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防迅抗旱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28 05:49:00

導語:政府防迅抗旱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防迅抗旱工作意見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戰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縣推進跨越發展、加速崛起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意義重大。為此,全縣上下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理念,扎扎實實地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目標任務

(一)防洪上:重點確保長江**大堤、32個5000畝以上大圩、25座小水庫和重要城鎮的防洪安全。具體任務是:

1、長江**大堤。確?!拔逅哪晷汀焙樗踩妊础.旈L江**閘外水位在11.5米(**高程,下同)以內時,由**大堤長江河道管理局負責日常管理并做好度汛準備工作。當水位上漲到11.5至14.0米時,沿堤10個鄉鎮按行政區域堤段承擔防汛任務。當水位達14.0米并繼續上漲時,全縣22個鄉鎮(白茆鎮除外)按劃定堤段,承擔果合興至土公祠66.3公里(含樅陽封閉堤1.6公里)防汛任務,要嚴防死守,確保大堤安全。

2、內河和外護堤防。

(1)、內河5000畝以上大圩:要確保20年一遇(12.0米水位)度汛安全;1000畝以上5000畝以下圩口:要確保11.50米水位度汛安全;1000畝以下圩口:力爭11.20米水位不潰破。

(2)、外護萬畝以上圩口**洲:要確保長江**閘外水位14.97米(九八年水位)度汛安全;1000畝以上萬畝以下圩口:要確保長江**閘外水位14.55米(八三年水位)度汛安全;1000畝以下圩口:力爭**閘外13.0米水位不潰破。

3、水庫。所有水庫必須全面防守,保證遇設計標準內洪水不出問題,遇超標準洪水確保大壩安全。

4、城鎮防洪。縣城防洪任務由無城鎮承擔,縣直有關單位協作,確保城區防洪安全。其它有集鎮防洪任務的鄉鎮,要落實好防洪措施,確保安全度汛。

(二)除澇上:遇現有工程除澇設計標準的降雨不澇。5000畝以上大圩確保日降雨量150毫米不澇;1000畝以上圩口力爭日降雨量100毫米不澇。

(三)抗旱上:有抗旱設施和水源的地方,要保證遇設計保證率的旱情正常灌溉。水利條件好的地方,要保證50~70天不雨不旱。水利條件差的地方,力求大旱時人畜飲用水不發生困難。

二、措施與要求

(一)切實增強抗災意識。我縣地理環境位置特殊,易發洪澇旱災,防汛抗災任務歷來繁重。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勢嚴峻,從氣象上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局地強降雨、強臺風等極端天氣災害呈現突發、多發、并發趨勢。尤其是今年前期大雪等極端災害性天氣增多,天氣形勢不容樂觀。國家氣象局預測:**年夏季多雨區位于華南至江淮南部、黃淮至華北西部,長江、黃河、海河等大江大河發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較大。從工程上看,全縣水利工程抵御災害的能力還比較脆弱。主干河道尤其是支汊河流行洪、引灌能力低;多數堤防防洪標準不足;水庫安全隱患較多;臺風、山洪泥石流地質災害防御難度大;城鎮防洪排澇問題突出;一些新建工程未經大洪水考驗,抗旱基礎設施薄弱。從人力和物力上看,基層干部組織指揮防汛抗災工作的經驗普遍不足,防汛民工和搶險、救生隊伍勞力缺乏,防汛器材、經費籌集困難,救生設施手段落后。從機制上看,防汛抗旱應急管理水平低下,抗災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才剛剛起步。這些問題在去年汛期抗御“8.28”特大暴雨中充分凸顯,嚴重制約高效、有序、科學地組織投入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從思想上看,多年不遇大的洪澇旱災,干群的抗災防災意識較為淡薄,麻痹僥幸心理依然存在。今年元月份胡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示:“防范水患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興修水利任何時候都不能松勁。”為此,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意識,思想上不能有絲毫的麻痹、松懈,要及時有效地把各項抗災準備工作做全、做細、做實,牢牢掌握抗災工作主動權。

(二)扎實開展汛前檢查。汛前檢查是保障安全度汛的首要舉措,也是各級防汛責任人依法承擔的首要職責。各鄉鎮要精心組織,扎實開展汛前檢查。檢查對象要細,包括堤防、河道、水庫、江心洲、外灘圩、涵閘斗門、排灌站、城鎮防洪和防汛通訊、道路交通、水文測報設施等,做到一處不漏。檢查內容要全,包括思想發動、組織準備、責任制落實、工程安全、經費安排、器材儲備、隊伍組建、預案落實以及清障等,全部要檢查到位。檢查效果要實,對檢查出來的問題,要逐一登記,明確責任人,限期處理到位,不留隱患。對汛前不能及時處理的,要切實落實好應急度汛措施,明確防汛責任人,保證安全度汛。對重要防洪工程,要實行汛前檢查責任卡制度,確保汛前檢查不走過場。

(三)認真落實工程措施。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在建工程建設力度,在嚴抓工程質量的同時,倒排工期,全力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汛前完工,絕不能影響防洪、排澇和供水安全。特別是小水庫除險加固和在建“開口子”工程,汛前要全面完工;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汛前主體工程要完工;無城城市防洪應急除險加固工程主汛期到來之前要完成工程量70%以上。各類工程均要落實好安全度汛措施,保證安全度汛,保證能夠及時投入抗災。要加強工程管理,全面完成排灌泵站、涵閘斗門機械設備檢修任務。各類站、閘要安排專人日夜值班看管防盜,確保汛期臺臺機械能正常運行。各地要利用汛前有限時間,積極組織力量,抓緊加固處理險工要段,保障防洪安全。

(四)全面籌集器材經費。各鄉鎮要按照滿足防大汛、搶大險的需要和“誰受益,誰負擔”、“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積極籌集好各類防汛器材,集中定點存儲或就近聯系供貨商代為儲存。對5000畝以上大圩、小水庫、江心洲等重要防洪工程和險工要段必須就地備足搶險物料,以應急需。涵閘斗門還要現場備足預備土,最少不小于30方。要加強防汛器材管理,及時更換補充。對市場代儲的器材,要依照市場規律,完備手續,保障供應。要落實運輸工具,確保汛期搶險器材能及時送達出險地點。各鄉鎮特別是易受洪水威脅的鄉鎮,要購置必要的防汛搶險應急救生設施,以應對突發性洪水緊急情況下人員安全轉移。各鄉鎮要加大抗災經費投入,除落實好正常的防汛抗旱經費外,還要留足一定的抗災預備費。

(五)全面落實搶險隊伍。各鄉鎮要針對農村大量人員外出務工的實際情況,依托本區域內現有可調用的一切勞力資源,提前落實好防汛民工,組建好防汛搶險隊伍。對5000畝以上大圩每公里搶險隊員不得少于25人,重點小(一)型、一般?。ㄒ唬┬秃托。ǘ┬退畮欤繋旆謩e不得少于150人、100人和50人,且要有必要的搶險預備隊。特別是為做好突發性重大險情或一旦遭遇洪水圍困時能夠及時組織群眾安全轉移,各鄉鎮至少要成立1支不少于50名青壯年組成的防汛應急搶險分隊,汛期由鄉鎮政府負責管理調度。對搶險隊伍人員名單逐個登記造冊,落實好具體聯系方式,在汛前集中組織開展必要的培訓和演練,以提高搶險隊員實戰能力,確保汛期一旦出險,能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六)修訂完善抗災預案。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提出和防汛抗旱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修編防汛抗災預案愈顯重要,是防汛抗旱一項必不可少的常規性基礎工作。為此,鄉、村兩級要予以高度重視,對已編制的預案要結合實際,認真加以修訂。對少數至今仍沒有完成規定的防臺風等應急預案編制任務的鄉、村,必須在汛前編制完成。沿江鄉鎮要完善編制江心洲、外灘圩防汛應急預案。要提高預案質量,狠抓預案宣傳和演練,在災害重點防范區要設置警示牌。尤其是要采取發放明白卡等多種形式,對預案中的預警、預報方式、避險路線以及災民的轉移、安置、救護、物資保障等具體措施,及時告之公眾,提高社會公眾自我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七)依法加大清障力度。各鄉鎮要對區域內各類堤防、水庫大壩高桿樹木雜物和河道內違章圈圩、攔網扎屏、亂建碼頭以及溝港內攔網、堵壩、水生植物等障礙物,在全面調查登記基礎上,切實采取有力措施,汛前依法清除到位。公安、水務、國土、農委、海事等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各地開展好清障工作,確保堤防、水庫安全度汛,保證河道、溝港行洪排澇通暢。各地要在去冬清障基礎上,全面徹底清除五千畝以上大圩堤身高桿樹木雜草,并按照《**縣五千畝以上大圩堤防管護辦法(試行)》要求,在汛前全面建立堤防管護機制,杜絕堤身再生新障。各鄉鎮和基層水管單位要加大水工程保護范圍內違章設障監管力度,明確責任,平時加強巡查,從苗頭上及時予以制止,堅決遏制、打擊違法違章水事活動。

(八)強化防洪排澇調度。汛期所有水庫要嚴格按照批準的控制運用計劃調度,嚴禁超蓄,確保防洪安全。特別是市重點小(一)型皖江、牌樓水庫(汛限水位分別為53米和54米)要重點防守。對大壩防洪標準不足或存在險工隱患的病險水庫,要降低汛期水位,必要時空庫運行。汛期嚴禁擅自開閘引江、河、湖水入圩,如確需引水抗旱的,必須報經縣防指批準。汛期圩區在保持河道、溝港通暢,維修保養好排澇機械的同時要做好分級控制,達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各圩口汛期要采取自排或機排適時提前騰空底水,5000畝以上大圩溝港掛口水位要求0.8~1.0米,其它圩口掛口0.6~0.8米,以增強調蓄洪水能力。圩、湖區要正確處理好水產養殖同排澇的矛盾,一旦發生澇情,養殖必須服從排澇。

(九)加強汛期值班防守。按照省、市防指統一部署,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和水管單位,汛期要嚴格實行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確保防汛抗災信息快速、準確地傳遞。要加強水庫和涵閘斗門看管防守,汛期鄉村要安排專人現場值班看守,密切注視汛情、工情,并將防汛責任人名單現場插牌標記,接受社會監督。要確保汛期通訊聯絡暢通,尤其是所有水庫必須落實好防汛值班電話。

(十)嚴格執行上崗水位。根據我縣歷年汛期洪水規律和現有水利設施抗洪能力,按長江、內河水位情況確定上崗防汛時間。長江:當**閘外水位達11.5米時,沿江鄉鎮干部要上堤防汛,組織發動群眾開展巡邏查險,搭好防汛棚;同時縣設長江外護防汛指揮所進駐;當水位達12.5米并呈上漲趨勢時,沿江鄉鎮要組織干群實行日夜巡邏查險;當水位達13.2米時,沿江鄉鎮要發動30%勞力上堤防汛,結合興修進行除險加固;當水位達14.0米并呈上漲趨勢時,全縣有關鄉鎮要全面發動,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斗爭。內河:當西河無城、梁家壩或永安河開城水位(下同)達10.0米時,所在水系鄉鎮干部要上堤防汛,組織發動群眾開展巡邏查險,搭好防汛棚;當水位達10.5米并呈上漲趨勢時,縣設內河各防汛指揮所進駐,鄉鎮政府要組織干群實行日夜巡邏查險;當水位達11.0米時,要發動30%勞力上堤防汛,結合興修進行除險加固;當水位達11.5米并呈上漲趨勢時,要全黨動員、全民發動,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斗爭。

(十一)重視做好抗旱工作。要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水庫、塘壩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要切實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積極為抗旱提供水源保障。要維修好抗旱機械和抗旱渠道,保障各類抗旱機械正常運行和溝渠暢通。要堅持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合理利用江、河、湖泊和溝港、塘、庫水資源。在旱情嚴重時,還要努力發掘地下水,積極開發空中水資源。要按照“以防為主、防抗結合和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抗旱原則,統一指揮、統一開機、統一用水、統一負擔,首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其次保高產高效經濟作物和特種水產養殖用水,再次保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生長用水。水源緊缺地方,要因地制宜種植耐旱高效作物,盡量減少干旱缺水帶來的影響。要加快抗旱服務組織建設,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機制,引導、扶持單位和個人興辦抗旱社會化服務組織。

三、切實加強抗災工作組織領導

各鄉鎮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安徽省抗旱條例》要求,進一步完善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類防汛抗旱責任制,切實加強對抗災工作的領導。要及時調整充實防汛抗旱組織指揮機構,縣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分別任政委、指揮長的**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大堤**縣防汛指揮部,并按圩口、水系下設六個防汛指揮所,實行統一指揮,分片作戰,分級負責。各鄉鎮也要及時相應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防汛抗旱指揮機構,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全面落實分工負責制。各防汛責任人要認真履行職責,將責任制貫穿于防汛抗旱工作全過程,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對經縣批準堵河聯圩后的原有老堤,汛期仍作為防汛堤段,加強防守。所有分工防汛的干部,要提前深入工程一線,熟悉各自分工范圍內的堤情、工情和汛情,對防汛抗旱工作開展經常性督促、檢查,堅持做到科學指揮防汛抗災。縣防指所有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行防汛抗旱分工職責,各負其責,團結協作,形成強大的抗災合力,保障防汛抗旱工作扎實有序進行。要嚴明防汛紀律,加強責任監督,對工作玩忽職守、不服從指揮,給防汛抗災造成不必要損失的,要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