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藝體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22 11:04:27

導語:學校德育藝體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德育藝體工作意見

一、工作思路

圍繞“立德樹人”總體目標,突出一個重點——“學校特色創建”,貫穿一個中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強化一門課程——“藝術體育教育融入生活”,推動學校德育藝體工作上臺階。

二、目標任務

(一)以“創建”為出發點,促進學校德育藝體工作上臺階。

各學校根據學校實際,具體分析學校特色,了解學校現狀、規劃學校遠景,具體提出學校實施計劃、實施目標,分階段分層次完成。以學校特色創建為出發點,繼續推廣實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蓬萊小學科技教育、蓬萊幼兒園布藝教育、河邊小學校園童謠、玉峰小學禮儀教育、卓筒井初中卓筒鹽文化、回馬小學陶藝泥塑教育的成功經驗,大力開展“文明單位創建”、“陽光體育示范學校創建”、“特色學校創建”、“家長學校創建”、“書香校園創建“等各類創建,提升學校辦學品味,拓展學校特色建設成果。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結合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各校(園)深入開展“四立(立志、立德、立言、立信)、四行(志愿行動、慈善行動、希望行動、文明行動)、五融入(思想建黨、以德治縣、文明創建、文化建設、行業管理)”教育實踐活動。一是開展“立志”教育活動。定期進行時事政治教育,講好古今中外成名成家立業故事,讓學生了解世界發展趨勢、中國國情和縣情,啟發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遠大目標;二是開展以“尊德”、“守德”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各學校持續開展“三好”、“優干”、“美德少年”等評選活動,讓青少年身邊有榜樣、心中有標桿,組織學生對各類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擯棄不文明語言、不文明行為、不文明風氣。三是開展“校訓”宣傳教育活動。以傳承校訓為載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掘宣傳激勵人心、催人奮進、教人向善的“校訓”典型,形成解讀校訓、傳播校訓、踐行校訓的濃厚氛圍。

(三)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繼承優良傳統。

一是開展感恩教育。開展感恩教育,目的是用道德教育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喚起廣大青少年的感恩真情,讓他們徹底摒棄不良思想及行為,激勵他們奮發學習,立志成才,建立對自我、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心,報答父母,感謝他人,奉獻社會,報效祖國,成為德才兼備的合格人才。

二是開展“三愛三節”教育。各學校要進一步學習貫徹向全國青少年提出的“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和“節水、節電、節糧”的號召,教育學生樹立勤儉節約意識,增強踐行“三愛”、“三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主動肩負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重任,為推進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三是開展我們的節日活動。各學校要充分利用各種傳統節日、紀念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青年節、兒童節、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結合“三愛三節”教育和團隊活動,組織學生積極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弘揚民族文化,激發學生愛國情感,增強學生社會愛心。

四是開展禮儀教育。各校(園)進一步認真落實縣教育局關于印發《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繼續抓好學生禮儀教育,開展“八禮四儀”(“八禮”即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四儀”即入學儀式、成長儀式、青春儀式、成人儀式。)主題教育活動,學校充分利用升旗儀式、校園廣播、櫥窗、黑板報、家校通平臺等向全體師生和學生家長解讀活動的目的、意義、內容和要求,分年級、分時段、邀請家長到校參加各項活動,已達到家喻戶曉、家校共育的活動目的。

(四)以“引導培訓”為著重點,切實加強德育藝體隊伍建設。

1.持續做好班主任隊伍培訓。一是各校堅持每周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例會,每月舉辦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討會,每期評選表彰一批優秀班主任,及時總結推廣班主任工作經驗和成功案例;二是學校為班主任提供各級培訓學習機會,舉行主題班(隊)會比賽,通過多途徑、多渠道的培訓和比賽活動,提高班主任的師德修養和工作水平。三是各學區開展班主任專題巡回講活動,制定學區班主任考核方案,形成激勵機制,確保德育工作扎實推進。

2.創新做好藝體教師業務培訓。各校(園)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培、參賽,并加強對藝體教師教學“六認真”的管理。有條件的學校要成立藝體教研組,定期開展教研活動,以提高藝體教師的業務水平。各學區結合實際分析學區音體美教學情況,組織藝體教師賽課活動形成片區內藝術交流,2015年下年全面創新送教下鄉形式,組織縣內名優教師到學區、校(園)上展示課和實地培訓。

3.堅持做好德育干部工作培訓。各校(園)堅持做好團隊、關工委工作培訓,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德育研討會議,為德育工作者提供參加各級德育工作培訓學習的機會;堅持聘請“五老”人員到學校作講座,參與學校德育管理,充分發揮“五老”作用,做好關工委工作。

(五)以“指導督查”為支撐點,切實推進藝體科技工作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對學校藝體工作進行指導、督促、檢查,加強年終考核力度,竭力推進全縣藝體科技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1.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發〔2007〕7號《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按部頒計劃開足上好體育(健康教育)課,廣泛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和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鍛煉時間。按照教育部《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辦法》和《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辦法》的要求,每年進行一次體育工作自評活動,切實將學生體育與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繼續抓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全縣各中小學必須按規定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并于11月以前實事求是地向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數據庫上報測試數據;按上級規定做好全縣初三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和高一體育特長生的選拔測試工作;初中畢業生體育成績以40分總分計入升學錄取。

各中小學校要充分調動相關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上好常規體育課的同時,認真開展跳繩、太極拳、籃球、排球、乒乓球、網球等體育特色項目的訓練工作,做到人員、時間、場地、訓練“四落實”。各中小學校要認真組織召開春季和冬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積極組隊參加市、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籃球、足球、網球比賽等活動。

2.藝術教育工作

認真貫徹實施《學校藝術教育規程》,開齊開足上好藝術課程,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藝術興趣活動,定期進行藝術成果展示。做好市藝術教育特色項目學校的申報和驗收工作;做好縣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省、市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各初中學校做好高一藝術特長生的培訓工作。

3.科技工作

各校(園)通過開展各種科技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做到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各校科技領導小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設計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以探究性學習和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將科技創新教育與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小學自然、科學、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中學理科教學等課程,充分利用課本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活動,使科技創新活動緊貼于學科教學,同時以第二課堂為主陣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技普及教育,有效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各校(園)要充分調動師生的工作積極性,按照科技創新大賽的通知精神,設計、制作科技創新作品,積極參加各級科技創新大賽,力爭取得好成績。

(六)以“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為根本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各校(園)要以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級衛生城市為契機,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無煙學校”創建等,持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進學校”活動,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向師生宣傳“五亂”治理的意義和內容,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在校園內設立“文明監督崗”,勸導、制止學生不文明行為;各校(園)要將教學、辦公、運動、生活等公共區域的衛生打掃和保潔任務分配到班、責任到人,并標牌公示,方便管理和監督考核;各校(園)要每周定時(星期五下午)和各種節慶假前對校(園)內的教學、辦公、運動、生活等公共區域和校(園)周邊的環境衛生進行集中專項治理,重點對校園內食堂、宿舍、廁所、陰溝、花臺、陽臺、垃圾庫(坑)、天棚、雜物間、各種樓室墻壁與望板夾角處及其后窗臺和遮雨板、梯間滅火栓和室內用電器等薄弱環節的衛生死角進行徹底治理,全面打造清潔整齊、清新優美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各校(園)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還要有計劃地組織師生走出校園,走上街頭,走進社區,創造性開展好“小手牽大手”活動,從而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文明一個社會”的活動目的。

(七)以“預防防控”為關鍵點,切實抓好衛生防疫工作

1.各校(園)要高度重視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要進一步落實傳染病的防控網絡,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在每期開學報名注冊時,認真做好學生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和補種督促工作;持之以恒做好“三檢”工作,填寫好“三檢”記錄表,并做好因病缺勤學生追蹤登記工作。各校(園)專兼職校醫或保健教師要切實負起責任,嚴加防范,真正落實“五早”(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控制措施,配合縣疾控中心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確保學生健康。

2.各校(園)要利用健康教育課、班(隊)會、講座、板報、廣播等形式,定期對教職員工、學生及家長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專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告知學生家長在流行季節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玩耍,避免與患者接觸,增強學生和家長防病知識和意識,提高其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