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環衛市場化發展意見

時間:2022-06-20 07:09:00

導語:市容環衛市場化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容環衛市場化發展意見

實施方法。今年月底前完成方案的制定、清產核資和人員摸底;6月份組織實施。

建立環衛事業市場化運作機制,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充分發揮鎮、各辦事處在鄉村公用事業上的管理職能,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加快全省市政公用行業改革意見的通知》豫政辦〔〕106號)文件的有關通知精神,結合其它省市改革的勝利經驗和我區的實際,現對我區市容環衛市場化改革試點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遵循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的方向,通過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進一步理順政府與企業、市場的關系,推進市容環衛行業市場化管理和運作,激活市容環衛行業活力,逐步實現管理重心下移,更好的貼近基層,服務群眾,不時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本錢,為建設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營造優美的環境。

二、推進市場化改革的主要內容

實行政事分開。1改革管理體制。

注銷事業編制。把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掏、垃圾清運、垃圾處置、公廁保潔管理、街坊小道清掃保潔、渣土管理、果皮箱管理、垃圾中轉站管理、灑水降塵、泔水和糞便處理、有償服務收費從區市政管理局分離進去,撤銷區環境衛生管理所、區垃圾清運公司。交由鎮、各辦事處全覆蓋作業和管理。鎮、各辦事處是本轄區市容環境衛生的行業管理部門。設置城管科。其中市容環境衛生管理人員編制3人。其職責是:負責本轄區政府列管的主次干道的清掃保潔、公廁管理、垃圾的清運、果皮箱管理、垃圾中轉站的管理;轄區內行政事業單位、居民樓院、門店、院落清掃、垃圾收集、清掏和街坊小道清掃保潔、有償服務費收取。業務上接受區市政管理局的指導。

成立內設機構市容環衛科(職能含招投標業務)主要承擔環衛行業法律、法規、政策的貫徹執行;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工作規范和市容環境衛生作業的招投標管理;對全區的環衛工作進行督導、檢查、評比和協調。區市政管理局事權下放后。

實行事企分開。2改革管理體制。

組建環衛清潔公司,1鎮、各辦事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有關規定及有關政策。公司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公司要和企業員工依照《勞動法》有關規定簽定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鎮政府依照國家垃圾場建設的有關政策和標準,2由區政府投資。牽頭建設垃圾處置場。不具備市場化運作前,由政府財政全額預算列支運轉費用。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時,垃圾處置場按規范收取垃圾處置費。

3各清潔公司作業范圍、費用核定。

更名新路街道辦事處為新安路街道辦事處,各清潔公司作業范圍按市區人民政府《關于設立中心路和工業路辦事處。對各街道辦事處管轄區域進行合理調整的通知》上政〔〕11號)中劃分的區域執行。鎮的區管道路另行劃定。管理和作業中如有交叉,由市政管理局協調解決。

結合我區實際,經費發包規范:政府列管道路衛生費用參照建設部的有關規定。一級道路4500平方米、二級道路5500平方米、三級道路6500平方米、四級道路7000平方米配備一人,人均月工資為500元標準;垃圾轉運費、處置費經實際測算后,按市物價局、市市政管理委員會《關于調整市區環境衛生有償服務收費規范的通知》鄭價房〔〕10號)有關規范執行。公廁管理按每座每年2萬元的規范(包括工資、水電費、工具費、日常維護費等費用)垃圾中轉站(含站內公廁)按每座每年6萬元規范核定(包括垃圾大箱的購置、維修、水電費、工具費等)垃圾壓縮車按每臺每年3萬元規范核定。

按相關辦事處所承擔的工作量及衛生費的比例分到各街道辦事處,中國鋁業分公司和中國長城鋁業公司給政府的代管費用。垃圾處置費用繳垃圾場。

按市物價局、市市政管理委員會《關于調整市區環境衛生有償服務收費規范的通知》鄭價房〔〕10號)規范收費,各清潔公司有償服務部分。所產生的垃圾處置費,經實際測算后,按規定規范繳給垃圾場。

按實際需要撥付。灑水降塵的作業經費由區財政列入預算。

4國有資產的處置

區財政局、市政管理局要對原垃圾清運公司、環境衛生管理所的國有資產進行清產核資,為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充分利用。然后移交財政局。依照國家有關政策,通過競價的方法,公開向社會出售。但現有的公廁、垃圾中轉站依照轄區分到各辦事處管理。灑水車仍由市政管理局管理(其中帶2名事業編制職工)垃圾中轉站及公廁分配為:

車輛無償撥付使用權)公廁2座。中心路辦事處:垃圾壓縮車2臺(因無中轉站。

公廁11座。濟源路辦事處:商業街垃圾中轉站、淮陽路垃圾中轉站、新安路垃圾中轉站共3座。

公廁6座(含廠西兩座)新安路辦事處:路垃圾中轉站、孟津路垃圾中轉站共2座。

公廁2座。工業路辦事處:工業路垃圾中轉站1座。

三、關于轉制人員分流和安置

對區任命的副科以上的干部由區委、區政府進行調整和交流,1依照黨管干部的原則。一般干部由市政管理局內部調整安頓。

依照“人隨事走,2對原環境衛生管理所、垃圾清運公司的人員進行核實鎖定。自己自愿,公開選聘”方法,空虛到區市政管理局市容環衛科及鎮、各辦事處城管科(不含礦山辦事處)市容環衛科安排事業編制5人,各鎮、辦分別安排事業編制3人,經費由區財政全額撥付。

經個人提出申請,3落聘人員全部實行內部退養。內退期間的工資及其他待遇按有關政策執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由檔案管理部門向勞動人事部門申報,料理正式退休手續,享受原事業單位退休職工身份的工資待遇。自己如不愿意內退的不再保管事業職工身份,可優先與清潔公司簽定勞動合同或自主擇業。

對原從事道路清掃保潔、清掏、清運、公廁管理、垃圾中轉站管理的臨時工作人員依照轄區整體劃轉。4為保證全區環衛作業不時檔和人員隊伍的穩定。

四、實行特許經營制度

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環衛作業具有較強的社會公益性。環衛作業全面實行市場運作后,為了強化政府監管力度,確保市容環衛行業繼續健康發展,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加快全省市政公用行業改革意見的通知》豫政辦〔〕106號)有關規定和建設部第27號令,對從事鄉村市容環衛行業的清潔公司嚴格實行特許經營制度。各公司按有關規定領取工商執照后參與招標,取得特許經營權。市政管理局對鎮、各辦事處的公司在條件相同情況下,可優先授予行業經營權,并核發特許經營證書。對未進行資質審查和未授予特許經營的公司,由市政管理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和取締。對已取得特許經營權的公司,環境衛生作業達不到市政管理局的要求,市政管理局有權收回該公司的經營權。

由各專業公司統一收集、統一清運到市政部門指定的垃圾場,全區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垃圾實行統一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亂運亂傾倒。

五、實行環境衛生有償服務

費用由區政府列入財政預算,各清潔公司承擔本轄區內政府列管道路的清掃保潔、公廁管理、垃圾清運、垃圾中轉站管理。區市政管理局負責依照中標書中的作業范圍和規范對各公司進行督促、檢查和考評,財政局根據市政管理局考評結果把經費撥付各辦事處。

與轄區內的物業公司、小區業主委員會、行政事業單位、市場、機關、學校、企業、門店、村(組)簽定環境衛生有償服務合同,各清潔公司必需按所在辦事處(鎮)轄區范圍把環境衛生統管起來。實行環境衛生有償服務,收費規范按市物價局、市市政管理委員會《關于調整市區環境衛生有償服務收費規范的通知》鄭價房〔〕10號)規定的規范收取。并按規范向垃圾場支付垃圾處置費。

如遇國家和上級調整收費規范時,實行環境衛生有償服務過程中。應按新的規范執行。

自年元月1日起,中國鋁業分公司、長城鋁業公司所支付的環境衛生代管費。由該公司與所轄區辦事處、清潔公司重新簽定有償服務合同,并將處置費用繳垃圾處置場(垃圾場未建成前由市政管理局代管)

六、建立環衛作業服務交易平臺

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區市政管理局要對鎮、各辦事處清潔公司轄區內政府列管的主次干道、公廁、垃圾中轉站、灑水降塵、有償服務費等依照前第二款核定的經費規范制定出招投標方法及細則。充分運用市場手段,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采用招投標選擇作業公司。真正搭建符合市場化運作的交易平臺,培育具有一定經營規模、較強市場開拓能力的清潔公司作為市場主體,形成一個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環衛作業市場。

七、配套措施

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1環衛事業是一項公益性很強的事業。因此,區財政局要對政府列管的道路清掃保潔、公廁管理、中轉站管理、垃圾清運、處置、垃圾場的建設、日常維修費用按招標價足額撥付,并且隨著城區規模的擴大和常住人口的增加,要逐年增加經費。

區財政要對每年的環衛工人節”上級組織的各項競賽和檢查評比等發生的費用,2環衛作業市場化運作后。給市政管理局列專項經費。

經區政府批準后,3現有的公廁、垃圾中轉站等環衛設施需要進行大修和改造的由市政管理局拿出方案和預算。由區財局政核實后撥付。

由市政管理局按規劃拿出方案,4鄉村市容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經區政府批準后,由區財政撥付經費進行建設。

5轉制人員分流所需的各項經費由區財政安排和撥付。

以支持公司的健康發展。6工商、稅務要在國家規定政策范圍內對區公司按特殊服務行業的政策給予稅收上的免稅扶持。

八、組織領導和實施步驟

成立由趙書賢區長任組長,1組織領導。為了保證市容環衛行業市場化改革有組織、有步驟的進行。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朱巨亞、副區長李華道為副組長,區總工會、市政管理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財政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證局、鎮各辦事處、編委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容環衛改革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解決改革中涉及的重大問題。

負責推進市容環衛作業單位改革的各項具體事項的實施。區市政管理局成立環衛市場化改革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