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活動方案7篇

時間:2022-07-24 09:03:03

導語:收支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活動方案7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收支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活動方案7篇

第一篇

一、基本原則

(一)合法合規。局館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積極穩妥。局館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實行統籌規劃、統一安排,分步驟、分層次、分內容,不斷推進預算信息的透明公開。

(三)清晰易懂。局館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內容要真實準確,通俗易懂,便于社會公眾獲取。向社會公開的預算范圍、內容,與報送縣人大審查的部門預算范圍和內容保持一致。

二、公開內容

(一)局館預算情況說明。包括單位的基本情況、人員及車輛情況、主要職責、年度主要工作任務及目標預算收支編制依據和預算收支情況等內容。

(二)局館年度收支預算總體及明細情況。包括2014年單位收支預算總表、2014年公共預算撥款支出明細表及2014年“三公經費公開表。

(三)按照黨政機關厲行節約的規定及上級要求,2014局(館)一般性支出、三公經費已按照財發[2014]13號文精神壓縮,并嚴格執行。

按照財政部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用車費、公務接待費,公開內容所涉及表格,由縣財政局統一制定。

三、公開的形式和公開時間

2014年3月31日前,局館通過縣政府網站或局館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預算及“三公”經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局(館)要認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部門預算公開的相關要求,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精心組織實施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為切實加強對預算編制與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局(館)成立以局(館)長為組長、副局(館)長、為副組長的預算公開領導小組。按照《保密法》的有關規定,完善預算公開保密審查機制,規范審查程序,落實審查責任。

(二)建立預算約束機制。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基礎信息庫,加強局(館)結轉結余資金管理;嚴格預算執行管理,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嚴格控制會議、車輛和公務接待等一般性支出,切實保障重要支出。

(三)認真編制預算說明文本。要精心準備,在注重預算數據編制科學性和可比性的基礎上,認真撰寫局(館)預算說明文本。預算說明文本對本部門承擔的職責職能要充分予以反映,對開支數額較大的支出要有相關說明,體現部門支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妥善應對輿論。要注意收集社會各界對預算公開的需要及反應,積極應對,妥善處理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后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第二篇

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厲行節約的規定和縣上有關要求,我局2014年度預算及“三公”經費支出在上年實際支出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壓縮,現向社會公布,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基本情況及單位職責。

1、基本情況:我局原為參公管理的縣政府直屬事業機構,2010年政府機構改革,與發展和改革局合并,編制仍沿用原有12個事業編制。現有在崗干部職工12人、有離休干部1人、退休干部6人,另有差額預算退休人員5人。

2、單位職責:全縣國有糧食企業改制后,我局現行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按照各級政府糧食流通和糧食儲備政策研究,制定全縣糧食宏觀調控、總量平衡的中長期規劃,并組織實施。

(2)、建立和完善縣級糧油儲備,監督指導企業做好各級儲備糧安全儲存。

(3)、依法開展糧食行政執法,開展糧食市場監督檢查,維護正常的糧食流通秩序。

(4)、做好糧食流通統計信息工作,建立糧油價格檢測預報預警系統,制定縣級糧食應急預案,并負責應急演練和應急處置。

(5)、審定糧食收購、批發業務準入資格,建立和規范糧食交易市場。

(6)、指導和督促全縣各類糧食企業開展糧食、油料收購工作,做到敞開收購,不打白條,不壓級壓價,不克扣群眾來,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7)、做好軍糧、救災糧等政策性糧食供應工作。

(8)、負責建設、管理和使用好全縣國有糧食基礎設施,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9)、指導局屬國有和國有控股糧食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10)、支持全縣各類糧食企業做大做強,抓好升級轉型,加快產業發展。

二、2013年決算收支情況。

2013年收入總額115.05萬元,全部為公共預算撥款。

2013年支出總額132.42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28.92萬元,其中:1、人員經費支出100.67萬元;2、日常公用經費支出2.40萬元;3、日常業務支出4.80萬元。其中項目支出3.50萬元,系糧食供需平衡調查和糧食流通市場監督檢查專項經費。

三、2014年預算編制情況。

2014年,我們本著厲行節約、壓縮支出的原則,對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壓縮,年度預算總支出1150505.00元,其中:基本支出1120505.00元,項目支出3.00萬元,基本支出包括:1、人員經費支出1066505.00元;2、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80萬元;3、日常業務費支出3.60萬元。項目支出包括糧食供需平衡調查經費1.50萬元和糧食流通市場監督檢查專項經費1.50萬元。

四、2014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14年,我局有關要求,在上年決算的基礎上,對“三公”經費總體壓縮率為13.5%,其中:公務用車費預算3.30萬元,較上年決算壓縮10%,公務接待費預算1.25萬元,壓縮20%,因公出國經費和會議費為零預算。

五、2014年預算及“三公”經費公布形式和時間。

1、公布形式:按照縣財政局統一要求公開內容和格式在縣發展和改革局門戶網站上公布。

2、公布時間:2014年4月1日。

第三篇

按照縣紀律檢查委員會、縣財政局、縣監察局《關于印發縣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實施方案的通知》(財發[2013]27號)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公開的意義:實行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是推進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是打造“陽光政府”的具體體現。做好預算公開工作,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有助于建設高效廉潔政府,提高政府執行能力和辦事效率;有助于促進依法理財、民主理財,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公開的原則:(一)合法合規;(二)積極穩妥;(三)清晰易懂。

三、公開內容:

(一)單位基本情況:縣物價局人員及重要資產情況如下表:(二)、工作職責:根據編發【2002】59號文件規定,本部門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中、省、市有關物價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2、按照物價管理權限,監督執行省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商品價格。

3、協調各類商品價格及收費在執行中出現爭議和糾紛,按照法律、條例規定的程序和權限查處價格違法案件。

4、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收費工作的方針、政策,監督執行市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收費標準;負責全縣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

5、負責為省、市物價部門成本審核、調價提供數據。

6、負責為國家、省、市物價部門擔負商品價格、服務收費、監測及農產品成本收益調查,為政府制定價格提供基礎性資料。

7、按照管理權限負責審核涉價、涉費成本,價格聽證工作。

8、接受司法機關刑事、經濟案件中所涉及的各類有形、無形資產的物品及服務進行價值鑒定和價格認證。

9、負責全縣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的征收、投放、使用。

(三)、2014年預算編制情況:

1、收入預算

2014年部門財政預算撥款收入782157元。

2、支出預算

2014年全年支出預算782157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665357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16200元,日常業務費30600元,項目支出70000元。

(1)、2014年部門基本支出根據基礎信息數據按照規定的標準及范圍據實測算,計712157元。

(2)、2014年部門項目支出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根據物價局行政事業發展目標,結合財力可能,2013年安排項目支出70000元,具體項目情況說明如下:

A:價格監測分析工作項目30000元,主要依據《價格法》,每周兩次上報省局糧油、副食品、農資商品價格。按全年監測次數測算,項目資金需要財政撥款,可以及時監測市場價格動態,為政府價格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B:價格鑒證項目40000元,主要依據《價格法》,開展涉案物品的價格評估、認證。按全年評估案件數測算,項目資金需財政撥款,為司法辦案提供價格依據,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

(四)、公開形式:2014年4月底前通過縣政府網站或縣發展和改革局網站向社會公開預算及“三公”經費。

第四篇

按照縣財政對部門預算公開的要求,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合理配置資金,提高有效使用效率,結合我局實際工作,現將本局預算公開實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公開的原則:

我局預算公開本著遵循財經政策的法律法規原則,從實際出發,突出本部門預算特點,簡潔明了,講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公開的內容明確具體,真實可信,堅持事前、事中、事后公開相結合,便于群眾知情,接受群眾對本部門預算工作的監督。

二、公開內容:

㈠主要職責

1、擬訂并組織實施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分析縣內外經濟形勢,提出全縣國民經濟發展、價格總水平調控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提出綜合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擬定相關規范性文件。

2、研究分析全縣經濟形勢和發展態勢,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研究涉及經濟安全的重要問題,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綜合協調經濟社會發展。

3、負責匯總和分析全縣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研究分析和執行國家產業政策,擬訂并組織實施促進產業發展的相關規范性文件。

4、研究全縣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改革開放促進發展的建議,指導和推進總體經濟體制改革;會同有關部門搞好重要專項經濟體制改革之間的銜接。

5、提出全縣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體規模、生產力布局、技術改革、投資管理、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等;組織和管理縣重大項目稽查工作;負責全縣重點項目計劃的編制和監督檢查、協調和服務工作;安排全縣財政性建設資金,指導和監督國外貸款建設資金的使用,指導和監督政策性貸款的使用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總量平衡和結果優化的目標;安排縣財政撥款的建設項目和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負責全縣重大項目利用國外貸款和國內融資工作;指導協調全縣招投標工作。

6、推進全縣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升級。負責協調第一、二、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并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做好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平衡;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負責能源行業管理,擬訂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協調生態建設、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的重大問題,綜合協調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

7、承擔西部大開發工作。提出以工代賑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組織以工代賑項目的安排實施,負責以工代賑項目和代賑資金的管理。負責蘇陜對口扶貧協作與經濟合作。

8、承擔重要商品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的責任,管理縣級糧食儲備。

9、參與擬訂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民政等發展政策,協調社會事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

10、研究國民經濟動員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的關系,協調相關重大問題,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動員有關工作。

11、貫徹執行國家物價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并組織實施我縣價格及收費相關規范性文件;綜合分析全縣價格及收費政策的執行效果,監督價格及收費政策的執行,監控物價總水平,制定和調整縣管重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收費標準。

12、承辦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㈡、基本情況

由局機關本級和2個下屬單位組成,人員及重要資產情況如下表:㈢、2014年預算和“三公經費”公開

1、收入預算

2014年縣財政撥款預算收入192.04萬元。

2、支出預算

2014年全年支出預算192.04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166.34萬元,公用經費10.7萬元,項目支出15萬元。

3、“三公經費”預算

按照中省市縣公車管理、公務接待、會議費管理的規定要求,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務經費的有效使用,結合我局實際,本著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原則,本年度“三公經費”支出預算30.74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16.64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10.9萬元,會議費3.2萬元。

三、公開形式:本年度預算在政府和縣發改局網站公開。

第五篇

一、部門主要職責

1、宣傳和貫徹執行中、省、市有關工業、中小企業、商貿流通工作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研究擬訂全縣工業、中小企業、商貿流通工作的規范性文件,并組織實施。2、負責監測、分析、研究全縣工業、中小企業和商貿流通行業運行態勢,根據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我縣經濟調控措施。3、負責所屬企業體制改革工作,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各種經濟成份的企業實行宏觀管理和指導,規范企業運作;指導企業的管理和城鎮集體手工業聯合社的工作。4、指導全縣的工業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出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的調整方案,擬定全縣名牌戰略規劃和措施并組織實施,扶持名牌產品發展。5、指導全縣企業技術進步、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工作;指導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組織協調工業環境保護和環保產業發展。6、抓好重要商品的行業監管,負責組織實施生豬屠宰、酒類流通、煤炭、成品油、直銷、特許經營、蠶繭收購、再生資源等重要商品的行業監管。7、負責全縣餐飲、住宿、洗浴、美容美發、照相、洗染等服務行業的規劃指導。8、培育發展城鄉市場體系,抓好縣城集貿市場規劃、建設和管理,做好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和綠色市場建設工作。9、負責全縣重要消費品和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測、預警和信息報送工作。10、負責協調解決企業融資擔保和非公經濟工作。幫助企業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發展中的問題。11、負責本系統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改革、發展、穩定工作。12、承辦縣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二、部門及所屬單位基本情況

局機關及所屬2個事業單位人員情況表:

三、2014年部門收支預算總體情況

(一)收入預算

2014年財政預算收入為5731023元。

其中:1、經貿局預算收入為5395938元。

2、手聯社預算收入為158342元。

3、匯融擔保中心預算收入為176743元。

(二)支出預算

2014年全年支出預算:基本支出5581023元,項目支出150000元。

(三)“三公”經費情況:

2014年公務用車預算費用6.3萬元,公務接待預算費用7.6萬元。

第六篇

做好我單位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工作,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省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市財政局關于市級預算信息公開的意見》和縣有關部門文件精神,結合我單位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意義

實行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是推進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是打造“陽光政府”的具體體現。做好預算公開工作,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有助于建設高效廉潔政府,提高政府執行能力和辦事效率;有助于促進依法理財、民主理財,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基本原則

(一)合法合規。單位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二)積極穩妥。單位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應當統籌規劃,統一安排,分步驟、分層次、分內容,不斷推進預算信息的透明公開。

(三)清晰易懂。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內容應當真實準確、通俗易懂,便于社會公眾獲取。向社會公開的部門預算范圍、內容,應與報送人大審查的部門預算范圍和內容保持一致。

三、公開內容

(一)部門主要職責

縣司法局承擔著全縣貫徹執行國家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研究擬定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的職責。并對我縣普法教育、基層司法所建設、人民調解、基層法律服務、社區矯正、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安置等工作進行管理、指導和組織實施。

(二)部門及所屬單位基本情況

本部門由機關本級和1個下屬單位組成,人員及重要資產情況如下表:

(三)2014年經費保障

2014年我局主要工作任務及目標是: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宣傳教育;抓好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和人民調解工作,使民事糾紛調解率達100%,調成率達95%以上;狠抓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和“”人員回訪幫教,建立安置幫教基地;抓好社區矯正工作;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全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50件,為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婦女、農民工、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免費法律援助,保障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抓好公證、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管理;抓好基層司法所的建設和管理;積極爭取落實司法業務用房建設項目。

(四)2014年部門收支預算總體情況

1.收入預算

2014年局機關收入預算173.6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撥款145.4萬元,公用經費撥款16.2萬元,項目經費撥款12萬元,共計173.6萬元,均為一般財政預算撥款;法律援助中心收入預算17.8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撥款16.4萬元,公用經費撥款1.4萬元,共計17.8萬元,均為一般財政預算撥款。

2.支出預算

2014年司法局機關全年支出預算173.6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61.6萬元,項目支出12萬元;法律援助中心全年支出預算17.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7.8萬元。

(1)2014年部門基本支出根據基礎信息數據按照規定的標準及范圍據實測算,司法局機關為161.6萬元,法律援助中心為17.8萬元。

(2)2014年部門項目支出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司法局機關項目支出合計12萬元

A:人民調解“以案定補”。根據陜財辦政【2008】59號,漢發【2010】7號及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建立人民調解“以案定補”資金,縣級財政補助及獎勵5萬元。

B: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經費項目。①根據陜司通【2012】95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基礎信息錄入和落實手機定位監控措施的通知》精神,我縣已于2011年5月31日前將所有社區矯正對象全部納入“司法e通”進行管理;②管理人員41名,均產生購機成本及話費。上述兩項功能使用費約7萬元。

四、公開形式和公開時間

2014年3月31日前,我單位通過單位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2014年經費預算及“三公”經費。

五、加強組織領導

為做好該項預算信息公開工作,加強預算公開工作指導力度,我單位經研究,決定成立預算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六、建立工作機制

以單位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為契機,細化項目支出預算編制,加強我單位結轉結余資金管理,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完整性;嚴格預算執行管理,落實預算執行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完善部門預算執行信息反饋制度,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完善單位財經制度,為預算公開奠定堅實基礎。

第七篇

為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提升預算編制與執行透明度,加強財務支出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共縣紀律檢查委員會、縣財政局、縣監察局《關于印發縣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實施方案的通知》(財發【2013】27號)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則

本著有利于依法理財、民主理財,按照“合法合規、積極穩妥、清晰易懂”的原則,積極實施我局“三公”經費及部門預算公開工作,自覺接受有關方面和社會的監督。

二、公開內容

(一)單位基本情況及主要職責

根據縣機構編制委員會《關于印發縣城鄉規劃建設局職能配置、人員編制和內設機構規定的通知》,及中共縣縣委《關于印發〈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發【2010】9號文件規定,本部門是主管全縣城鄉規劃、建設的縣政府組成部門,規格為正科級建制,主要職責如下:

1、執行縣以上人民政府關于城鄉規劃、工程建設、建筑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2、結合本縣實際,依法研究制定實施行業管理政策、辦法和措施,制定城鄉建設發展的規劃、中長期計劃和年度實施計劃。

3、組織編制和管理縣域城鎮建設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改造開發區規劃等;負責縣域范圍內各項建設項目選址、定點和規劃設計審查工作指導、審查各建制鎮總體規劃和村鎮規劃的編制和審批。

4、組織編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組織實施城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市政工程建設。會同有關部門審查、審批城市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初步設計和概算調整,監督、檢查工程質量。

5、負責對城鄉規劃、建設工程、建筑業、建筑企業行業管理,指導全縣小城鎮建設。

6、負責城市燃氣、公交線路、市政公用事業等市政基礎設施的管理和監督檢查。

7、負責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建筑制品、建筑裝飾業的行業管理;負責全縣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設招投標及建筑市場管理工作;監督管理全縣建設工程招投標及建筑市場管理工作;監督管理全縣建設工程質量和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墻體材料革新及建筑節能、建筑行業勞保統籌工作。

8、指導和管理全縣城鄉工業和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工作。歸口管理全縣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工作,負責歸口管理全縣測繪市場,組織實施城市測量。

9、管理和指導全縣城建檔案工作。負責城市規劃區內各類建設項目建設資料的收集、管理、建檔和建設項目竣工備案工作。

10、負責本系統、下屬單位“兩個文明“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工作,負責局屬事業單位的組織、人事、勞動工資、社會保險業務管理。負責城市規劃、建筑行業專業技術初級職稱評定報批工作。

11、完成縣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二)內設機構及人員編制

我局內設機構5個,分別為:辦公室、規劃建設管理科、建筑管理科、政策法規科、行政監察室。

下屬事業單位11個,分別為:縣城區建設管理站,縣村鎮建設管理站,縣建筑設計室、縣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縣城鄉建設規劃設計室、縣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辦公室、縣市政工程管理處、縣城市建設開發公司、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財務審計室、縣建筑節能與墻體材料革新委員會辦公室、縣地震辦公室。

按照2010年《縣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在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加掛縣人民防空辦公室、縣地震局牌子。

2014年我局及下屬事業單位(不含城建開發公司、建筑設計室)納入縣財政綜合預算人員207人,其中在職183人,離退休及遺屬24人。

(三)2014年預算編制概況

1、非稅收入任務

2014年,根據縣財政局下達的非稅收入任務,我局及下屬單位共需完成810萬元非稅收入,其中墻改基金70萬元,人防工程異地建設費120萬元,全額上交縣財政專戶。

2、收入預算

依據2014年縣財政局下達的預算,我局全年預算收入為14720614元(不含城建開發公司、建筑設計室),全部為本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

(四)支出預算

2014年全年支出預算14720614元,其中基本支出11440614元,項目支出3080000元,非稅成本支出200000元。

1、2014年部門基本支出預算根據部門實有人數按照有關標準測算為11440614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10657614元,日常公用經費309600元,日常業務費473400元。

2、項目支出預算3080000元,其中市政維修材料購置、市政排水管網清淤費350000元,路燈電費2300000元,人防工作經費320000元,國家地震智能監測站運行維護經費60000元,農村清潔工程辦公經費50000元。

三、公開形式和時間

2014年3月31日前,通過我局門戶網站載體,公開2014年部門預算及“三公”經費預算。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上級要求,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行政監察室主任為副組長,為具體經辦人的縣住建局預算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部門預算編制與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我局將以此次預算公開為契機,加強預算編制、執行的可行性和透明度,探索建立民主理財,節約高效的財務管理及績效考評機制,在具體落實中嚴格按照預算進度及項目資金用途安排資金,為進一步規范我局會計核算和監督工作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