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方案

時間:2022-03-27 08:51:00

導語: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方案

為有效推動我市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綠色、生態、宜居的,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㈠經濟可持續發展。到2014年,全市GDP突破210億元,人均GDP達到3.7萬元;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97億元,年均增長25%;實現工業投入穩定適度合理增長,打造百億元汽車機械產業集群,工業增加值突破100億元;全市農產品加工省級龍頭企業達到20家,襄樊市級龍頭企業達到50家以上,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以上。全市產值過億元龍頭企業發展到10家。其中,過10億元2家。全市80%以上的農戶進入龍頭企業和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體系。

㈡生態環境良好。到2014年,全市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的狀況基本得到遏制,城鄉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市區環境質量基本適應小康社會水平要求,進入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環境良好的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行列。

1、水體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2014年,段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水質標準,水庫等水質達到Ⅲ類標準。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4%。

2、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好轉。工業區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三級標準,其他區域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燃氣普及率達到90%。推行集中供熱、聯片供熱。

3、城鄉生態景觀進一步優化。到2014年,綠地覆蓋率達到4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平方米;森林覆蓋率大于26%,水土流失面積控制在25%以內,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面積占5%以上,生產資源開發區生態破壞恢復率達到30%以上。全市30%左右的鄉鎮創建為省級以上環境優美鄉鎮,20%左右的行政村創建為省級以上生態村。

㈢社會進步和諧。

1、人口素質普遍提高。到2014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城鎮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農村標準化衛生室建設達標率達到100%。嬰兒死亡率降低到11‰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到13‰以下,孕產婦死亡率每10萬人控制在30人以內,城鄉居民的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6歲。每萬人大專以上學歷人口比重達到8.12%,徹底掃除青壯年文盲,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到99%。全市專業技術人才達到13000人。其中,中級技術工人占50%,高級技術工人占25%,技師、高級技術工人占8%。

2、城鄉社會和諧發展。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逐步建立勞動關系自主協商機制,保持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勞動爭議案件結案率達到95%以上。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實現全覆蓋。完成全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市區數字電視網絡基本實現交互式傳輸。

3、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到2014年,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家,高新技術產品達到50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20億元,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5%,全社會研究開發性投入占GDP的比例達到2%。專利年申請量達到25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占10%。

上述目標的具體分解情況見附件一。

二、主要任務

按照“目標具體化,任務項目化”的原則,將上述目標細化為四個大類共60個項目,分別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予以落實(項目分解情況見附件二)。

三、組織領導

市人民政府成立市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人員名單見附件三,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統一安排、部署、檢查、督辦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督辦進展,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四、實施步驟

㈠宣傳發動階段(2012年9月20日以前)。領導小組按照本方案要求,完成人員抽調、制度建設等基礎工作,廣泛開展政策宣傳和引導發動,為實驗區建設的順利啟動營造聲勢,奠定基礎。

㈡建設發展階段(2012年9月21日至2014年)。按照項目建設安排,全面鋪開實驗區建設。期間,領導小組定時對項目建設進展情況進行檢查督辦。對建成項目進行考核驗收。2014年12月1日至31日,擬定實驗區建設工作總結,完成相關檔案資料的歸集、整理工作,迎接上級考核驗收。

㈢鞏固提高階段(2015年以后)。鞏固城鄉建設成果,建立健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長效管理、良性運行機制,基本形成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經濟結構、生態環境安全保障系統和社會管理體系。

五、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領導小組要制訂完善符合我市實際的實驗區建設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并協調有關部門,將實驗區規劃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環保、發展和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建設等部門要加大環境與資源保護的執法力度,經濟開發和項目建設要嚴格執行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法律法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技等部門要實施培養與引進并用、數量與質量并重的人才發展戰略,為實驗區建設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財政部門要建立健全穩定的投入機制,保證實驗區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二是營造濃厚氛圍。科技、宣傳、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和改革等部門要堅持開展經常性的宣傳教育工作,在全市上下廣泛宣講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及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讓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要通過舉辦系列“可持續發展”講座,傳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召開研討會,介紹可持續發展示范成果。引導企業建立正確的生產、經營活動理念,改變傳統的發展理念,提高企業自發節約能源資源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三是加強監督指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定期對可持續發展工作進行督促檢查,確保可持續發展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通過定期檢查、定期報告、傳媒報道、公告等形式,提高監督效果,確保實驗區建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