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創新思考
時間:2022-09-27 02:46:00
導語:小學生作文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才的價值在于創造,“獨創性是最美麗的花朵”。然而,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卻常常會遇到小學生作文出現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人一篇的雷同現象,這是小學生缺乏創新能力的體現。那么,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下面談談自己膚淺的看法。
一、積極拓寬作文訓練的時空
目前小學作文教學教師給學生的思維時間和創新空間普遍有限,為了改變這個現狀,教師必須積極創造條件,拓寬作文訓練的時空,為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提供廣闊的智力背景。
1、引導學生把作文訓練時間從課內走向課外。
學生的習作是他們對日常生活感悟后的產物。這樣的習作往往有著鮮明的個性色彩,并體現著表現自我的創造性,它沒有時間的限制。學生的習作沖動絕不會只等到作文課時才產生。如果把學生的習作都框定在作文課上,學生也許因為缺乏興趣而走上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把作文的時間放在平時,讓學生有了感觸就及時地記錄下來,作文課上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觀察到的素材進行加工、潤色和提煉,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
2、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拓寬習作訓練的空間。
(1)結合語文課外活動,寓作文訓練于游戲或趣味活動之中來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
①有趣的剪貼寫話。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色彩鮮明、思想內容健康的圖畫(如郵票、畫報上的或自己畫的畫),剪貼成單幅或多幅的圖畫,讓學生按觀察→創造想象→說→寫的順序寫成幾句、一段或一篇話(因年級而異),評出創造性設計和創造性解說獎,給予獎勵。
②實驗、制作??上炔贾脤W生做一個科學小實驗或小制作,或回憶自然、科技活動課所做的實驗、小制作,把實驗、制作的過程、感受和新的發現寫下來。
③表演。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課文非常適合學生表演,學生的表演過程也是對教材語言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提供讓學生表演的機會,在表演中提高創新能力,引導學生把表演的感受和發現寫下來。
④猜猜我寫的是誰。在學過抓特點寫人物的外表以后,可以搞一次“猜猜我寫的是誰”為題的小練筆活動。讓學生快速構思,從正面任意寫班上一位同學的外表,鼓勵學生用上新穎的比喻及其它寫法。然后讓學生分別朗讀,大家來猜,被一下子猜對并有創造性的給予高分。此項活動注意教育學生不得描寫同學的缺陷或短處。
(2)充分挖掘課文中的習作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根據《窮人》一課的結尾,讓學生續寫《桑娜拉開帳子以后》;根據《凡卡》一課的結尾,讓學生續寫《凡卡夢見了爺爺》;根據《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故事寫《青蛙出井以后》等等。
(3)豐富班隊活動內容,為學生提供寫作機會。班隊活動內容越豐富,學生動筆的機會和創新的機會也就越多。如小隊之間的挑應戰,班級開展的參觀、游覽活動或舉行的智力競賽、文娛表演等,教師要抓住這些機會讓學生進行習作練習。
(4)結合課外閱讀、看電影和電視,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觀后感等。
(5)通過編故事、續寫、擴寫、科幻作文、學寫童話等富有創造性想象因素的作文訓練形式發展其創造性想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二、重視創新思維訓練
創新思維具有三個特征:就其思維的廣度而言,具有發散性;就其思維的靈活性而言,具有變通性;就其思維的個性而言,具有獨特性。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根據創新思維的三個特征來安排系統的作文訓練。
1、沖破定勢,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學生作文時的思維定勢是作文出現眾多雷同現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習作時要引導學生沖破思維定勢的束縛,把作文訓練與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如引導學生同一題目多角度選材、同一中心多種選材、同一材料多種立意、同一材料多種體裁等。
2、啟發相關聯想,訓練學生思維的變通性。
相關聯想是人們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由某一事物聯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它是創新思維的重要形式。通過相關聯想能不斷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訓練學生思維的變通性。例如指導學生描寫“雪”這一自然景觀時,啟發學生展開相關聯想:由紛紛揚揚的雪花聯想到粉妝玉砌的世界;由厚厚的積雪聯想到孩子們打雪仗的歡樂;由雪的潔白聯想到高風亮潔的人等。教師可教給學生在表達時引入聯想的方法,如“看著、看著,我好像……”“聽著、聽著,他仿佛……”或“看到這里,我不禁浮想聯翩”等。要鼓勵學生在作文時經常運用相關聯想。
3、充分展示個性,訓練思維的獨特性。
創新思維必定是個性思維。在作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個性化思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換角度”思考,運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讓學生獲得與眾不同的思維方法。例如寫《我的一家》,大多學生可能寫家庭的和睦幸福、尊老愛幼等,如果反向寫家庭父母之間、媽媽和奶奶之間的“摩擦”,希望自己的家庭和睦起來,這將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三、構建開發的、充滿活力的教學模式
1、營造氛圍,誘發創新的熱情??刹捎蒙钤佻F、表演展示、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并運用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誘發學生創新的熱情,讓所有學生進入“我要寫”的精神狀態。
2、放膽表達,拓展創新思維的空間。放膽表達,就是教師提供一種或幾種習作范圍,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命題、自己選材立意,不規定字數、時間,學生愛寫什么就寫什么,愛怎么寫就怎么寫,讓學生的習作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鼓勵學生放膽表達,不是說不要老師進行習作方法的指導,而是說學生剛進入習作狀態,教師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考慮較多的不是寫作的方法,而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至于教師的寫法指導應在學生完成習作初稿后,指導時要做到有的放矢。這樣,學生的習作才會有真情實感。
3、交流合作,激活創新思維的火花。交流合作就是讓學生之間的信息和情感通過交流時產生思維碰撞,從而激活他們創新思維的火花。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小組合作,成員的構成可以按學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組,也可以采用自愿組合的形式。這里的交流合作,是指在習作初稿完成的基礎上所進行的互評互改。
4、評優激勵,激發創新動機?!霸u優法”的實質就是激勵。教師要用童心來看待學生的習作,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應多肯定學生習作的優點,對習作的不足應詼諧委婉地指出。激勵應貫穿在習作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而在作文的批改和講評環節尤其需要激勵,通過高分、給予鼓勵性評語、提供“發表”機會等形式,讓學生樹立“我能寫”“我能寫好”的自信心,特別是要注意發現差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激發學生新的創新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