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衛生工作實施意見

時間:2022-07-08 04:09:00

導語:學校衛生工作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衛生工作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強*省學校衛生工作,結合*省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踐“*”重要思想的高度,從保障青少年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要以極端負責的態度,采取有效措施,把各項工作扎扎實實地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成立由一把手負總責的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衛生工作。要把學校衛生工作切實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分解目標,落實到人,逐級簽定目標責任書。要制定轄區的學校衛生工作年度規劃,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落實。要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將學校衛生工作作為考核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規范學校衛生工作

(一)健康檢測。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認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學生健康體檢工作,建立健全學生健康檔案,努力提高學生健康處方的發放率和覆蓋率。要嚴格做好質量控制,提高體檢質量。要掌握轄區學生的生長發育、體質健康狀況及變化趨勢,研究制定切實有效的改進和干預措施。要建立定期向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公布轄區學生健康狀況的制度。

(二)常見病防治。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計劃,認真做好學生近視眼、齲齒、貧血、營養不良、肥胖、脊柱彎曲異常、腸道寄生蟲等常見病的防治工作。采取以健康教育為先導、逐步改善學生學習和生活環境、檢測與治療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要掌握轄區學生常見病的患病情況和變化趨勢,為制定防治計劃和改進工作提供可靠依據。學校要按照國家要求上報學生常見病預防控制調查卡。

(三)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普及衛生保健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保健意識,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普通中小學應當把健康教育課納入教學計劃,按照國家要求切實上好健康教育課,開課率要達到100%;普通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中學應當開設健康教育選修課或講座。要根據《關于印發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20*年)的通知》和《教育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的意見》精神,做好預防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視學生的心理衛生,針對當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創造條件在學校開設學生心理咨詢室。針對當前*省學生身體素質出現下降的狀況,積極倡導和鼓勵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保證每天1小時的活動時間。

(四)學校環境衛生。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安全、安靜、清潔、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對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學校的教室、實驗室、運動場(館)、游泳池、宿舍、食堂、廁所、洗手間、浴室等設施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要努力改善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風條件,按照國家課桌椅衛生標準要求,配備適合學生身材的課桌椅,預防近視眼和脊柱彎曲異常等學生常見病的發生。要針對傳染病流行的季節特點,搞好校園環境衛生。

(五)農村學校衛生工作。農村學校衛生工作是學校衛生工作的難點。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重視農村學校衛生工作,將農村學校衛生工作作為整個學校衛生工作的重點,加大人、財、物力的投入,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規劃和措施,爭取在3至5年內,扭轉農村學校衛生工作的落后局面。在農村校舍危房改造中,要將改水、改廁、改食堂、改宿舍列入改造范圍。

三、重點做好傳染病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認真做好學生傳染病的監測和防治工作,要借鑒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經驗,建立學校衛生防疫工作長效機制。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共同研究制訂學校傳染病流行、群體性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預案。學校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加強食堂、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和疫病傳播;加強安全保衛工作,嚴防發生投毒事件;加強廁所衛生管理,做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加強學生宿舍的衛生管理與安全保衛,改善學生宿舍的衛生與通風條件。要建立學生定期健康體檢制度和傳染病監測機制,及時發現傳染病患者并采取相應的隔離防范措施,及時切斷傳染病在學校的傳播途徑。各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逐級簽訂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狀,責任分解落實到部門和具體責任人。學校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應及時報告當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學校發生傳染病流行,必須立即報告當地衛生疾病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后要按照規定立即上報。學校在食物中毒或傳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將該事件的詳細情況和處理結果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學校要按照國家要求上報學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報告卡。

四、加強監督,嚴格責任追究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學校衛生工作納入對中小學的綜合評估系列之中,教育、衛生行政部門要共同研究制定監督檢查機制,對學校衛生防疫和食品衛生安全應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專項檢查。學校要經常性地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設施進行自查,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因措施不力導致學校傳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等事件發生,對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以及事件發生后不及時報告或隱瞞不報的,要依法查處直接責任人,并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各種用于學生常見病防治的藥品,一律由國家規定的正規渠道進貨,堅決杜絕從非正規渠道擅自進藥,一經發現有違反規定的行為要嚴肅處理。

五、加大投入

為保障學校衛生工作順利開展,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學校衛生工作專項經費,用于學生的健康檢測和常見病、傳染病的預防與防治。要努力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工作條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將學校食堂、宿舍、廁所、衛生室及學校衛生基礎設施作為示范學校達標驗收、教育達標驗收等的重要內容予以統籌考慮。

普通高等學校要根據學校規模和師生人數,設立校醫院或衛生科,規模大且有條件的學校可成立學校衛生處。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中學要根據需要設立衛生室,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城市普通中小學、農村中心小學和普通中學要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要求設衛生室,按學生人數600:1的比例配備專職校醫,不足600人的學校配備專職或兼職保健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校醫、保健教師隊伍的穩定。要建立校醫和保健教師培訓制度,每1至2年培訓1次,不斷提高學校衛生人員的業務素質。城市普通中小學、農村中心小學和普通中學衛生室器械設備的配備要按照1993年國家教委頒發的《中、小學衛生室器械與設備配備目錄》執行。城市中小學校按配備目錄中Ⅰ檔標準配備,縣(市、區)、鄉(鎮)學校和有條件的農村學校按Ⅱ檔標準配備,農村學校按Ⅲ檔標準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