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方案
時間:2022-11-05 03:15:00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各項措施,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水平,保障我市農產品安全消費,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的通知》(新政辦發明電〔2008〕330號)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全力保障農產品市場準入。
(二)重點檢查農產品生產企業生產記錄、農產品批發市場檢測記錄、農業投入品市場整頓、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標識使用,嚴厲依法查處違法案件,進一步規范農產品生產、經營行為。
(三)督察各區(縣)貫徹落實我市農產品市場準入情況,加強農產品安全生產和科學消費知識的宣傳和培訓,營造安全生產、放心消費的良好環境。
(四)進一步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質量安全監管,及時消除農產品安全隱患,防止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發生,確保我市農產品消費安全。
二、時間安排
從2008年9月25日開始,至10月30日結束。
三、檢查內容
按照“突出源頭治理,加強全程監管,嚴格市場準入,強化責任追究”的要求,重點檢查以下內容:
(一)農業投入品質量檢查。以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為重點,檢查農資經營戶進貨銷貨臺帳、農資檢驗報告及農資標簽等;檢查農資生產企業登記、審定制度,生產經營檔案;依法查處違法生產經營農業投入品的行為,切實加強農資市場監督。
(二)農產品種殖養殖生產基地檢查。重點檢查農業生產記錄和農產品檢測制度落實情況,對未建立生產記錄和產品檢測制度的要依法處理。對違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種植業重點檢查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中使用禁用限用農藥、農藥殘留等違法行為。畜牧業重點查處畜禽養殖環節非法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等禁用獸藥和蘇丹紅等化學物質的行為,水產品重點查處非法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綠等漁藥的行為,生鮮牛奶重點檢查違法使用“三聚氰胺”等禁用化合物質。徹底清查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未經許可使用的投入品的類別、名稱、來源、用途、用法等情況。
(三)農產品生產企業檢查。重點檢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及有機農產品生產企業生產檔案建立情況,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推廣農業標準化、農業投入品管理機制和措施建立情況,農產品質量自檢情況,委托監測有資質的機構進行農產品質量監測情況,檢查進貨驗收制度建立情況,農產品包裝及標識使用情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情況等。
(四)農產品市場準入實施情況檢查。重點檢查各區(縣)對我市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落實情況。強化市場監管,加強生產、流通領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檢點品種是廣大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大宗食用農產品,檢查對象重點范圍是主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集貿市場、超市,檢測項目(參數)主要是農產品中禁用藥物及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檢查各區(縣)轄區內批發市場、超市等各經營單位是否建立健全市場準入索證驗貨制度和對經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開展檢測工作。檢查各區(縣)行政區域內的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否有專人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情況,是否經營、銷售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的情況。
四、工作步驟
(一)自查階段(2008年9月25日-9月26日)。各區(縣)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及我市全面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相關要求(注:農產品包括:農、畜、禽、蛋、奶、水產品,其定義來自《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司法解釋》),認真組織對本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進行自查,并對照此次監督檢查行動的內容于9月26日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自查報告。
(二)監督檢查階段(2008年9月26日-9月27日)。根據各區(縣)的自查情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安排專項檢查組隨機抽選四個區(縣)開展農產品監督檢查,并通報檢查結果。2008年9月28日-10月1日,各區(縣)迎接自治區檢查組隨機抽查。
(三)整改提高階段(2008年10月6日-10月25日)。各區(縣)結合轄區實際,針對前期自查階段、監督檢查階段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及時進行整改,促進日常監管,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整改措施和長效機制建立情況于10月25日前以書面形式上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區(縣)要高度重視,明確責任,明確工作目標,切實加強領導,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專門力量,迅速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二)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存在農產品安全隱患的,要在第一時間向市政府報告,并向其它有關部門通報,及時研究應對措施,進行有效處理。
(三)各區(縣)要切實采取措施,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專項行動各項要求落實到位。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查清原因,查明責任人,依法予以處理。要長期開展對重點產品、重點單位、重點區域和重點環節的集中檢查。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三)各區(縣)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分解,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度。加快建立日常巡查、駐點檢查、抽樣檢驗、責任追究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加強農產品質量有關的監測和研究,著力建立轄區內農產品質量分析、預警、等機制。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保障機制,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經費。
(四)各區(縣)要認真宣傳農產品市場準入的規定,結合《關于進一步加強畜產品市場準入宣傳工作的通知》(烏農質管辦〔2008〕8號)精神,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對農業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進行廣泛宣傳,積極宣傳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注重推廣優質安全農產品,嚴厲查處質量違法行為,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
- 上一篇:創建平安暢通縣區方案
- 下一篇:勞動關系和諧企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