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學校交流材料
時間:2022-08-20 04:08:00
導語:打造品牌學校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越成熟,名牌效應越明顯。隨著中國教育供給方式的日趨多元和家長對學校選擇性的增加,教育品牌的競爭力已不容忽視。市場條件下,品牌已經成為學校贏得家長和求得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并認真審視其品牌管理策略。
1、品牌學校需要準確的自身定位
任何品牌都必須發現和科學定位自己的核心價值,而后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將這個核心價值向目標消費者、向公眾傳播,在其心目中建立清晰、可感的核心價值形象,并在各個環節中不斷加強、鞏固這一核心價值。
“找準位置,鮮明個性,彰顯特色”是一所普通學校成長為一流名校的三步曲。企業有“先找市場,后開工廠”一說,學校也是這樣。準確定位自己的服務對象,在市場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一所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定位學校,需遵循“四客觀”的要求,充分考慮“社會的客觀要求、學校的客觀基礎、辦學的客觀條件和教育的客觀規律?!边z憾的是很多學校沒有品牌意識,沒有目標定位,訴求主題年年變,流行什么口號就叫什么,隨波逐流,沒有定所;到了家長那里,就成了飄忽不定的幻影,難以建立穩定鞏固的品牌形象。張揚學校個性,熔煉品牌精髓,打造名牌學校,要在“創新”上求發展,在“特色”上做文章。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
培養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對人才培養目標、方法、機制、措施及人才培養過程中各種關系的規范。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客觀化,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實踐中的反映和表現?!跋鄬Ψ€定”反映學校掌握教育規律的程度。相對穩定的“培養模式”是一所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品牌之所以被信賴,是因為其受制于嚴格的過程約束和規范限定。品牌的建設者要時時刻刻恪守自己的承諾,無論何時何地,以何等代價,這是世界級成功品牌必須遵守的不二法則。因為品牌實質上是一種承諾,學校建立品牌的過程就是孜孜不倦實踐其諾言的過程。質量是品牌基石,學生的素質就是學校的“品牌”。穩定的培養模式、扎實的課程體系是學校的質量承諾得以兌現的過程保障。它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質量。
3、品牌學校需要良好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學校師生員工創造的。但是,它一旦創造出來,就是一種能動的教育力量,反過來創造這所學校的師生員工。文化是一種精神期待。校園文化是一種持續的教育力量。北大、哈佛校長經常換、教師經常換、學生經常換,可學校的精神卻是永恒的。
校長要不斷提醒教職員工,將學校的“工作目標”與教育的“終極價值”相統一,并形成共識。也正是這種共識的產生使得全體員工在了解教育使命和教育核心價值的前提下,自覺自愿地投身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之中,并積極地影響家長和周圍的人,進而擴展和強化了學校與家長基于教育共識而產生的品牌忠誠關系。
優秀的學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此時,學校和品牌已經融為一體,傳統積淀、文化氛圍、辦學理念、學風、教風等要素構建起了學校品牌的根基。
4、品牌學校需要廣泛的社區參與
國際著名品牌管理專家PaulTemporal在他最新出版的《卓越品牌管理》一書中提到:“品牌管理的全部在于和消費者建立關系”。一個學校品牌的存在與否不是由自己說了算的,而是存在于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培育品牌的過程就是建立和維護與家長、學生、員工和社會關系的過程。所以,一個成功的品牌也就意味著良好的品牌關系,它不僅獲得服務對象的信賴和忠誠,還贏得了員工的努力支持和社會的廣泛認可。一般認為,學校的社會參與度越高,學校越好?,F代社會是開放的社會,現代教育也必須是面向社會的教育。這種教育在積極服務社會的同時,也能廣泛地吸引社會的支持與參與。
品牌是伴隨學校成長和發展的產物,它不需要驚天動地的舉措,也無需豪言壯語般的承諾,實實在在地在每一個細微之處用心去做,當家長和社區把你當作可托付的朋友時,品牌關系就同建筑一樣牢固。
5、品牌學校需要一流的師資隊伍
校長和教師是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核心和關鍵。品牌學校離不開品牌校長和品牌教師。
贏得教師,才能贏得21世紀的教育。素質教育呼喚教師素質的提高。當前,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尚難以完全適應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需要。能否建設一支具有優良師德,勝任現代教育教學工作,具有現代教育理念,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從根本上關系到一所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皞€體素質較高,群體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本身就是學校品牌的重要內容。
當然,“先進的教育設施、濃厚的科研氛圍和充分的主體發揮”也是打造品牌學校所不可或缺的。
品牌如同市場一樣,是按照其客觀規律運作的。中國學校的品牌意識普遍沒有覺醒。一些民辦學校雖然有了品牌意識,而品牌策劃與管理的水平仍然很低。通常,一些學校在品牌前期知名度的推廣上往往不遺余力,不惜重金,可是一旦品牌曉喻之后,就疏于管理,而且也不知道如何繼續維護和提升品牌,結果一開始由廣告宣傳塑造起來的良好品牌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眼間就變成了風燭殘年的“老人”,直至退出競爭的舞臺。
鑄造品牌對一所學校來講,是一個異常痛苦而又漫長的過程。這就意味著學校和社會對教育品牌都需要有一個更深刻、更理性的關注。學校要想長久贏得家長的信任和忠誠,需要走的路還十分漫長。市場環境的完善、家長的逐漸覺醒,將作為一種外在壓力,促使教育品牌的創建者進一步規范和理性地運作。此外,提高品牌建立的理性認識,自覺遵循品牌建立和發展的內在規律,學會管理自己的品牌,也是中國校長邁入市場經濟必須要補修的一門功課。
- 上一篇:健全素質教育評估制度意見
- 下一篇:深化德育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