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組織工作交流
時間:2022-11-27 04:17:00
導語:和諧社會組織工作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創新黨的組織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提供組織保證,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組織部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組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對新時期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對組織工作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要求。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管干部、管黨員、管人才的重要職能部門,服從和服務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是組織部門的職責所在。組織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關鍵是要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強的領導集體,提高他們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把組織部門建設成為“黨員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不斷增強組織部門的親和力、影響力和號召力。
對組織工作的目標任務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從構建和諧社會這樣一個更高的層面來審視和把握組織工作,進一步拓展和充實工作內容,通過自身的有效工作,不斷加強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領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集聚各方智慧,整合各方資源,統籌各方力量,協調各方關系。不斷推動黨員和基層黨組織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能力。
對組織工作的機制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同志曾經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和改善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各項工作的領導,建立有效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組織工作要貫徹這一要求,必須通過建立體現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科學的政績評價體系;通過確立“以民為本”、公平公正、充滿活力、規范有序的干部人事制度,開放式選人、讓人民群眾參與選人、憑能力和業績選人,樹立良好的導向和風氣,使正義得以體現,正氣得以弘揚,使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比較充分地調動和激發起來,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
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組織工作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組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組織部門既要服從和服務于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又要把組織工作融入于構建和諧社會中,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推動組織工作的創新和發展。
著眼于造就堅強的執政骨干,通過增強領導班子的活力來構建和諧社會。構建和諧社會,最根本的還是在黨、在各級領導班子。通過班子的團結協調帶動一個單位、地方和諧,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因此,要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增強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責任感;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注重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促進各級領導班子的團結和諧;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促進領導班子轉變作風,促進黨群干群關系的和諧。
著眼于夯實牢固的執政基礎,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來構建和諧社會。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推動者和實施者。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重視提高五種能力、發揮五個作用。即提高服務和協調能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組織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提高推進基層民主的能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民主建設中的基礎作用;提高為群眾辦事的能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黨密切聯系群眾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提高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主力軍作用;提高對黨員的教育管理能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著眼于培養強大的執政力量,通過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來構建和諧社會。黨員是黨的細胞,分布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力軍。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積極探索建立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新機制,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載體建設,拓展黨員教育管理渠道,積極推行“企業黨員一崗雙職”、“機關黨員進入社區”和“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工作,引導廣大黨員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心系群眾、服務群眾,以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為己任,在帶領人民群眾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體現黨員的先進性。
- 上一篇:基層基礎工作交流
- 下一篇:黨建示范工作創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