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黨員擺脫貧困在政治上保持先進性的有益探索

時間:2022-07-02 04:25:00

導語:貧困黨員擺脫貧困在政治上保持先進性的有益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貧困黨員擺脫貧困在政治上保持先進性的有益探索

如何使黨員中的困難群體率先脫困致富,在貧困人口致富奔小康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事關黨的先進性的保持、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實現,是各級黨組織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問題。*市通過實施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找到了一條貧困黨員在經濟上擺脫貧困在政治上保持先進性的路子,初步破解了貧困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難題。

背景

*市在第一批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之前的調研中發現,隨著新舊體制的轉軌,黨員隊伍內出現了一部分困難群體,這部分黨員雖然有脫貧致富的愿望,但由于缺技術、缺項目、缺資金、致富無門,不能發揮應有的示范帶動作用,難以體現出黨員的先進性。為探索解決貧困黨員脫困致富問題的有效途徑,破解貧困黨員生活困難如何保持先進性的難題,*年12月,*市委組織部以農村貧困黨員培訓為突破口,免費舉辦了貧困黨員培訓班,并采取成立專家服務團、建立培訓實踐基地、設立貧困黨員脫困基金等措施,幫助他們盡快擺脫貧困。*年12月23日,省委辦公廳《每日匯報第274期《*市免費培訓農村貧困黨員》的信息引起了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的注意。他在批示中寫道:“*的做法值得提倡。新世紀新階段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要體現在帶領群眾致富上,在這方面要有新思路。”省委副書記陳全國,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葉冬松等領導同志也相繼做出了批示。對于省委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市委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進行了專題研究,出臺了《中共*市委關于實施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的意見》(漯發〔*〕14號),按照“示范帶動、重點突破、逐級輻射”的原則,采取制定規劃、集中培訓、專家服務、資金扶持、黨員領導干部結對幫扶等10項措施,利用三年時間,幫助全市6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黨員脫困致富,并通過貧困黨員的示范,帶動全市貧困群眾早日走上小康之路。

措施

一年多來,*市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領導小組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較好地推進了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的開展。在具體工作推進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幾個措施:

(一)調查摸底,制定脫困規劃

一是組織力量,摸清底數。專門組織人員,對全市黨員發揮作用、生產生活等情況進行詳細摸底調查。調查發現,在全市城市和農村有一定數量的黨員生活貧困,僅農村就有*多人,占農村黨員總數的7.3%。這部分黨員,多數年齡較大、文化層次較低,缺乏資金和技術,生活沒有相應保障。二是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在詳細調查的基礎上,對全市貧困黨員逐人登記造冊,并將貧困黨員按照年齡、居住地、貧困原因等分門別類地建立了檔案,切實加強對他們的服務。三是因人制宜,制定規劃。根據每名貧困黨員的不同情況,對6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因缺乏技術、資金等原因造成貧困的黨員,按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原則,由貧困黨員所在縣區和鄉鎮幫助選擇致富項目,制定脫貧規劃;對因年老體弱、患有疾病等原因造成貧困的黨員,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對因自然災害造成貧困的黨員,下撥救濟資金,幫助度過難關。

(二)免費培訓,提高致富技能

一是精挑細選,提高培訓對象的針對性。結合貧困黨員較多、培訓難以面面俱到的實際,采取抓典型、帶重點,要求培訓對象必須是生產生活比較困難、有致富發展愿望但缺乏技能、年齡較輕且身體相對健康的貧困黨員。二是形式多樣,突出培訓方式的靈活性。針對大多貧困黨員文化素質不高、接受能力有限的實際,堅持學用結合、教學互動,采取課堂講授與電化教學、實地參觀與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相結合,做到形式服從于內容、方法服從于效果。三是重點突出,增強培訓內容的實用性。一方面,通過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幫助困難黨員更新觀念。另一方面,重點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幫助他們真正掌握1-2門實用技能。對農村貧困黨員,主要培訓種植、養殖方面的內容,進行果樹栽培、禽畜水產養殖防疫和農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對城市貧困黨員提供電腦、電工、廚師、家政服務等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截止目前,共舉辦各種類型培訓班128期,培訓貧困黨員2284人。通過培訓,貧困黨員提高了適應市場經濟謀發展的能力,增強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樹立了農村黨員保持先進性的信念。

(三)跟蹤服務,解決實際問題

一是成立專家服務團,進一步開展技術扶持。從黨校、農業、科技、林業、畜牧、勞動等相關部門抽調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的32名專家,組建*市貧困黨員脫困培訓專家服務團,在政策理論、實用技能和致富信息方面為貧困黨員提供咨詢、指導和跟蹤服務,滿足了貧困黨員的需要。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以來,全市專家服務團為貧困黨員提供現場技術指導158次,并免費贈送科技書籍15000余冊。二是建立培訓基地,進一步增強實踐本領。針對農村和城市貧困黨員的不同特點,選擇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科技示范園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類實用技術培訓機構,授牌建立黨員干部培訓基地,供貧困黨員觀摩學習,接受實踐鍛煉。目前,全市共授牌建立貧困黨員培訓實踐基地10個,為貧困黨員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操作空間。三是落實政策,進一步提供保障措施。對于60歲以上無生活來源的貧困黨員,農村的納入“五保供養”體系,城市的納入最低生活保障體系實施救助。目前,全市共有246名符合條件的貧困黨員納入農村“五保戶”管理,城市有946名貧困黨員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多措并舉,進行幫助扶持

一是黨員領導干部幫扶。明確要求市級黨員領導干部、市直一級機構負責人、縣區縣級黨員領導干部、縣區直單位和鄉鎮黨政正職,必須與一名貧困黨員結成幫扶對子,定期到幫扶對象家中了解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499名6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黨員全部由黨員領導干部結對進行幫扶。二是駐村工作隊幫扶。把幫扶貧困黨員脫貧致富作為駐村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列入各級駐村工作考核目標。在舉辦培訓班時,先以駐村工作隊所駐村為重點,由工作隊推薦進行培訓,培訓后作為駐村工作隊的重點幫扶對象,由工作隊幫助論證致富項目,申請扶持資金,聯系技術支持,并負責具體項目的落實。全市各級駐村工作隊共幫扶貧困黨員282名,幫助上項目186個,扶持資金37.2萬元。三是企業幫扶。按照自愿的原則,從全市有幫扶愿望的優勢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選擇帶富能力強的企業,規劃幫扶項目,有計劃地對貧困黨員進行設備、技術、資金扶持。*銀鴿集團結合企業實際,投資30萬元購買30套木材切片機,采取無償提供設備、全部回收產品的方式幫扶貧困黨員。

(五)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機制

為使幫扶工作不走過場、不搞形式,形成長效機制,*市從實際出發,建立了相對規范的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工作機制。一是組織領導機制。為加強對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的領導,成立了由市委分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為組長的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負責示范行動的日常工作。各縣區也都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明確專人負責,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幫扶責任機制。把實施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情況作為各級黨組織、各駐村工作隊、黨員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明確規定各級黨組織的主要負責同志為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的第一責任人;有幫扶任務的黨員領導干部,是貧困黨員擺脫貧困的責任人。對實施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工作不力,貧困黨員脫困規劃任務完不成的責任人,要說明情況,制定整改計劃。對在實施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黨組織和個人,市委予以隆重表彰。三是貸款擔保機制。按照“黨費撥一點、黨員捐一點、財政補一點”的辦法,*市首批注入啟動資金60萬元,成立了貧困黨員脫困基金。協調市農村信用社拿出1000萬元的貸款規模,專項用于貧困黨員脫貧致富的貸款扶持,建立黨員領導干部為貧困黨員申請小額貸款擔保制度,明確要求黨員領導干部為缺乏致富項目資金的貧困黨員提供小額貸款擔保。目前,全市第一批、第二批小額擔保貸款和信用貸款198.8萬元已經到位,有力支持了貧困黨員脫貧致富。

效應

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實施一年多來,取得了顯著成效,并發揮出良好的輻射帶動效應:

(一)部分貧困黨員實現了脫貧致富,保持了先進性

止目前,在全市6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的499名貧困黨員中,已有292名貧困黨員基本擺脫了貧困,占58.4%。目前,全市大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幫扶貧困黨員致富項目進展順利。市委書記劉炳旺的幫扶對象連平安購買10頭肉牛,喂養5個月后就實現盈利4800元,還開辦有兩間臨街五金電料門市部,年盈利可達15000元。市長靳克文聯系的貧困黨員胡聚剛今年2月以來已出欄生豬60頭;市委副書記張社魁幫扶的貧困黨員李付月現養殖長毛兔267只,僅此一項年收入可達*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素萍幫扶對象于富元發展長毛兔養殖,現存欄長毛兔107只,每年可獲純利10000元,預計到今年年底,長毛兔養殖數量可達200只。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智民聯系的貧困黨員呂建設種植晚秋黃梨、大棚蔬菜1.7畝,喂養并出欄生豬30頭,年收入近萬元。源匯區區委書記熊廣田幫扶對象王國勝,現養殖生豬117頭,蛋雞1200只,年收入達35000多元。預計到*年上半年,全市6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黨員可全部擺脫貧困,為保持先進性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脫困黨員帶領群眾增收致富,體現了先進性

部分貧困黨員脫困致富后,較好地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以不同方式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以實際行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貧困黨員李付月致富不忘群眾,積極幫助周圍貧困群眾,免費傳授技術、信息、賒銷種兔、聯系兔毛銷售,使周圍5戶貧困群眾也逐步擺脫貧困,受到群眾的好評。郾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秦建忠的幫扶對象龍城鎮栗莊村貧困黨員栗長生現飼養肉鴿8000多只,年收益達60多萬元,現正采取提供種鴿、配送飼料、技術指導等方式,帶領本村20多戶群眾發展肉鴿養殖,共同增收致富。

(三)貧困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有效鞏固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以前,一些貧困黨員在群眾面前不敢亮明黨員身份,組織生活不愿參加,繳納黨費推三拖四,許多群眾認為入黨不入黨一個樣。自開展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以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明顯增強,全市僅農村就有*多名優秀青年主動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已有2580名光榮加入了黨組織。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被農村黨員譽為黨組織和農村基層黨員的“連心橋”,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加油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加力器”。入黨積極分子李珂說:“以前覺得黨員不黨員,就差兩毛錢,現在看到黨組織對黨員這么關心,黨員的精神面貌這么好,覺得還是入黨好,入黨有希望,跟著黨走有奔頭。”

(四)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的扎實順利開展,有效助推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通過貧困黨員脫困示范行動的開展,貧困黨員通過發展規模養殖、庭院經濟、大棚種植,創辦小加工、小商業等項目,率先實現了增收致富。通過他們的示范帶動,全市廣大農村群眾新上致富項目的熱情空前高漲,有效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部分村正朝著“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的目標邁進。由于大多黨員群眾發展庭院養殖業,在有關政策的扶持下,多數黨員群眾利用畜禽糞便,發展了沼氣,做飯、照明實現了沼氣化,有效凈化了環境,在舞陽縣半李村、長村趙村、鹿莊村,郾城區廟趙村等,已基本實現了“村容整潔”。部分初步富裕起來的村,“鄉風文明,管理民主”建設得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群眾文化生活內容不斷豐富,村務全面公開,民主管理蔚然成風,鹿莊村、豐莊村等農村村務公開欄已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