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中醫藥事業建設意見
時間:2022-04-18 11:32:00
導語:市政府中醫藥事業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市、區人民政府,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為了充分發揮中醫藥在保障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意見。
一、目標任務
根據我市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爭取用5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基本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中醫藥事業自身發展規律的體制和機制,合理配置中醫藥資源,強化中醫藥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中醫藥學術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使我市中醫藥事業發展整體水平躋身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
二、深化中醫藥事業改革
(一)優化中醫藥資源配置。落實《省中醫藥資源配置標準》,發揮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作用,促進中西醫協調發展,加強市(區)、鎮、村醫療一體化建設,積極引導中醫藥人力、技術資源向農村和社區流動。
(二)推進中醫辦醫體制改革。建立以公有制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中醫辦醫體制。政府集中力量辦好代表區域中醫藥發展水平的中醫醫療機構。積極吸引社會資金,促進民營和個體中醫醫療機構健康發展。
(三)加快中醫藥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改革。積極推行全員聘用制、任期制等新的用人辦法,實行競爭上崗。打破平均主義,堅持按勞分配、多種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建立起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滿活力的運行機制。
(四)積極開展社區衛生中醫藥服務。促進中醫藥走進社區,服務社區群眾。落實《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中醫藥服務與管理標準》,加強社區衛生技術人員特別是全科醫生中醫藥知識培訓。
三、加強中醫藥機構建設
一要強化中醫藥機構基礎設施建設。5年內,市級中醫醫院應達到三級甲等標準,縣(市)級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建設標準。
二要強化中醫藥機構內涵建設。中醫醫療機構在做好基本醫療服務的同時,要積極開展特需服務,滿足人民群眾不同層次中醫藥服務需求。
三要走中醫集團化發展的新路子。鼓勵名牌中醫醫療機構跨地區發展中醫集團,集團成員各單位之間實行人才、技術、設備、中藥制劑等資源共享,實現中醫藥資源的低成本擴張。
四、推進中醫藥繼承與創新
(一)大力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堅持繼承與創新的原則,加強中醫藥基礎理論和臨床研究,提高中醫藥學術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醫醫療機構要積極與中醫藥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進行多學科協作攻關。
(二)加強中醫藥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建設。在全市形成專業覆蓋齊全、分布合理、中醫特色明顯、技術優勢互補、規模效益突出、創新能力較強的中醫藥重點學科和重點??迫后w。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力爭有3個中醫藥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在全省中醫藥領域居領先地位。
(三)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堅持中西醫并重的方針,提高中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和急診搶救能力;綜合醫院要強化中醫科,提高診療水平。鼓勵西醫人員學習中醫和中醫人員學習西醫。
(四)擴大中醫藥對外合作與交流。發揮我市區域經濟和地域優勢,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擴大我市中醫藥的國際影響,推動我市中醫藥走向世界。
五、加快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一)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要面向城市社區和農村培養全科中醫。各級還要重視加強中醫藥管理人才和外向型人才的培養。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加速中醫藥隊伍知識更新。積極參加全省中青年優秀臨床人才培養工作,用5年時間,在全市培養10名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和50名縣級中醫藥??茖W術骨干。
(二)開展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繼承工作。培養一批中醫理論扎實、臨床技術精湛、醫德醫風高尚的新一代中醫藥名家。市人事局、衛生局根據我市實際,制定我市師承工作措施,并抓好落實。
(三)開展在崗鄉村醫生中醫藥學歷教育。用5年時間,采取遠程教育、成人教育和學校教育等形式,使300名在崗鄉村醫生完成中醫藥學歷教育。
六、切實加強農村中醫藥工作
(一)落實初級衛生保健工作中各項中醫藥任務。按照《中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發展綱要》的要求,明確農村中醫藥工作的任務和目標,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將初級衛生保健有關中醫藥統計指標納入常規統計和調查,及時、準確地反映實施情況。
(二)完善農村中醫藥服務體系。全面落實縣級中醫醫院、鎮衛生院中醫科基本設施配置標準以及村衛生室中醫藥業務建設標準。中心衛生室至少要有1名以中醫為主的鄉村醫生,鄉村中醫藥人員應積極利用當地中醫藥資源,自采、自種、自用中草藥,降低醫療成本,讓廣大農民受益。
(三)大力開展“市中醫特色衛生院”建設。鞏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地級)創建成果,加快鎮衛生院中醫工作步伐,5年內,力爭15個鎮衛生院達到“市中醫特色衛生院”建設標準。
(四)大力推廣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積極組織篩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適合本地區農村使用的中醫藥技術和方法,有計劃地向鄉村醫生進行推廣,在重點抓好50項適宜技術的基礎上,爭取每年推出一批適宜的新技術。
(五)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的作用。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適當提高使用中醫藥治病的報銷比例。要把符合條件的農村中醫醫療機構作為合作醫療的定點服務機構,把符合條件的中醫藥服務內容納入合作醫療支付項目。榮成市要認真做好中醫藥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發揮作用國家級試點縣工作。
七、強化中醫藥監督管理
各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要轉變職能,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加強宏觀管理和調控,打破中醫藥機構的行政隸屬關系和所有制界限,逐步實行中醫藥工作的全行業管理。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中醫藥條例》賦予的各項職責,強化中醫藥執法監督職能和隊伍建設。要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杜絕非法中醫醫療廣告宣傳。
八、完善發展中醫藥的優惠政策
按照建立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合理安排中醫專項經費,重點支持中醫藥人才培養、學科(??疲┙ㄔO、科技攻關等建設項目。對中醫機構業務用房建設,要繼續在土地、收費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嚴禁以各種名義向中醫藥機構攤派。充分考慮中醫藥的特點,合理制定針灸、推拿、中醫整骨等傳統項目的收費標準,提高政府部門確定的名中醫藥專家診療費標準,體現中醫技術勞務價值。遵循中醫藥的發展規律,堅持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在中醫藥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科研立項、成果獎勵、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等中醫藥評審或鑒定方面實行同行評議。
九、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領導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領導,把中醫藥事業納入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落實各項保障措施,為中醫藥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年至少研究1次中醫藥工作。各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發展中醫藥的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各級計劃、財政、人事、科技、教育、建設、物價、工商、稅務、藥品監督、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各司其職,主動關心和支持發展中醫藥,共同做好中醫藥工作。
- 上一篇:軟件項目管理簡化思索
- 下一篇:水電項目管理P3e/c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