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增強免疫風險交流方案

時間:2022-03-13 03:44:00

導語:麻疹疫苗增強免疫風險交流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麻疹疫苗增強免疫風險交流方案

月日為我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預防接種時期。為妥善處置接種期間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確保活動的順利實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加強溝通,防范未然,降低風險;及時發現、有效應對,妥善處置強化免疫活動中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確保麻疹疫苗強化免疫工作科學、有序、安全、高效地進行。

二、工作原則

(一)統一指揮,協調有序。成立枝江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風險溝通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領導,協調全市接種單位和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各項風險溝通和應急管理工作,確保各項工作科學有序進行。

(二)及時預警,妥善應對。加強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風險監測與評估工作,對可能觸發危機的風險做到早發現、早評估、早報告、早處理,及時、科學、有效、妥善應對。

(三)宣傳教育,統一行動。要以健康教育為根本,通過健康教育、媒體宣傳等手段,堅決貫徹落實省衛生廳的有計劃、有組織、統一開展疫苗接種工作的指導方針。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枝江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過程中或接種后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懷疑與預防接種有關的嚴重疑似異常反應及疑似群體性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事件分級

按照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圍,將麻疹疫苗強化免疫的風險級別劃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和特別重大(Ⅰ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進行預警,具體分級情況如下:

(一)特別重大風險級別(Ⅰ級)

1、出現死亡、嚴重殘疾;

2、出現病例數30例以上群體性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3、出現群體性進京上訪事件;

4、全國發行的有影響力的媒體刊發了負面報道并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5、其它對全國麻疹強化免疫活動有重大影響的事件。

(二)重大風險級別(Ⅱ級)

1、出現病例數為15例以上群體性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2、出現群體性到省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上訪事件;

3、全省發行的有影響力的媒體刊發負面報道并引發輿論關注;

4、對本省麻疹強化免疫活動有重大影響的。

(三)較大風險級別(Ⅲ級)

1、出現嚴重疑似異常反應個案;

2、出現群體性到市、州政府及相關部門上訪事件;

3、個別市級媒體刊發了相關負面報道;

4、對市級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有影響的。

(四)一般風險級別(Ⅳ級)

1、個別接種點發生家長抵制接種情況;

2、個別縣級媒體刊發了相關負面報道;

3、對縣級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有影響的其它情況。

五、應對措施

(一)I級應急反應

1、報告程序: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應當在事發后以電話等最快的方式2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市衛生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小時內向宜昌市衛生局、宜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

2、責任機構:省級風險溝通領導小組。及時召開工作會議,商討應對方案及工作進展,并將相關情況上報給衛生部和省委宣傳部。

3、媒體應對:報請衛生部新聞辦牽頭組織相關情況的新聞會,向社會公眾通報相關情況。

4、省、市、縣成立聯合工作專班,負責處置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事件或上訪事件。

(二)II級應急反應包括

1、報告程序: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應當在事發后以電話等最快的方式4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4小時內向宜昌市衛生局、宜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

2、責任機構:省級風險溝通領導小組。召開工作會議商討應對方案及工作進展。

3、媒體應對:由省衛生廳新聞辦確定媒體問答口徑;由省衛生廳新聞辦報請省委宣傳部批準,及時向媒體和全省公眾通報相關情況。

4、省、市、縣三級成立聯合工作專班,負責處置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事件或上訪事件。

(三)III級應急反應包括

1、報告程序: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應當在事發后以電話等最快的方式8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市衛生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8小時內向宜昌市衛生局、宜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

2、責任機構:宜昌市級風險溝通領導小組。

3、媒體應對:由市衛生局新聞辦擬定媒體問答口徑,報送省衛生廳;由市衛生局新聞辦報請市委宣傳部門批準后,向媒體和本地公眾通報相關情況。

4、市、縣兩級組成聯合工作專班,負責處置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事件或上訪事件。

(四)IV級應急反應包括

1、報告程序:責任報告單位和報告人應當在事發后以電話等最快的方式12小時向市衛生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門報告;市衛生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12小時內宜昌市衛生局、宜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

2、責任機構:市級風險溝通領導小組

3、媒體應對:由市衛生局擬定媒體問答口徑,報送宜昌市衛生局;由市衛生局牽頭組織向媒體和本地公眾通報相關情況,引導輿論導向。

六、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一)枝江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風險溝通領導小組負責我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風險溝通工作;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及時商討應對方案,共同做好風險溝通;審定對外信息口徑、簽發對外信息。

(二)枝江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風險監測與輿情評估小組負責監測各類媒體(包括網絡媒體)有關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活動的報道,及時了解媒體和公眾關心的問題,是否出現了風險以及風險的級別;監測全市麻疹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最新情況;

(三)枝江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風險溝通專家小組

為風險溝通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和決策建議,根據市衛生局要求,接受媒體采訪。負責接待上訪人員。

七、宣傳與溝通

(一)加強風險溝通組織領導,制定本市工作方案。市級風險溝通領導小組、市級風險監測與輿情評估小組、市級風險溝通專家小組,承擔全市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期間風險溝通各項工作;組織參與麻疹接種工作人員進行風險溝通知識培訓,明確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期間各類風險報告程序及應對措施。

(二)廣泛宣傳麻疹防治知識和強化免疫的意義。在開展后續強化免疫接種前,各地一定要廣泛開展宣傳發動,向媒體、大眾和適宜人群的家長講明此次后續強化免疫的意義和重要性,宣傳麻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過解答群眾提問,以取得社會的廣泛支持,防范未然,最大限度降低風險。

(二)規范預防接種行為。各地應按照衛生部《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接種前的詢問、檢查、告知和“三查七對”等安全注射制度、留觀制度。要通過公示欄等多種方式等宣傳安全管理制度,爭取群眾支持,確保群眾滿意。

(三)及時有效處置各種異常情況。各地在應急處理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接種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特別是處理群體性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事件時,要在做好醫療救治和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同時做好與事件有關人員的宣傳與溝通,做好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解釋,化解事件當事者雙方的矛盾和沖突,減少或平息社會負面影響,使當事者能按照相關法律程序或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程序配合做好事件的調查、取證、鑒定和處理工作。

(四)做好麻疹疫苗強化免疫期間相關輿情信息收集報告工作。為及時掌握公眾相關輿情動態,從9月10日起,各地應安排專人負責本地輿情信息收集報告工作,以鎮(街辦)為單位,每日匯總前一日相關輿情監測情況,并于當日8:30前以電子郵件形式報送市疾控中心免疫預防科,報告截止到年9月29日(文件下發以前日報請補報)。聯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