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如何加強企業青年人才隊伍建設

時間:2022-12-13 08:53:00

導語:試論如何加強企業青年人才隊伍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論如何加強企業青年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企業興衰之基,發展之本。不同國家、地區、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發展,青年人才是興業之根,如何在知識經濟時代,適應新世紀人才戰略,走出人才選拔、使用和培養上的誤區,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青年人才隊伍,尤其是建立起青年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使青年人才成為企業走向成功的不竭動力,是本文要加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內容。

一、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誤區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眾所周知,“得人心者得天下”,人才已經成為決定競爭勝敗的關鍵和核心要素。人才是企業的常青之基,青年人才則更加至關重要。然而就在當今,由于歷史、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我們對人才,尤其是對青年人才的選拔、使用和培養等方面還存在著種種誤區,嚴重影響了人才的競爭力。

1、學歷等于能力。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現階段,人的知識、視野、思維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增長,文憑在許多場合成為決定人才的惟一因素。例如,企業在招聘時,只強調學歷、文憑的重要,從而造成學歷至上的錯誤選用人才觀。然而在現實工作中,學歷并非就等于能力。尤其大學生充斥的今天,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識人、察人、鑒別人,將那些已經顯露頭角尚未獲得社會公認的青年人才加以識別和發現,更重要的是使那些還沒有顯露頭角的潛在青年人才及早被發現,并為他們的迅速成長、施展才華提供舞臺,使他們在各個領域發揮作用。

2、人才等于“全”才。我國現階段對人才定位過高,一味追求全才,強調人才價值的面面俱到,希望人才樣樣都會,行行都行。隨著知識面的拓寬,人的視野和能力有時也會獲得相應的提高,當今,符合社會分工要求的“專”才是時代對人才提出的要求。如果一個人真的各行各業中都“行”時,他就不會有太多的時間進行鉆研,進而變成“萬金油”,結果也會變得越來越平庸。同時我們要注意不要把人才定位在一個特殊群體上,更不能把企業的發展托付于幾個高精尖人才,鞭打快牛、惟恐不及。這樣人才的價值發揮的變數較大,事業整體運行的穩定性不夠,而當大部分掌握一定技能的青年人才得不到有效使用時,便會產生“跳槽”的想法,很容易使企業限于被動局面,得不償失。

3、重使用輕培訓。我國現階段的人才使用還停留在只用不補、只用欠補的運行水平,提倡不符合自然規律的講奉獻,使人才透支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且在具體的人才管理工作中,不是發現一批、使用一批、培養一批、儲存一批,缺乏長遠觀念,往往是一項工作找一個人才,為另一項工程再去物色另一個人才,只用不養、事畢才盡、用畢棄之。這種短期行為的做法損耗了人才永續發展的后勁。當那些積極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青年人才得不到有效的培訓時,使會大有“江郎才盡”之感,終究會失去用武之地,從而另謀高就。

二、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

針對人才選拔、使用和培養上存在的種種誤區,我們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做好青年人才隊伍建設。

第一,更新觀念,提高對青年人才的重視程度。企業投入人、財、物等資源,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企業的物力、財力資源是死的,只有通過人的運用才能創造價值和利潤。青年人才是企業發展強有力的支撐。因此,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要始終把人力資源經營放在第一位,在確保完成企業戰略目標和任務的前提下,尋求最優化配置體系和管理方式,以精干高效的人力資源,實現企業運行效率和經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企業要破除學歷等于能力的觀念,提高對人力資源重要性的認識,樹立人才鑒別的實踐性觀念,加強對青年人才實用技能的鍛煉,使那些具有真知灼見的青年人才得到發現和認可。企業在招聘使用青年人才時,一方面要破除學歷至上的錯誤觀念,一方面要做好青年人才的儲備和培訓,避免人才斷檔,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青黃不接現象發生第二,合理使用,避免青年人才的浪費和流失。在美國,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叫人才。只是大才有大用,中才有中用,小才有小用,只在于是否放到了合適的位置上。因此,對新招聘入廠的大中專畢業生可以大膽使用,在實踐中增長他們的才干,以便發現適合他們的崗位,更好地發揮青年人才的作用,使他們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同時我們還要打破論資排輩,努力為青年人才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通過引導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在技術創新和進步上有所作為,建功立業;并就工程建設、生產工藝和設備上的瓶頸問題,設立“懸賞”攻關項目,組織青工開展小革新、小改造、小訣竅、小發明等技術創新活動,有效調動青年技術人才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人才激勵作用,向業務精、能力強、貢獻大、成果多的崗位和人員傾斜,最大限度地增強人才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樣才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人才。

第三,強化培訓,開發青年人才的潛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條件下,不斷提高人才質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高素質的青年人才隊伍對現代化技術的引進和生產工藝的改變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當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時,青年人才對技術、工藝調整的適應周期會明顯縮短,從而提高了企業的應變力、創新力和競爭發展力。抓好青年人才的培訓與開發,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的保值增值,是企業領導者實現企業創新發展目標的首要任務。所以,企業要把青年人才看作是可以持續發展的資源。一邊開發利用,一邊培養保護。除了每年認真抓好崗位培訓,全面提高青工的操作技能外,還要定期輸送重要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的青年人才到高等院校、知名企業學習深造。同時,還要通過固定的假期調整緊張的工作氣氛,利用法定的時間帶薪參觀、學習和培訓,從而使人才不斷充電。在培訓方式方法上,要按照“重要人才重點培訓,緊缺人才優先培訓,后備人才全面培訓”的思路,開展分層次、分類別的培訓,形成以黨政人才、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后備人才為主的培訓對象體系。從而達到充電的目的,使人才永遠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