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三優與多經企業

時間:2022-09-26 04:42:00

導語:一強三優與多經企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強三優與多經企業

在我國電力工業發展中,電網承擔著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方式、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國家電網公司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提出了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戰略目標,這是國家電網公司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服務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使命,是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推動電力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舉措,也是我們各級供電企業必須完成的戰略任務。

一、多經企業與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

我省的電力多經企業從起步到現在經歷了艱難的發展過程。這中間經歷過幾次大的戰略性變革。從80年代的“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到90年代的“電為核心、多種產業、三大支柱、協調發展”,以及即將實施的“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每一次都為多經企業贏得了發展的機遇,電力多經企業也在歷次嬗變中緊隨主業達標、上星級、創一流的步伐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優勢和競爭能力。當前,省公司提出了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奮斗目標,為我們電力多經企業快速發展帶來了難得的大好機遇。認真分析不難發現,省公司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四項任務與多經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

我們多經企業擁有強大的電力建設隊伍,是全省電網建設的主要力量,更是建設堅強電網的強大動力。電力多經企業中眾多的設計單位、科研院所,承擔著電網規劃、電力建設設計、技術研究、人才培育的重要責任,是建設堅強電網的重要保障。電力設備制造企業為“兩網”改造、電力建設源源不斷地輸送產品,為完成堅強電網建設任務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可以這樣說,離開電力多經企業的支持和貢獻,建設擁有堅強電網的現代電力公司必將困難重重。

改善多經企業的資產經營狀況是優化公司資產的重要途徑。僅以忻州供電分公司為例,據統計,**年公司多經企業總資產1.32億元,負債1.02億元,資產負責率達77%,年總收入8900萬元,利潤總額447萬元,資產收益不足3.4%。分析實際情況不難發現,現有多經企業的資產質量較差,具有增值潛力的優質資產比重嚴重偏低,維持性使用、被動式保存的居多,有些甚至成為多經企業二次創業的負擔。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用現代經濟手段,盤活多經企業資產,改善資產狀況,提高資產經營效力,既是多經企業實現發展的主要任務,也是省公司優化自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經企業在供電優質服務中大有可為。為了做好做足服務優質的大文章,全國電力系統近年來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積極舉措。供電企業服務水平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工農業及居民用戶的認可與肯定,行風建設走在了當地各行業的前列。在這個過程中,電力系統多經企業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電網規劃設計部門大力開展市場用電分析,積極做好規劃設計,使我省電網的布局結構在合理性、穩定性、科學性方面得到了實質性提高。省、市、縣各級電力建設公司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精心組織,認真施工,圓滿、及時、優質地完成了城農網改造的繁重任務,為優質供電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電力設備生產、教育院校、衛生后勤等企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積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已經成為供電優質服務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多經企業的經營業績不斷完善。電力多經企業創立的初衷是解決內部職工家屬子女就業、安置復退軍人、減輕主業人員負擔,多數企業主要從事電力工程安裝、備品配件加工和醫療衛生、生活后勤服務,因此大多存在先天基礎薄弱、后天發展不足的現象。但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經濟與社會的健康快速發展,電網在遭遇電力緊缺難題的同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受益于兩網改造和電力飛速發展的大環境,電力多經企業的經營業績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在為主業減人減負的同時,企業經營者的市場意識、競爭觀念逐步建立,管理漸趨科學規范,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實力和市場應變能力。

二、發展壯大多經企業,是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客觀要求和重要支撐

國家電網公司和省公司提出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是涵蓋供電主業和多經企業的總體戰略構想。電力多經企業要充分認識和肩負起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賦予我們的神圣責任和光榮使命,主動迎接挑戰,努力開拓市場,積極探索,創新發展,要以建設堅強電網和保證優質服務為己任,實現資產優良化和業績優秀化,在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要實現資產優良化,必須堅持繼承與發展并重的原則,走“盤活存量資產,培育增量資產”的路子。電力多經企業現有資產普遍存在分布散亂、質量不良、管理不靈、活力不足的狀況,盤活這部分資產面臨重重困難。但我們決不能輕視現有資產的潛在價值,不能因畏難而采取轉讓、私分、拋棄等簡單、粗放的處理方式,人為造成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的流失。要通過清產核資、產權界定等資產管理手段,劃清國有資產、集體資產和非公有資產的界限,明晰多經企業的資產隸屬關系,建立清晰的資產紐帶關系。在分析資產性質,衡量資產價值的前提下,堅持“三個有利于”的標準,積極進行企業的改組、改造、收購、兼并、重組和置換,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資產結構和資本結構,整合內部資源,最大限度地激活不良資產,發揮優質資產效益。要積極學習借鑒沿海、開放地區搞活國有企業的成功經驗,采取靈活多樣,穩妥推進的辦法,利用現有資產對外投資和再融資,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為基本形式,大力吸收、引進和參與非公有資本,組建產權清晰、運作靈活、制度嚴格、管理規范的現代企業,為實現存量資產的良性增值創造優良的體制環境。

培育增量資產是多經企業擴大規模、搶占市場的有效途徑。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多經系統實現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要適應經濟市場化不斷發展的宏觀趨勢,培育國有資產、集體資產和非公有資產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體,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逐漸使股份制成為多經企業發展的實現形式。在新建企業內部建立健全權力機構、決策機構、監督機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明確管理決策層與經營管理層之間的職責和關系,建立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要充分依靠和發揮行業優勢,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抓住電力緊缺的有利時機,通過資產轉換、資本融投、股權轉讓等運作手段,積極向煤、鐵、鋁、化工等行業滲透,擴大上下游產業涉足力度,延伸產業鏈條,培育深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朝陽產品,增強多經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

要改進多經企業管理模式,由指標管理向業績管理轉變。多經系統傳統的管理模式是逐級下達經營指標任務,企業被動、消極地完成任務,這種管理模式已經進入到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不僅嚴重削弱了企業活力,有些甚至違反公司法。在對多經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其企業性質將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實體轉變為完全意義上的現代公司。省公司和分公司作為其投資主體,管理模式需要相應地向業績考核管理過渡,要通過建立健全經理人業績考核評定體系和企業資產經營管理體系,逐步在多經企業中推行合同化管理模式,將企業經營者的責權利以合同的形式體現,省公司、分公司逐步在轉變管理方式的過程中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實現對多經企業及其經理人的監督約束,同時,多經企業在省公司、分公司的指導下擁有完全的經營自主權。通過制定和推行先進、科學、實用的業績考核評價體系,大力規范主業和多種產業之間的產權關系、業務關系、勞動關系,才能夠提高多經企業的靈活經營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實現多經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推動“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的創建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