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22 03:17:00
導語: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2009年金融工作總體要求;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核心,加大對民營骨干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的信貸投入;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重點,繼續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以加大金融創新為著力點,積極推廣適應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以扶持下崗失業人員為目標,加大對特定行業和群體的信貸支持;加強金融體系建設,積極引入機構投資者;以穩步推進金融改革為目標,切實維護轄區金融穩定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做好平臺搭建工作,組織開展銀企合作座談、授信活動,其中中行集中授信20億元,在2010年前完成,同時組織好與弘瑞公司的協作、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幫助中小企業提高信用等級、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的信貸投入,著力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繼續拓展票據業務、各涉農金融機構應不斷改進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和培育力度,以建設現代農業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積極引導全市金融部門根據中小企業貸款需求特點,突破傳統貸款業務范圍、要認真執行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通知》精神、引進投資者主要是在獲得可以設立村鎮銀行的前提下,用優惠條件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商業銀行到*設立村鎮銀行、要認真做好專項票據兌付后農村信用社的監測評估工作、高度關注金融危機下的轄區經濟金融運行情況組織開展信用社和農發行不良貸款清收化解工作、要進一步加強誠信意識宣傳,大力開展“誠信企業”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利民生”的方針,有效貫徹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努力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經濟發展目標,促進全市經濟金融平穩較快發展,現就全市金融業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2009年金融工作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利民生的目標,認真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準確把握經濟金融形勢,合理把握信貸投放進度,均衡擺布信貸資金,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優化信貸結構調整,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增加有效信貸投入,深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經濟金融平穩較快發展。
二、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核心,加大對民營骨干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的信貸投入。
各金融機構要合理把握貸款投放節奏,努力實現貸款投放平穩增長,謹防出現大起大落;要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原則,繼續通過信貸結構優化,促進轄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要加大對技術改造、科技創新、兼并重組整合、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民生工程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支持力度,2009年對中小民營企業信貸投入力爭達到6億元。具體工作如下:
(一)繼續做好平臺搭建工作,組織開展銀企合作座談、授信活動,其中中行集中授信20億元,在2010年前完成,同時組織好與弘瑞公司的協作。
(二)支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各金融機構要著力構建個體、私營、民營經濟金融服務平臺,積極實施牽手培植工程,原則上企業銷售過100萬,且三年以來與銀行沒有往來的企業都要界定為培植對象。各金融機構要建立服務中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安排專門的培植內容,建立專門的培植檔案,2009年力爭新增20家。對本地有市場、有效益、守信用的個體、私營、民營經濟要增加貸款額度,扶持其做大做強。對基本面和信用記錄較好、有競爭力、有市場、有訂單,但暫時出現經營或財務困難的企業也要給予信貸支持。
(三)幫助中小企業提高信用等級。各金融機構要選擇一批講信譽、有效益的中小企業進行對口幫扶,達到促進規范財務管理、壯大資產規模、提高信用等級、增加信貸授信額度的目的。
(四)加大對重點項目建設的信貸投入,著力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各金融機構要在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我市經濟發展趨勢,適時、適當地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項目的信貸投入,重點支持洪監高速、中興能源、燃料乙醇、新灘新區等項目建設。各金融機構要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加大產業項目的挖掘、儲備、開發力度,積極爭取后續項目,確保項目接替有序。
(五)繼續拓展票據業務。各金融機構要積極開辟中小企業融資新途徑,拓展票據業務,滿足企業合理資金需求,努力擴大票據規模,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應成立票據專營機構,專門辦理票據承兌、貼現和轉貼現業務。
三、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重點,繼續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
各涉農金融機構應不斷改進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加大對“三農”的支持和培育力度,以建設現代農業為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糧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2009年全市對農業的信貸投入力爭達到4億元,信貸投放重點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基地農業、科技農業和訂單農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勞務輸出和農村消費。農業發展銀行在確保農產品收購資金供應的同時,要積極調整信貸對象,延伸對糧棉油產業鏈條的信貸支持,加大對糧棉油加工轉化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農業銀行市支行要以縣域經濟為信貸支撐點,發揮支農的輻射作用,重點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滿足重點骨干農業龍頭企業的合理資金需要;市農村信用聯社應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出發,支持農村地區家電下鄉活動、支持農村居民改善住房條件,支持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
四、以加大金融創新為著力點,積極推廣適應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
積極引導全市金融部門根據中小企業貸款需求特點,突破傳統貸款業務范圍,開發與中小企業經營特點相適應的金融產品、服務方式和風險管理的新方法,大力推進信貸方式、信貸產品和信貸機制創新、著力推動和試點倉單及提單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合理證質押貸款、以個人資產作抵、質押物的中小企業貸款、股權經營權抵押貸款、產業鏈融資、產業集群融資、資產證券化等新型融資方式;積極借助外部擔保公司或擔保平臺開展擔保貸款業務,采取客戶聯保方式發放擔保貸款;切實加強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成長型企業的支持。一是以農業銀行市支行為依托,積極探索對府場石化產業集群的捆綁式整體授信,支持產業集群發展壯大;二是以市農村信用聯社為依托,緊緊圍繞水產及整個農業板塊,開展板塊經濟分類授信,濃度訂單擔保,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三是以太禾米業為依托,探索“糧食儲蓄”融資方式的可行性,規范和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發揮民間融資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擴大民間多樣化需求中的獨特優勢。
五、以扶持下崗失業人員為目標,加大對特定行業和群體的信貸支持。
一是要認真執行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通知》精神,進一步擴大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對象,進一步簡化貸款手續,降低門檻,努力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務。二是結合轄區經濟金融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推廣“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合作”相結合的模式,依托社區信用建設平臺,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覆蓋面,鼓勵下崗失業人員采取合作方式開辦小型企業共同發展致富,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推動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貸款制度創新,建立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培訓、信用社區建設、合作經營的聯動機制。
六、加強金融體系建設,積極引入機構投資者。
引進投資者主要是在獲得可以設立村鎮銀行的前提下,用優惠條件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商業銀行到*設立村鎮銀行,主要目標為建立1家民間小額貸款公司,爭取建立1家民營擔保公司、1家村鎮銀行,同時全力支持荊州市商業銀行來我市開辦分支機構。
七、以穩步推進金融改革為目標,切實維護轄區金融穩定。
一是要認真做好專項票據兌付后農村信用社的監測評估工作,鞏固農村信用社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二是高度關注金融危機下的轄區經濟金融運行情況,監測金融機構流動性和資產質量狀況,進一步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評估體系,提高金融風險監測和預判水平。三是組織開展信用社和農發行不良貸款清收化解工作,主要是通過土地收儲的方式,達到化解不良貸款的目的。四要進一步加強誠信意識宣傳,大力開展“誠信企業”、“信用社區”、“信用村(鎮)”、“信用農戶”建設,突出做好A級信用企業創建工作,今年的A級信用企業占貸款企業的比例要由去年的43%提高到60%。
- 上一篇:健全公立醫院內控體系論文
- 下一篇:完善概預算機制管理工程造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