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四創活動指導方案

時間:2022-09-06 11:08:46

導語:農村四創活動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四創活動指導方案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根據省委、省政府、省文明委的總體部署,結合市文明委[2010]8號文件精神要求,現就在全縣農村深入持久開展以“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為主題的“四創”活動,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以人為本、改善民生的要求,堅持重在建設、重在基層的原則,在全縣農村廣泛開展“四創”活動,即著力創建清潔示范村、文明生態村、綠色小康村、移風易俗示范村,推動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二、目標任務

今年全縣各鎮每鎮建設2個清潔示范村、文明生態村、綠色小康村、移風易俗示范村。

三、評選時間

2012年6月-9月

四、評選范圍

近兩年來在創建文明村鎮工作中成績突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村。

五、評選標準

六、評選程序

1、自查申報。由各鎮對照標準對轄區內的鄉村進行自我評估,于6月10日前向縣文明辦提出書面申請(見附件二),并在村鎮醒目位置進行公示。

2、檢查考核。7月縣“四創”領導小組組織市容局、農委、環保局、民政局等有關部門對申報村進行檢查考核。

3、評選確定。8月縣“四創”領導小組檢查驗收,9月市文明辦檢查驗收。

4、表彰標準。今年各申報村通過縣領導小組驗收的獎勵5萬元,通過市級驗收的再獎勵5萬元。

七、基本原則

1、科學布局,統籌建設。各鎮要科學規劃“四創”活動示范點,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統籌建設,以點帶面;突出重點,典型引路,有計劃、有步驟分類實施,不搞一哄而上、盲目攀比。今年各鎮先行選擇2個村作為試點,再逐步推開。

2、政府主導,群眾參與。農村“四創”活動是一項利民惠民工程,各鎮黨委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積極拓寬建設融資渠道,建立健全以政府為主,社會、群眾為輔的多元化投資機制,各村要積極創造條件,動員和鼓勵廣大群眾及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支持“四創”活動,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3、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鎮要結合自身實際,既要整體推進,又要重點突破;既要全面部署,又要量力而行。不得增加農民負擔,真正把開展“四創”活動的過程,變為為農民解難事、做實事、辦好事的過程。

八、保障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村,潛力也在農村。沒有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突破,就沒有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的新提升;沒有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大發展,就沒有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各鎮必須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切實把“四創”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認真研究,周密部署,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好這項工作。

2、明確責任,抓好落實。按照省文明委文件精神,縣市容局、環保局、農委分別負責牽頭清潔示范村、文明生態村、綠色小康村的示范建設。縣民政局牽頭,縣教育局、縣文廣新局、縣衛生局、團縣委、縣婦聯等有關部門負責移風易俗示范村建設。

3、加大宣傳,營造氛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宣傳欄和標語等多種形式,大力加強輿論引導工作,及時報道“四創”活動進展情況,廣泛宣傳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要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形成全社會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圍。要積極倡導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農民科學文化水平,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發展。

4、加強督查,嚴格獎懲.今年縣文明委把“四創”活動納入年終目標考核中,對于工作先進、成績突出的鎮及有關部門給予適當精神和物質獎勵,在年終未完成目標任務,考核名次靠后的通報批評,并不得參與評先評優。縣“四創”工作領導組不定期對各鎮進行督查,主要幫助解決“四創”活動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總結經驗加以推廣,推進全縣“四創”活動向深度和廣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