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構建思考
時間:2022-10-03 03:55:00
導語:和諧社會構建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輿論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對某一焦點事態所表現出的有一定影響力的意見或言論。網絡輿論的主體一般是網站論壇、論壇網站和新聞跟帖。網絡輿論存在正負兩面性:一方面,各種意見、建議和評論在網絡上都能得到集中反饋,管理者可以直接地了解當地的輿論焦點和社會傾向,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引導輿論。但另一方面,“把關人”在網絡媒體中作用的削弱和不同傳播人的任意發揮,加之一些網絡經營者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忽視社會責任,發出許多負面信息,混淆視聽,對社會的和諧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保證,而當今時代網絡輿論又是社會輿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網絡輿論環境建設得好,就會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開路先鋒,否則會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絆腳石。我們現在的網絡輿論環境從主流上看是好的,但同時在網絡上各種思想觀點、文化意識可以說是紛亂雜陳,先進的思想文化和落后的文化相互碰撞,而在落后的思想文化中既有陳舊的封建糟粕,也有資本主義的腐朽東西,這一切使許多人理想信念失衡,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從網絡用戶的主體來看,青少年是網民的主要構成部分。所以,在網絡傳播中堅持正確的導向,加強輿論引導尤為重要。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互聯網要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引導,目的就是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有了這樣好的環境,才能人心思上,團結進取,才能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目前,網絡輿論引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大做活重點網站及其論壇,例如傳統媒體上網的人民網、新華網、CCTV網站等,商業性網站中的新浪、雅虎、網易等。這些重點網站在影響力上是普通小網所不能比擬的。在有影響的重點網站上建立網絡輿論主陣地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引導輿論。
其次,要注意培養網絡“意見領袖”。“意見領袖”是指在傳播活動中表現活躍的一小部分人,他們對某方面的事態發展比較關心,比較了解,因此他們能向身邊公眾提供有關信息,并對此做出相應的解釋。在虛擬空間里,雖然群體的壓力并不明顯,但人與人之間的意見總是在互相交流中形成相對集中的情緒方向和意志方向。要培養網站及其論壇的“意見領袖”,利用這些“意見領袖”來引導輿論。他們的發言往往影響甚至左右其他網民的看法,并由此引導、控制整個論壇的輿論走向。
第三,加強網絡倫理教育。從網民的構成特點上看,有相當一部分是青少年,他們的可塑性強,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應該開展網絡倫理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同時要制定、完善和推廣網絡倫理規范,使規范網絡行為有章可循。
第四,注意整合媒體資源,形成網絡主流輿論。輿論是社會的皮膚,這意味著,輿論的過于分散,并不利于社會的整合,輿論的極度混亂甚至可能會帶來社會的混亂。所以網絡時代需要形成一定的主流輿論。網絡媒體的主流輿論主要通過設置框架主題和引導角色來實現。框架主題的設置規范了網絡討論,使其效率化、層次化、體系化。引導角色的設置可以避免討論偏離設定主題。一般每逢重大節日或重要事件,網絡的大眾媒體都會策劃一些討論專題引導社會公眾輿論。例如,今年“兩會”期間,正值總書記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為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扎實推進和諧文化建設,打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3月14日下午在人民網強國論壇演播室舉行了主題為“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座談會。座談會上嘉賓就一年來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情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把“八榮八恥”的要求轉化為全社會實際行動,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問題與網民展開交流討論。座談會由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軍網、央視國際、中青網和新浪網、搜狐網共同承辦。這次座談會受到網民朋友們的熱烈關注,通告以后,網民通過留言、跟帖、發郵件等方式對座談會提出了許多建議。網絡直播時強國論壇在線人數超過了十萬,他們對各位嘉賓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嘉賓就網民的問題進行了引導性發言,用真實、有益、建設性的輿論主導網絡傳播空間,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