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鄉村創建方案
時間:2022-12-01 11:33:07
導語:生態文明鄉村創建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現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要求,以建設“產業生態高效、環境優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園為目標,以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發展生態經濟,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宜居村莊,倡樹文明新風,提高生活質量,構建和諧社會,全面推進農村經濟、政治、社會和生態建設,全力建設生態美麗宜居新。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把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作為工作重點;堅持因村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特色和人文風貌;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統籌村莊布局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依靠農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堅持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
三、任務目標
力爭用5年時間,力促全鎮生態文明建設有質的提升。到2017年底,生態文明村鎮建設基本達標。
(一)近期目標(2013—2014年)。全面啟動生態文明鎮村創建工作,形成政府主導、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良好局面。到2013年底,建成生態文明鎮;建成生態文明村31個,占35%。到2014年底,建成生態文明樣板鎮;建成生態文明村40個,占45%。
(二)中期目標(2015—2016年)。加快具備一定基礎條件的村生態文明創建步伐,并達到生態文明標準。同時,兼顧基礎條件較差的村創建工作,到2015年底,建成生態文生態文明村50個,占56%。到2016年底,建成生態文明村60個,占67%。
(三)遠期目標(2017年)。鞏固通過考評的鎮、村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保持復查通過率達100%。到2017年底,全鎮89個村基本達到文明生態村創建標準。
四、創建內容
1.完善鎮村規劃方案。按照生態文明的理念,進一步完善鎮村規劃方案,提高規劃標準,努力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充分考慮農民群眾的生活習慣和生產需要、人口增減和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對公共基礎設施在規劃中作出明確安排。注意搞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農房建設和危房改造規劃、生態修復建設規劃的銜接,增強村莊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注意保持和體現好田園風光、鄉土風情、民俗風韻、傳統風貌的特點,注意保護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古樹名木等,充分體現創建特色。
2.大力發展農村生態經濟。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節約型農業,強化農業自主創新和科技推廣,抓好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組織化、市場化水平。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堅持清潔生產、綠色發展,搞好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轉向農村。大力推動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努力建成一批以農事體驗、農業觀光、民俗風情、紅色旅游、自然景觀為特色的休閑旅游群落。大力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民充分就業和轉移就業,形成以非農收入為主的多元化收入結構。
3.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農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網絡化、“村內通”延伸,村內全面達到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五化”標準。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全面實現“戶收集、村集中分類、鎮中轉、市無害化處理”垃圾處理模式,村內無污水橫流和直接排放現象,無“土小”企業存在,畜禽生態養殖、廢物綜合利用、污染物有效處理,真正實現水清、路凈、村美。
4.強化農村公共服務。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推動各類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逐步實現村村有綜合服務中心、有衛生室、有警務室、有文體活動場所、有“兩委”辦公場所、有便民超市、有互助合作組織和志愿者服務隊伍。普及學前教育,鞏固義務教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進一步開發和推廣農村新能源,大力發展農村沼氣工程、路燈太陽能供電、太陽能熱水器等太陽能綜合利用進村入戶,使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更舒適、便利。
5.倡樹文明新風。堅持經常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思想教育,農民思想道德和家庭美德普遍提高。加強生態文明知識的普及教育,開辟生態文明櫥窗等生態文化陣地,運用村級文化教育場所,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生態文明知識的宣傳、培訓活動,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繁榮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開展文明衛生示范戶、示范村創建活動,破除陳規陋習,形成健康向上的村風民俗。
6.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自治組織、群團組織、經濟合作組織及社會組織健全配套,村級黨組織達到“五個好”標準。黨組織工作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民主議事制度、村務公開制度、村規民約制度等各項制度健全,村民的選舉權、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得到落實。積極開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知法守法水平。健全農村治保、上訪事件,無重大安全事故,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五、保障措施
(一)明確職責。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鎮將成立具體的領導小組,負責整個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導落實工作。各部門、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明確創建工作職責,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創建工作。
(二)精心組織。鎮領導小組要科學謀劃,全面統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積極穩妥推進創建工作,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創建格局。
(三)加大投入。加大各級財政資金投入力度,發動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引導群眾“一事一議,投工投勞”,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機制。
(四)宣傳發動。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創建宣傳活動,開辟專題專欄,深度報道全鎮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使這項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營造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
(五)嚴格考核。鎮將生態文明鄉村創建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每季度進行一次情況調度,每半年進行一次工作通報,在年終進行全面考核驗收。經考核驗收,對對創建工作開展好的單位,鎮將予以重獎,對進展慢的單位,將對其相關責任人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直到全面完成創建任務。
- 上一篇:生態文明鄉鎮創建匯報
- 下一篇:試議廣告對市場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