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發展整體意見
時間:2022-06-29 08:54:38
導語:服務業發展整體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促進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經濟綜合競爭力和發展水平,現就2012年全市服務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一)指導思想:2012年,全市服務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堅持把加快服務業發展與擴內需、調結構、促增長相結合,與實施半島藍色經濟區、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等重大戰略相結合,與實現經濟社會“提速提質提效”發展相結合,與城市化步伐相結合。堅持規劃引導、加大投入、開發帶動、政策扶持,牢固樹立“服務業興市”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做大做強消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構建“大旅游、大商貿、大物流”服務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推動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任務目標:2012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60億元,同比增長20%;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務業提供的地方稅收占全市地方稅收的比重、服務業從業人數占全社會從業人數的比重,同比均有較大的增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有較大發展,全市整體服務功能不斷增強。
二、做大做強消費性服務業
繼續深入落實國家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各類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消費性服務業,激活新的消費熱點,推動城鄉消費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消費對拉動增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
(一)旅游會展業。以開展“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目的地標準化建設為抓手,發展大旅游,開拓大市場,建設大產業。以項目建設為龍頭,突出黃金主題,加強資源融合,深入實施“金、泉、山、海”整體開發戰略。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加快旅游商品開發,加強旅游宣傳促銷,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全面提升旅游產業整體水平,努力打造在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競爭力的黃金特色旅游目的地。力爭到2012年底,全市年接待游客量達到150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達到30億元。
繼續深入開發“金、泉、山、海”旅游資源。加快714旅游酒店項目、淘金小鎮、黃金樂園、溫泉國際旅游區“大唐金湯園”、生態園二期、春雨濱海度假村、旅游碼頭等一批重大旅游項目的開發建設。力爭全市旅游項目建設在文化與旅游的融合上、在休閑度假旅游上、在要素配套完善上、在豐富游客娛樂生活上、在改善旅游環境上實現新的突破,著力構建黃金、溫泉、濱海和城市休閑娛樂購物四大旅游產業體系。培育發展一批能夠代表金都形象和水平的名店、名品、名牌,加快推進粉絲博物館、黃金博覽苑二期、金都皮革城二期等工程建設,加大對黃金珠寶首飾城、金都皮革城、金石文化博覽中心等旅游景點和購物場所的宣傳推廣力度,擴大我市及各景點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同時要加大對農家樂、農業生態觀光旅游景點的培育建設,推出一批好項目,豐富我市旅游文化內涵和特色旅游線路。
大力培育發展專業會展業。圍繞打造“中國金都”城市品牌,充分利用黃金節和“中國金都國際黃金珠寶首飾展銷會”這一平臺,走專業化之路,優化會展結構、豐富會展活動,高標準、高品位辦好會展旅游,帶動提升我市會展業的檔次和水平;積極擴大與省內外、國內外合作,實現借力發展,提高我市會展活動水平,使黃金會展成為“中國金都—黃金之旅”特色旅游品牌的重要載體。創新會展和招展方式,鼓勵發動各方力量,瞄準有關國際組織、國家部委和行業協會,爭取更多展會在我市舉辦。大力引進和培育專業會展企業,帶動提升我市會展業上層次、上水平。(責任單位:市旅游局,流通行業辦,有關鎮、街道、區)
(二)商貿流通業。以推進商貿流通現代化、便捷化為重點,通過重組改制與培育發展流通大企業,依托現代化交通網絡,形成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現代商貿流通新格局。
加快RBD老城游憩商業區、開發區南區商業區等商業集聚區建設,打造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輻射拉動力強的城市商貿區。進一步培育核心商業區和逐步形成多業態、多形式,具有一定聚集和輻射帶動功能的區域特色商貿區。引導全市銷售收入排位靠前的振華商廈、人民商場、萬寶家電等企業快速發展,培育一批商貿骨干企業群。加快推進銀座商廈、金都國際大廈等商貿流通業重點項目建設,精心打造全市標志性的商業發展區域和大型商貿設施項目,推進以金都百貨、振華商廈、人民商場和金城廣場等為核心的中心商圈建設,增強中心商圈的集聚力和輻射力。同時,加快建設和改造商業特色街區,改造提升東關商業街、河西商業街等現有街區,提高黃金珠寶首飾城、金都皮革城、金暉商業步行街等運營能力,面向埠外市場,突出“精、專、名、特”特色,精心打造具有中國金都特色的現代商業街和市場。積極開發消費市場,進一步繁榮晚間市場和休閑經濟,引導和擴大文化、旅游、健身等方面的消費。要突出抓好文化一條街、文化中心及濕地公園、溫泉公園等的規劃建設,打造好文化、休閑、消費平臺。積極發展餐飲娛樂業。要加快星級酒店建設,提高接待能力,提升接待檔次。重點抓好鳳凰城、麗湖和濱海等三個星級賓館建設,學習針織廠引進生態園、金暉集團引進海寧皮革城的成功經驗,通過招強引大,引進域外名牌餐飲娛樂企業。
圍繞促進便民利民消費,進一步擴大“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向縱深推進。引導和鼓勵金都百貨、家家悅等企業推進連鎖經營進入社區商業發展,提高社區商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切實方便群眾生活。抓好家電、汽車、摩托車、農機、建材等產品下鄉活動,增加下鄉品種、擴大補貼范圍,落實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等政策,激活農村消費市場。年內,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億元,增長18%以上。(責任單位:市流通行業辦,供銷社,糧食局,各鎮、街道、區)
(三)房地產業。引導多元市場主體積極開發房地產,加快建立多層次的住宅供應新體系。加快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建設精品住宅、中等家庭自有住宅、經濟適用房和廉租住房等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需求的住宅供應體系。抓好與之配套的物業管理、社區服務,營造現代化居住氛圍,努力把房地產業培育成促進我市服務業大發展的活力點。培育引導房地產市場需求,加快住宅地產與產業地產協調發展,適時調整房地產開發結構,大力發展商業、文化、旅游等高端、優質、規模地產和城市綜合體。規范房地產一級市場,活躍房地產二、三級市場,鼓勵二手房按揭。年內,房地產業增加值達到24億元,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8億元,新開工面積6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8萬平方米,銷售面積36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8%、33%、18%、20%、20%。(責任單位:市住房規劃建設局)
三、突破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一)現代物流業。依托我市產業基礎和物流資源,以鐵路、公路延伸為重點,以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為主攻方向,立足現有物流設施和網絡體系,加強物流載體建設,激活物流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突破發展“兩大綜合物流園區(金都物流園、濱海物流園)”和“四個專業物流中心(玲瓏輪胎倉儲中心、新發地城區配送服務中心、畢郭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張星物流配載中心)”,構建完善現代物流信息平臺保障體系,強化政策扶持和推進力度,營造更加優良的發展環境。重點培育和發展一批現代物流企業,整合交通運輸、貨運、多式聯運、倉儲配送等物流資源,帶動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進一步加大物流資源整合力度,搞好對零星、分散倉儲和站場的資產重組、兼并聯合,提高物流資源利用率。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業,尤其是支持全球跨國物流公司在我市建立區域分撥中心和區域配送中心,積極爭取跨國公司在設立采購中心。規劃建設“金都”和“濱海”兩大物流園區,以園區為平臺實現全市物流行業的整體提升。年內率先啟動金都物流園等園區的規劃建設,鼓勵企業剝離非核心業務進園區,并通過對園區物流設施資源的改造、整合,形成系列工業生產配送中心、城市商業配送中心、農副產品配送中心等,滿足專業市場、工商企業、社會公眾等多層次物流需求。抓好玲瓏輪胎倉儲中心、畢郭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等專業物流中心的建設,在蠶莊、齊山、玲瓏、金嶺等鎮組建中小型物流中心。年內實現物流業增加值25億元,同比增長18%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交通運輸局,經濟和信息化局,流通行業辦,有關鎮、街道、區)
(二)金融服務業。在優化金融環境、強化金融創新的同時,做大金融規模、健全金融體系、完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品種、提高服務質量,使金融業更好地發揮對全市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繼續創新銀企會舉辦形式,進一步完善融資項目、擬貸款企業推介庫,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配置上市后備資源,擴大直接融資,年內重點爭取雙塔粉絲等企業實現上市。探索成立創業投資公司,通過政府主導、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手段,提高資本運作水平,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進一步加快富民強企的步伐。要以金融大廈建設為契機,積極出臺相應扶持鼓勵政策,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鼓勵和吸引外資、股份制金融機構來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發展。盡快促成交通銀行、村鎮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并要與招商銀行等有入駐意愿的銀行加強溝通、聯系,使其盡早入駐。大力發展保險業務,特別要加快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業務,使之成為我市金融保險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年內,力爭存款增幅達到9%,貸款增幅達到11%。(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人民銀行市支行)
科技信息服務業。以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龍頭,鼓勵創辦信息服務機構,加快建立綜合信息交換平臺,提升政府、企業和居民信息化應用服務水平。大力發展服務業外包,發揮我市與日韓近鄰優勢,引導更多企業與日韓服務外包市場對接,培育服務外包示范企業,積極有效地開展服務外包招商。培育和發展信用評價、人才培訓、技術信息、法律服務和行業協會(商會)五大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獨立公正、規范運作的專業化市場中介機構,建立起體系完備、功能齊全、服務完善、監管合理的現代化中介服務體系。
加強科學技術研發。依托招金集團、玲瓏輪胎、康泰集團、雙塔粉絲等企業,加快推進技術研發機構建設,加強“產學研”合作,形成研發創新體系,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將研發部門進行剝離,成立專門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研發企業。
整合信息服務資源,提高服務水平。積極推進政府、企業、社會公眾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物流、商貿、旅游、金融證券、房地產智能小區等行業的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建立社會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全面提高信息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2012年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達到5.5億元,年均增長8%。(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科技局,網絡信息中心,有關鎮、街道、區)
四、抓好三大載體
把服務業載體建設作為服務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擴大規模、打造品牌、提升水平,著力培育服務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園區“三大載體”,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推動服務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培育重點企業,帶動服務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以超常規、創新發展、品牌化發展為目標,積極改變服務業企業規模小、弱、散的現實,挑選各行業的骨干龍頭企業,加大培育力度,引導其突出主業、發揮優勢、彰顯特色、做大規模、提升層次,盡快做大做強。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服務業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在稅費、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傾斜,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和發展空間。圍繞商貿餐飲、旅游會展、現代物流等重點行業,制定《市服務業行業骨干企業評選辦法》,年底按照服務業重點企業年實現營業收入、稅收及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等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選。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服務業企業,進一步壯大我市服務業企業集群,同時,鼓勵服務業企業加強品牌建設和標準化建設,爭取更多的企業被評為國家知名品牌和省級服務品牌。(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道、區)
(二)推進重點項目,增強服務業發展后勁和潛力。根據中央關于“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我市服務業重點領域,按照“儲備一批、規劃一批、建設一批”的循環發展思路,籌劃、論證、篩選和確定服務業的項目儲備庫,實行專項管理、全程服務。2012年全市篩選確定59個服務業項目,對金都物流園區、溫泉休閑度假區、羅山黃金生態旅游區等具有較強帶動力、輻射力、影響力的重點項目,集中加快推進。項目單位要對照年度目標進度,科學排定工期,細化時間安排,責任落實到人。各有關職能部門要主動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項目按期建成,形成一批新的服務業支撐點、增長點和潛力點,從而帶動全市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各有關鎮、街道、區)
(三)建設重點園區,促進服務業集聚膨脹發展。按照《市服務業發展規劃》(2009-2020)的要求,進一步規劃完善好老城游憩商業區(RBD)集聚區、生產性服務集聚區、文化旅游聚集區、物流商貿聚集區等6個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有關鎮、街道、區要進一步明確、落實管理機構和責任單位,進一步優化功能布局,合理界定園區范圍,明確發展目標,搭建服務平臺,加大招商力度,落實優惠政策,科學規范管理,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環境,促進區內服務業實現快速集聚、膨脹發展,成為全市服務業發展的隆起帶和示范區。(責任單位:各鎮、街道、區)
五、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考核統計機制。進一步完善服務業工作機構,發揮市服務業工作領導推進委員會指導和協調作用,研究制定全市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協調解決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有針對性地推進涉及全局的若干重點工作。充實力量,成立市物流業發展辦公室,制定物流發展規劃和政策,引導行業合理布局,進一步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建立和完善服務業發展的目標考核辦法。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統計制度,建立政府統計、部門統計和行業統計互補的服務業統計體系。完善部門間信息交流和共享機制,及時、全面、準確的掌握服務業發展動態。(責任單位:市直有關部門,各鎮、街道、區)
(二)抓好規劃落實,優化發展布局。繼續組織實施《市服務業發展規劃(2009-2020)》。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完善服務業發展措施,不斷制定促進服務業重點行業發展的政策和意見,做好任務分解工作,確保落到實處、見到成效。市發改部門牽頭,進一步完善物流業發展規劃,并制定出臺物流業發展意見和扶持政策。(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考核辦,統計局等有關部門,各鎮、街道、區)
(三)抓資金投入,增強發展后勁。充分利用國家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引導和鼓勵各級各部門和各類投資主體,廣開融資渠道,不斷豐富完善多元化的服務業投融資格局。搞好銀企對接,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推廣適應服務業發展需要的個性化金融產品,逐步增加服務業貸款規模,加大對符合條件服務業企業的授信額度;發展資本市場,支持服務業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債券、資產重組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引導服務業企業上市,爭取服務業企業上市融資實現新的突破;發展信用擔保機構,積極幫助服務業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放寬投資領域,降低準入門檻,激發民間和社會資金投資服務業的積極性。年內爭取服務業投資增長25%以上,高于全社會投資5個百分點。(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財政局,人民銀行市支行,各鎮、街道、區)
(四)抓對外開放,激發發展活力。通過引入競爭機制和產權多元化,積極推進城市壟斷行業和公用事業改革,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推動教育、醫療衛生、科研、文化、體育、金融等行業和部分領域產業化發展。引導大企業、大集團按照存量結構調整、增量結構優化、擴大地方稅基、壯大地方財力的思路,搞好企業剝離非核心業務工作。順應當前經濟危機形勢下國際服務業產業轉移新趨勢,策劃包裝好一批重點項目,面向日本、韓國、東南亞及國內服務業發達地區開展專題招商活動,吸引國內外大公司、大財團投資,提升我市服務業發展的層次和水平。年內,全市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25%以上。(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地稅局)
(五)抓人才培養,強化智力支持。加強我市職業教育服務業相關學科建設,加快培養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組織和人事部門要制定年度服務業人才培養計劃,采取多種形式,安排不同層次服務業人員參加學習培訓。強化對服務業的人才智力支持,繼續將服務業人才納入年度人才引進目錄,通過舉辦招聘會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引進服務業人才。抓住金融危機帶來高端人才加快轉移的機遇,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勵機制,促進服務業高端人才和創新要素集聚,帶動我市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體育局)
(六)抓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對已出臺的扶持服務業發展的各項政策,要加大力度,確保落實到位。積極爭取國家、省服務業專項資金,安排好我市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建設,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服務業領域。研究出臺支持物流業發展、支持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各鎮、街道、區也要結合實際,出臺并落實好扶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局,財政局,各鎮、街道、區)
- 上一篇:財貿發展工作意見
- 下一篇:農村水利構建安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