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委辦基層黨建帶工建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2 04:10:00
導語:鎮委辦基層黨建帶工建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全鎮黨建帶工建和黨工共建工作,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現就進一步加強全鎮黨建帶工建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建對基層工建的帶動作用,構建組織健全、覆蓋廣泛、團結和諧、充滿活力、服務高效的基層工會組織網絡,把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成為黨和政府滿意、職工信賴的組織,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等方面發揮工會組織的積極作用。
二、目標要求
堅持先行組建、逐步提高、分類指導、有序推進的原則,通過兩到三年的時間,全鎮規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全部建立健全工會組織,有25人以上的企業都要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25人的,通過聯合的形式建立聯合基層工會,最大限度地將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廣大職工群眾吸納到工會中來,工會組建率和職工入會率要達到95%以上。在抓好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會組織組建工作的基礎上,著力抓好工會組織作用的發揮,力爭使85%以上的基層工會成為“組織健全、維權到位、工作活躍、作用明顯、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新建立的各類企業,要及時同步建立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確保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在非公有制企業“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
三、主要工作任務
(一)抓好工會組織的組建工作
各級工會組織要搞好普查登記工作,摸清各類經濟組織的數量規模,黨員、職工人數和黨組織、工會組織組建等基本情況,按照“哪里有職工,哪里就要建立工會組織”的要求,切實抓好工會組織的組建工作。工會組織隸屬關系原則上同黨組織隸屬關系一致,實行屬地管理。凡具備建立工會組織條件的企業和新社會組織,都要及時地同步建立工會組織。暫不具備單獨建立工會組織條件的,要采取聯合組建、村企聯建、依托行業協會組建等多種方式建立工會組織。對于已建立黨組織但尚未建立工會組織的,黨組織要加強領導和協調,支持其依法盡快建立工會組織。對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和新社會組織,要先把工會組織建立起來,并依托工會組織開展黨的工作,擴大黨的影響力。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為非公有制企業,以及非公有制企業進行組織結構調整時,要同步改建或組建工會組織。在農民工外出務工比較集中的行政村,要以村黨總支為依托,建立村級工會委員會,并通過相應的民主程序,由村黨總支書記或副書記兼任工會主席。對條件暫不成熟的(外出務工人員少、經濟落后等),組建村級聯合工會組織,實現全面覆蓋。
(二)發展壯大工會會員隊伍
要把在企業、事業和機關單位以及新社會組織就業而未加入工會組織的農民工、勞務派遣工和城鎮新增就業人員組織到工會中來。注重解決高學歷、高技能、高收入職工加入工會組織問題。對企業改制,破產中分流、下崗、待崗以及提前退休等變更或解除勞務關系的職工會員,工會組織應及時為其轉接會籍關系,防止會員流失。基層工會統計職工的入會率,必須包括農民工、臨時工在內的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務關系(含事實勞務關系)的所有職工。
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民工源頭入會機制,加大輸出地組織農民工入會力度,依托村級工會實現工會組織在源頭對農民工群體的全面覆蓋。要抓住重大節日期間農民工返鄉過節的有利時機,組織好農民工的入會工作。吸收外出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要簡化入會手續,采取宣傳培訓、個人申請、集體填表、登記花名冊、統一辦理和頒發會員證的方式辦理入會手續。對不便于回鄉入會的外出農民工,可在輸入地加入工會。
(三)選好配強工會組織負責人
進一步完善民主選舉基層工會領導干部制度,堅持和完善向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和從業30人以上新社會組織推薦黨員工會主席候選人機制,切實把那些德才兼備、辦事公道、熱愛工會工作、對職工群眾有深厚感情的人員選配到工會領導班子中來。有200名職工以上的企業,要依法配備專職工會主席。同時,要防止企業黨組織家族化的不良傾向,企業行政負責人(含行政副職)、合伙人及其近親屬,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外籍職工不得擔任工會主席。
(四)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員的作用
采取從機關干部、大學畢業生、離崗干部、后備干部等人員中選派工會組織員的方式,確保每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和從業人員30人以上的新社會組織等都派駐黨建、工建指導員。要加強對工建指導員的教培訓、管理和考核,探索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提高他們獨立開展工會活動的能力和水平,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選派的工建指導員,要對所指導的企業、新社會組織和所負責轄區的組建工會組織工作和發展會員等工作統籌謀劃、協調配合。
(五)做好工會會員“推優”入黨工作
在工會組織中積極開展“推優”工作,積極發展企業技術骨干和生產一線優秀青年職工、新社會組織中的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入黨,重點做好在沒有黨員和未建立黨組織的企業和新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的工作,積極為黨組織的建立和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努力實現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有黨組織,新社會組織從業人員20人以上的有黨員、30人以上的有黨組織。
四、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對黨建帶工建工作的領導,認真抓好本單位、本系統、本行業各單位工會建設。
(一)完善制度建設。要按照全國總工會提出的“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要求,全鎮各類企業都要建立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職工代表大會、廠(企)務分開、工會會員評議工會等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健全經費收繳及使用管理制度。
(二)抓好目標管理。加強對全鎮基層工會組建工作的考核力度。把工建納入黨建工作考核目標,把工會組建率、職工入會率、集體合同簽訂率等內容納入黨組織建設的整體格局,實現黨建與工建工作“五同步”,即: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考核、同步總結表彰。對黨建帶工建目標任務的落實情況進行半年一摸底,年底總考評。做到有部署,有目標,有措施,有責任,有考核。
(三)抓好典型示范。各級黨組織和工會組織要注重發現、培養和樹立一批黨建帶工建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導向和輻射作用,以點上的經驗指導和推進面上工作。鎮和鎮直各單位要創建1—2個黨建帶工建工作示范點。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宣傳陣地,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四)創造活動載體。各級工會要以“服務科學發展,服務職工群眾”為主題,大力推進工會組織和廣大職工創先爭優,在維護職工權益、幫助解決困難、激勵職工建功立業上下功夫。要通過開展工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活動,提高工會組織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能力;通過開戰技術創新、勞動競賽等活動,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引導他們愛崗敬業、崗位奉獻;通過開展實施“送溫暖”活動,激發廣大工會干部做好扶貧幫困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上一篇:婦聯美德宣傳指導方案
- 下一篇:農村信貸對農業經濟影響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