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管理體制改革方案
時間:2022-10-31 04:06:00
導語:環衛管理體制改革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加強市容市貌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根據《重慶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市容環衛管理改革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大和**屆四中全會精神,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為手段,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目的,進一步完善高效的城市管理機制,鞏固發展山水園林城市和衛生城市的創建成果,全面展示**對外開放的新形象。
二、基本原則
(一)精簡、高效、統一原則。精簡管理人員,加強一線力量,提高環衛工作效率,保證指揮靈敏,關系順暢,提高清掃、保潔、清運成效。
(二)市場取向原則。清掃保潔和清運工作一律實行企業化管理,按市場運作方式經營。
(三)屬地原則。深化環衛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環衛管理重心下移,按照屬地管理,由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負責本轄區的環衛管理。
(四)競爭原則。正式工的招錄和臨時工的聘用一律實行競爭上崗,合同管理。
三、改革內容
(一)調整管理范圍。棠香、龍崗城區的主、次干道、公廁、垃圾站、瀨溪河城區段水域和沿河的灘涂、岸坡由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背街小巷、社區和城鄉結合部由所轄的街道辦事處負責管理,已實行物業管理的,由物業管理單位負責;未實行物業管理的,由社區居委會負責;汽車站和文化、體育、娛樂、游覽、公園、綠地等場所,由經營管理單位負責;集貿市場、展覽展銷場所、商場、餐飲店及個體經營攤點,由經營管理單位或從業者負責;建筑工地由建設單位負責,整治土地、待建地由土地使用權單位負責;現階段的大灣垃圾處理場由龍崗街道辦事處負責管理,管理經費由縣財政專項預算解決,新垃圾處理場建成投入使用后,再由縣府確定管理部門。
(二)改革工作運行機制
為保證環衛體制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根據實際,可選用兩套方案之一實施。
方案一:
成立清潔公司。由縣環衛所負責,組建環衛清潔公司,清潔公司嚴格按照《公司法》運作,負責屬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的責任區的管理和主城區所有垃圾的清收運工作。縣上依據實際清掃面積和工作量(清掃保潔面積為669523.9平方米,垃圾清收運為3萬噸/年),按照建設部的標準核算經費(全年清掃保潔費為76.8萬元,含掃地車和灑水車的運行費用;垃圾清收運費為42萬元),實行承包合同管理城市。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責任區以外的單位產生的垃圾可以委托環衛清潔公司清運,公司實行有償服務。棠香、龍崗兩辦事處責任區內的垃圾傾倒到縣環衛所指定的地點,由清潔公司無償清運。
方案二:
實行路段、項目責任承包制。路段根據工作需要,分為東、中、西三個片區,其中:東區面積270145.6平方米,全年清掃保潔費224220.85元;中區面積228454.4平方米,全年清掃保潔費212462.59元;西區面積170923.9平方米,全年清掃保潔費150413.03元。東、中、西三個片區全年清掃保潔總金額為587096.46元(不含掃地車和灑水車運行費)。項目主要包括:垃圾清運(全年總承包價為60萬元)、公廁管理、瀨溪河城區段水域和沿河的灘涂、岸坡管理等,實行分項承包,鼓勵單位或個人競標。縣環衛所與競標單位或個人產生合同關系。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責任區以外的單位產生的垃圾可以委托承包單位或個人(業主)清運,實行有償服務。棠香、龍崗兩辦事處責任區內的垃圾傾倒到縣環衛所指定的地點,由承包者無償清運。
(三)改革人事管理體制
一是龍崗、棠香街道辦事處的環衛管理所仍按現行管理體制,實行屬地管理。
二是原縣統一管理的環衛人員(其中龍水鎮24人,中敖鎮3人、三驅鎮1人、萬古鎮1人、郵亭鎮1人,)全部劃歸現在工作所在鎮管理,其檔案由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移交當地政府。
三是其余鎮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設置機構,明確職責,確定管理人員,自行管理。
四是原路段清掃保潔臨時人員由承包單位或個人負責接收,原則上第一年要保證原有人員都能在崗。
(四)完善環衛管理機制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工作。各路段設立統一的垃圾收集處,所有垃圾一律要投放到附近公共垃圾收集處,或由環衛工人定時收集,不得亂堆亂倒垃圾。
二是建立“四旁四包”制度。“四旁”即門前自墻基線至街沿石、左至鄰墻、右至鄰墻、門后延伸至院墻;“四包”即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包市容,逐步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的社會機制。
三是強化街道居委會環衛責任制。街道和居委會要加強對轄區內市民的文明素質教育,積極協調解決環衛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督促街道居民戶對垃圾的定點、定時投放;督促居民戶落實“四旁四包”。
(五)明確執法隊伍管理。縣市政監察大隊為縣市政局直接管理,棠香(6人)、龍崗(7人)、龍水(10人,在現有環衛管理和城管執法人員中產生,具體招錄辦法由縣人事局、縣編辦、縣市政局和龍水鎮共同研究報縣政府審定)成立三個監察中隊,監察中隊實行雙重管理,日常管理由各街鎮負責,縣市政監察大隊負責業務指導。監察中隊負責轄區內日常城市管理執法工作,集中整治執法期間由縣監察大隊統一調度。
(六)明確環衛資金管理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經費的原則,分級管理環衛資金。
一是屬縣管范圍的,經費由縣財政解決;屬街鎮鄉管理范圍的,經費由當地財政解決。
二是主城區的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經營門店、餐飲、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處置費和出租車、環城公交車、人力三輪車、貨三輪車、洗車場的清潔費由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委托棠香、龍崗街道辦事處按轄區收取,全部作為該轄區的環衛管理經費,其余環衛有償使用費由縣上統一收取,縣財政統一管理。其余鎮鄉按環衛有關收費項目收取的經費全部用于本鎮鄉的環衛管理工作,縣財政不再給予經費補助。
三是縣監察大隊和棠香、龍崗、龍水監察中隊的罰沒收由縣監察大隊統一收取,全額繳入縣金庫,按繳入縣金庫的80%返還街鎮,作為監察中隊辦案經費。
四、改革步驟
(一)方案制定階段(**年4月1日—4月30日)。成立環衛改革領導小組,負責環衛改革的協調工作;由縣市政局牽頭,相關街鎮鄉及部門配合,摸清底數,測好標底,劃分衛生小區,進行可行性分析,形成改革方案,報縣政府常務會議和縣委常委會審議,并由縣委辦、縣府辦印發實施方案。
(二)宣傳發動階段(**年4月30日—5月15日)。由縣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街鎮鄉召開座談會,市政局組織相關街鎮鄉和環衛管理負責人會議,相關街鎮鄉組織環衛管理人員及臨時人員會議,宣傳改革方案,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做到改革和日常管理兩不誤,確保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組織實施階段(**年5月15日——5月31日)。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做好環衛所建制的劃轉工作;組建清潔公司或做好路段項目承包工作;對環衛清掃保潔區域和清運工作分類招標,完成環衛人員競爭上崗工作。
五、其他配套改革
(一)規范資產管理。現有環衛作業車輛設備、公共廁所、作業休息場所、辦公場地、停車場、機具設備維修等設施(含現已改變用途的設施),不論建設、購置的資金渠道和來源,均屬國有資產,產權歸縣政府所有。按照國有資產所有權與經營管理權實行分離的原則,由縣政府委托環衛企業經營管理。在經營期間,不得擅自改變固定資產用途,并對固定資產進行維修維護和設備設施的更新,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二)理順資金供給關系。縣環衛所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性質不變,編制數不變,經費來源渠道不變。其余街鎮鄉環衛管理人員的工資,其經費來源由各街鎮鄉自行解決。
(三)理順社會勞動保障關系。中標單位或個人的用工一律由中標單位和個人聘用。
(四)理順投資關系。積極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市容環境衛生投融資體制,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和完善以各級財政投入為基礎,政府、社會、企業、外資等多元化的投資機制。
- 上一篇:加強政府公文督辦通知
- 下一篇:普法工作審議意見整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