用人,引導農村基層干部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二、更加注重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要堅持用人才理念來抓好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按照“黨管人才、黨聚人才、黨興人才”的思路,將人才工作向農村延伸,創新人才培養選拔機制和載體,加速培養建設新農村急需的鄉土人才、實用人才,引導人才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主戰場流動。一是全面推進“農村黨員人才工程”。以“雙培雙帶”為活動載體,開展無職黨員設崗、結對幫扶、黨員示范戶等活動,按新農村建設要求實施黨員分層量化考核,著力把農村致富帶頭人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全面提高農村黨員的素質和能力,使之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骨干力量。深入實施“農村基層干部素質提升計劃”,通過舉辦新農村建設培訓班、開展大專班學歷教育等,進一步強化建設新農村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培訓,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切實提高執行政策能力、加快發展能力、服務群眾能力、依法辦事能力和解決自身問題能力。二是積極推行“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要深入實施省委提出的“村村大學生”計劃,關心和支持到農村工作的大學生,努力創造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條件,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領路人。三是加強后備干部人才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健全后備干部選拔機制,采取公開選拔等方式,發現和培養一批以黨員為骨干的優秀人才,特別是把復員退伍軍人、回鄉知識青年、致富經商能人中的優秀分子納入組織視野,為新農村建設積蓄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隊伍。

三、更加注重先進性長效機制建設。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目標,建立健全保持先進性建設的長效機制,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一是健全鄉鎮管理服務機制。要圍繞打造服務型政府,以鄉鎮綜合改革為契機,精減領導職數,優化內設機構,整合干部資源,不斷提高行政效率。進一步理順縣鄉鎮的事權、人權和財權關系,重點解決當前存在的權力和責任不對稱、鄉鎮財政困難、鄉鎮對村級調控難的突出問題,切實增強鄉鎮黨委領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能力。二是規范村級組織運行機制。要深入貫徹《浙江省村級組織工作規則(試行)》,積極推進村“兩委”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進一步增強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建立健全村級民主聽證會和“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村干部創業承諾、述職述廉、民主評議、重大事項報告、誡勉和任期經濟審計等制度,落實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三是建立健全干部激勵關愛機制。按照“落實三真、關愛基層”要求,把關心愛護基層干部作為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重點在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機制上下功夫,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要注重選拔使用表現突出、長期在農村一線工作的鄉鎮干部,激勵優秀年輕干部為新農村建設多作貢獻。通過健全鄉村干部體檢制度,建立基層干部困難補助資金,完善村干部最低報酬保障制度、村干部綜合保險制度,開展“為民好書記”評選活動等,進一步營造尊重、支持和關心基層干部的良好氛圍,從而更廣泛地調動農村基層干部建新農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更加注重新農村共建機制建設。當前,需要我們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各級黨委、政府充分整合資源,形成“以城帶鄉、以工促農”長效機制,共同支持和幫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是領導聯村。各級領導干部要重點聯系一個新農村,經常深入調研指導,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努力把聯系村辦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范村。二是企業幫村。結合深入實施“139富民攻堅計劃”,加強以建設活力和諧企業為目標的非公有企業黨建工作,探索建立“企業反哺農村”的有效機制,引導鼓勵企業返哺周邊村居,結對幫扶欠發達鄉鎮的薄弱村,充分發揮非公有制企業在資金、市場、信息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來。三是部門包村。結合“真情送服務、建設新農村”活動,進一步完善部門包村制度,深入開展以“支部聯建、黨員聯戶、增加農民收入、增進黨群關系”為主要內容的“雙增雙聯”活動,運用機關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幫助村黨組織和村民群眾認真謀劃新農村建設。四是干部下村。要完善農村工作指導員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現農村工作指導員從“兼職、聯村”向“專職、駐村”轉變,形成科技特派員入駐一個鄉鎮、聯系指導一個村的格局。五是強村帶弱村。繼續組織“先鋒工程”已創村和在創村、集體經濟發達村和薄弱村結對,做到基層黨建共商、經濟發展共謀、精神文明共創,共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總之,要堅持用新農村建設理念統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使領導班子建設、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活動載體和工作機制有新的突破,使農村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