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好學生創新精神思考

時間:2022-09-15 03:42:00

導語:培養好學生創新精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養好學生創新精神思考

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注重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培養全社會的創新精神,提高整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已成為世界各國施政的重要目標。我國也適應形勢,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最關鍵的是要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重視和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已成為學校實施新課改的重要舉措。思想品德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也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那么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該怎樣在新課改形勢下實施創新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設良好教學情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教師首先自己要力求創新,不要因循守舊,勇于拋棄說教和陳規,努力形成有利于培養創造性人才的獨特教學風格。其次,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創造性的發現和創造性的發揮,要創設創新教育氛圍,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積極參與的空間。再次,在教學中要把看書權、思考權、討論權還給學生,提倡在看、思、說中質疑和提高。要呵護學生具有新意的念頭,珍惜學生帶有創意的言行。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成功的先導。教師在教學時首先得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的磁鐵吸引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

由于思想品德課抽象性的概念、原理很多,因此在講課時,應根據教材具體內容,取不同的導入方法,使學生興趣盎然。每當引進一個新的概念、原理,應先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認識,然后誘發學生細致觀察、獨立發現、深入分析、廣闊想像,以抓住概念、原理的本質屬性。在整個課堂的教學中,隨時注意學生的情緒和反映,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節奏,巧設問題情景,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將寓言、詩歌、歇后語、民謠、謎語、漫畫和音樂等融入教學中,讓學生每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成功的體驗,從而保持濃郁的學習興趣,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動的創新意識。只要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知識和智慧,以新的方式去誘導,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創新意識也會隨之滋長起來。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要善于運用創新思維訓練的方法,來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思想品德課,不應該要求學生完成機械性抄寫的練習,應注意給學生布置旨在解釋現象或尋找實際運用知識的問題練習;應盡量不限制思考的方向和范圍,讓學生自由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已有的答案提出質疑,提出否定舊觀點、舊知識的問題,通過比較各種社會現象提出新的問題等。

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認為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想像力對學生形成創新力具有積極的作用。一切創新的活動都的從創造性的想像開始。因此在教學中要設計一些讓學生運用知識必須展開想像解決實際問題的環節,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二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多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掌握、理解理論和知識,并運用知識去不斷解決新問題。同時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創新想像和創新思維提供豐富的原料。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心理

在教學中還要承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在教學中還可以采取分層次教學、個別指導等形式,使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成功感,而且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克服困難、孜孜不倦、積極向上的信心和決心,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工作的實踐和教育科學研究證明,學生的智力因素固然影響著他們創造性才能的發展,但非智力因素往往影響著發揮著更突出的作用。其中,理想和信念是整個心理結構的最高層次,是進行創造性活動的精神支柱。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只是影響著學生創造性才能的內在條件之一,影響學生創造才能的還有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創新不是一味的“標新立異”,而是發現,是超越,這種發現或超越在本質上應該具有一定的“先進性”,這才是創新的價值所在。對學生而言,“先進性”必須成為學習活動追求的目標,其具體表現可以是學習方法的科學高效,可以是對學習內容理解的獨到深刻,可以是解決問題方法的簡便新穎,可以是知識運用于實踐獲得某種發現等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敢持己見,大膽的標新立異,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批判性,以此來支持他們獨特的人格,以此來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只要有了創新精神,“高智商”才能轉化為“高成就”,天才少年才能真正展示天才,不斷迸射出創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