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促糧食高產意見
時間:2022-04-25 03:59:00
導語:市政府促糧食高產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市政府確定,從2011年秋種開始,全市開展新一輪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整縣、整鄉(鎮)整建制推進,鞏固、提高畝產噸糧、總產百億斤市地位。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集約項目,集中力量,集成技術,整建制推進高產創建,由片到面、由村到鄉、由鄉到縣推廣萬畝示范片的技術模式、組織方式、工作機制,通過典型示范,促進糧食均衡增產,全面提升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二)任務目標。從今年秋種開始,縣和其他縣(市、區)的25個重點鄉鎮整建制啟動小麥高產創建,其中縣實施面積110萬畝,25個重點鄉鎮實施面積165萬畝,全市小麥高產創建總面積275萬畝,占小麥總面積的35%以上。通過普及良種和集成高產栽培技術,示范區單產水平比上年提高5%以上。縣確保糧食總產25億斤,確保全省第二名;縣全力爭取糧食總產突破20億斤,列入國家扶持大縣;縣、縣要落實具體鄉鎮和地塊,打造“噸半糧”萬畝高產示范方。
二、實施內容
在高產創建示范區內,逐步推進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獲的“五統一”的生產模式,促進良種良法、農機農藝有機結合,加快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步伐。
(一)示范推廣優良品種。引進、示范、推廣糧食新品種。以實施良種補貼項目為依托,科學確定和示范推廣一批糧食主導品種。小麥重點選擇濟麥22、良星99、良星66等增產潛力大、抗逆性強的品種;玉米重點選擇鄭單958、浚單20、魯單984、登海661、登海605等耐密型優質高產良種。在示范區內全面推行統一供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二)集成推廣高產技術。加強高產栽培技術的集成與配套,推進糧食標準化生產。小麥重點推廣標準化播種、寬幅精播高產栽培、氮肥后移優質高產栽培、冬春控旺防凍防倒綜合配套、測土配方施肥、節水高產栽培、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玉米重點推廣“一增四改”和適當晚收高產栽培技術。
(三)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利用現有設施條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和必要設備,做好示范片病蟲害監測與預報,提前制定重大病蟲草鼠害防控預案,整合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技術措施,指導農民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
(四)實施專業化服務。按照“五統一”生產模式要求,切實做好示范片苗情、肥情、墑情、蟲情、災情等監測與預報工作,積極扶持示范區規模化生產經營模式下的農機、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建設,逐步開展代耕代種、代防代治。
(五)開展專家技術指導。強化專家指導,落實專家包片、包點指導制度。在作物生產關鍵時期,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分區域、分季節、分層次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確保技術進村入戶到田,提高農民種糧科技水平。建立高產創建檔案,做好生產數據和工作記錄。
三、工作措施
圍繞擴大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三個重點環節,通過行政推動、政策調動、科技驅動、示范帶動和服務促動,進一步強化關鍵科技集成推廣,進一步強化良種良法配套,務求取得實效。
(一)進一步加強高產高效示范區建設。各縣(市、區)要搞好布局規劃,按照農田基礎好、農民熱情高、規模優勢強、輻射帶動廣的要求,科學落實成方連片、土地平整、地力肥沃、交通便利的高產創建示范區。要因地制宜,突出抓好大鄉、大村、大片和大戶建設,整片開發,整體推進,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在全力推進高產攻關核心示范區的基礎上,重點打造一批規模化、標準化的高產高效糧食生產示范區,使之成為引領全市糧食生產發展的先行區和增長點。
(二)進一步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落實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和現代農業農田水利項目為契機,圍繞高產創建示范方、示范片,整合項目資金,以5萬畝示范方為樣板,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治理低洼易澇區,著力改善農田灌溉條件,實現渠相通、溝相連、旱能澆、澇能排。大規模開展高標準糧田建設,推進中低產田改造,提高耕地質量水平,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圍繞小麥、玉米關鍵生產環節,大力推廣機械深松、精量播種、聯合收獲等重點農機化技術,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提高機械化水平。
(三)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服務。強化基層基礎,建立健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立技術人員包片駐點服務制度,提升基礎農技服務能力。組織實施“百鄉千村萬戶”農民培訓工程,廣泛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工作,達到萬畝區有技術專家、千畝片有技術骨干、百畝田有技術標兵。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化服務隊,扶持和培育種植大戶,提高糧食生產組織化程度,推進規模化經營和全過程服務,為糧食高產創建提供系列社會化服務。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穩定的糧食原料生產基地,發展訂單生產,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發展小麥系列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糧食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四)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各級財政要加大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列出專項資金支持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進一步加強農民技術培訓、重大技術推廣應用,保障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的順利開展。精心組織實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項目,確保惠農政策落到實處。整合相關農業項目資金,支持整建制推進高產創建。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市場拉動等綜合作用,提高農民種糧的經濟效益。
(五)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作為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納入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組織領導機構,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具體抓。要建立糧食高產創建責任制和目標考核及績效考評機制,將糧食高產創建納入縣市區黨委、政府2012年度綜合考核。要強化工作督導,認真總結經驗,加大宣傳引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確保新一輪糧食高產創建實現新突破。
- 上一篇:建筑基礎勘察地質勘查運用
- 下一篇:出版局基層基礎年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