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意見
時間:2022-06-05 09:18:00
導語:民政局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開發區、風景區管委會,縣直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管理工作,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控制不合理醫療費用增長,確保新農合基金安全、健康使用,切實維護參合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通知》(魯政辦發〔*〕1號)和《山東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規定》(魯衛基婦發〔2006〕10號文件精神,經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認真研究,決定在全縣新農合管理工作中建立起五個體系,九項監督管理制度,逐步實現新農合管理工作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
一、建立系統的定點醫療機構檢查管理體系
一是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對已獲準的定點醫療機構,由縣衛生行政部門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進行公布,接受社會監督??h監督委員會要組織縣監察局、縣財政局、縣審計局、縣衛生局等有關部門,抽調專業人員,采取查閱賬目、調閱病例、走訪病人等方式對定點醫療機構和經辦機構每季度集中進行一次專門監督檢查。各鄉鎮新農合管理委員會亦要抽調專業人員組成相應的隊伍,每月對轄區內的定點醫療機構(包括定點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進行一次監督檢查。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細化檢查項目,制定具體檢查方案,檢查要統一時間、統一內容(具體考核辦法另行下發)。二是建立年終綜合考核制度。對定點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醫療質量、收費標準、藥品器械等項目量化具體,實行千分制管理,900分以上的,給予獎勵,700分以下的給予處罰,低于600分的,將取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三是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對檢查處理結果,新農合管理委員會要以文件的形式每季度通報一次,并下發至兩委成員、各鄉鎮農合辦及定點醫療機構。四是實行定點醫療機構動態管理制度。在行政檢查、社會測評的基礎上,實行定點醫療機構末位淘汰制,對最后一名亮黃牌,連續兩次亮黃牌的,取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
二、建立完善的醫療費用監管報銷體系
實行病人醫療信息兩級審核監管制度。一是鄉鎮農合辦負責對轄區內定點醫療機構所收病人報銷資料、病人信息的初級審查,包括書面審查和實地調查兩種方式。主要監督病人信息是否真實,檢查、診治、用藥、收費是否合理,住院補償報銷資料是否規范,一個時期內的用藥數量是否與其進藥帳目相符合等。定點一級醫療機構和村級醫療機構輸入病人報銷數據信息后,要將病人費用清單、有效收費票據、報銷清單等相關材料報送鄉鎮新農合辦,由鄉鎮新農合辦審核人員對照微機信息逐一進行審核后,再上傳到縣新農合辦。二是縣新農合辦對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縣外聯網的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報銷資料和傳入到微機內醫療報銷信息亦要逐一對應審核。同時還要加強對鄉鎮新農合辦的監督,負責做好鄉鎮微機上傳報銷數據信息資料的二級審核;對各鄉鎮的書面報銷資料進行嚴格抽查復核,縣內住院報銷資料復核不少于20%、縣外住院報銷資料復核不少于30%。遇到疑難問題,邀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技術專家組審核。每月的報銷數據由定點醫療機構的錄入員、負責人和縣、鄉新農合辦審核人員簽字上報,按正常審批程序進行審批后,再撥付當月報銷資金。
全面建立新農合辦及定點醫療機構信息網絡,實現信息共享。從2009年1月1日起,全縣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必須建立起與縣、鄉(鎮)新農合管理網路暢通的電子信息網絡系統,使定點醫療機構所發生的每一筆支出、每一位病人的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縣鄉新農合辦的網絡,達到縣、鄉(鎮)新農合辦對病人入院、出院、用藥、治療、繳費等信息與定點醫療機構同一時間獲取,凡達不到要求的,將取消其定點醫療機構資格。
三、建立新農合基金封閉運行體系
要按照財政部、衛生部制定下發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財務制度》(財社〔*〕8號)和《山東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財務管理暫行辦法》文件精神,制定完善基金管理制度,設立新農合基金專戶、??顚S?。嚴格執行基金封閉運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切實做到財政管錢、衛生管事。農民個人繳納的參合資金必須全部進入縣級基金專戶。要完善和落實經常性、規范化的基金監督檢查制度??h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每季度對新農合的運行情況、基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提交檢查報告??h審計部門要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把新農合基金納入專項審計范圍,每季度對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機構的基金使用情況進行一次審計檢查。要將監督檢查和基金專項審計作為建立新農合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新農合基金使用的專項審計,對檢查和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予以糾正。財政部門要加大對基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全面加強對基金籌集、管理、使用、撥付等各個環節的監督,確?;鸢踩\行。報銷補償資金要保證及時足額到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滯留。各級政府要將同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的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足額列入財政預算,保證開展工作需要。
四、建立新農合基金社會監督體系
縣新農合辦公室要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參合農民代表組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社會監督群體,定期不定期的召開座談會,視察定點醫療機構,通報基金運行情況。堅持實行新農合制度公開,向社會公布新農合管理部門的投訴、舉報電話,定點醫療機構設立投訴、舉報箱,定期開啟,及時處理。縣、鄉(鎮)新農合辦公室要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結果公示制度,實行縣、鄉、村三級公示,特別是農村公示,堅持每月定期在村級進行公開公示,內容包括參合住院患者姓名、性別、居住地、就診醫院名稱、入出院時間、住院總費用、補助金額等。每一個村莊至少要固定兩處張貼地點,2000人以上的村莊要固定四處張貼地點。張貼內容由縣新農合辦負責制定,統一公示形式,規范公示內容,落實執行責任人,鄉(鎮)新農合辦負責張貼。實行有獎舉報制度,制定獎勵措施,對舉報查實的,要按照濟寧市衛生局印發的《濟寧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獎舉報制度(試行)》規定給予舉報獎勵。
五、建立工作人員責任追究體系
加強縣鄉新農合辦人員監管,明確責任,制定責任追究制度。一方面在審核醫藥費用報銷時,嚴謹務實、公正公平、按章辦事,不刁難服務對象,不借公務“吃、拿、卡、要”,更不能以權謀私、索賄受賄;另一方面,要忠于職守、嚴格執法,全力維護新農合基金的安全運行。對單位和工作人員的監管,要定期發放征求意見表,聽取群眾的意見評議,并結合其工作職責的履行情況進行綜合考評,然后根據綜合考評情況給予獎懲。對年內轄區定點醫療機構工作完成質量好、成績突出的鄉鎮給予表彰獎勵。對失職瀆職、監管不力、審核不嚴等造成基金損失的,要按照有關規定,依法追究其責任。
建立新農合制度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艱巨。各鄉鎮政府及有關部門、單位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重點搞好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加強對醫藥費審核報銷環節的監管,加強對新農合執法隊伍的監管。新聞宣傳部門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爭得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紀檢監察部門要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及時查處群眾反映的問題,對違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規定的行為,將按照*縣監察局、*縣人事局、*縣衛生局、*縣財政局《關于違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行政處分規定(試行)》和有關的法律法規,依法進行嚴肅處理??h新農合辦公室要圍繞五個體系建設抓緊制定各項管理制度、檢查方案,落實檢查人員。2009年1月1日起,新制度的各項措施開始實施,各有關單位要按照本意見盡快做好相互間的溝通、銜接和協調,量化任務、完善措施、落實責任,全面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 上一篇:發改委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
- 下一篇:發改委財金物價計劃調研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