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經驗交流

時間:2022-06-05 08:39:00

導語: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經驗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經驗交流

科學發展觀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深刻體現了唯物辯證法在發展問題上的科學運用,深刻揭示了實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基本途徑,深刻反映了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運用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善于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處理好各方面的重大關系。

1.統籌兼顧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統籌兼顧是我們黨在長期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形成的重要歷史經驗,是我們處理各方面矛盾和問題必須堅持的重大戰略方針,也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同志說過:“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我們作計劃、辦事、想問題,都要從我國有六億人口這一點出發,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鄧小平同志指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我們必須按照統籌兼顧的原則來調節各種利益的相互關系。”同志強調:“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各種關系,特別是若干帶有全局性的重大關系。”“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并有利于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都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我們黨關于統籌兼顧的豐富思想,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在規律,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導意義。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適應新形勢新任務,進一步發展了統籌兼顧的戰略思想。強調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使各個方面的發展相適應相協調。黨的*把統籌兼顧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進一步提出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形成了科學發展觀關于統籌兼顧的豐富內容。

統籌兼顧是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關系的方針原則,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的根本方法。同志指出: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要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必須更加自覺地運用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的利益”。只有堅持統籌兼顧,我們才能真正處理好我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的改革發展穩定問題,真正處理好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方面的具體利益問題,從而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更好地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2.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關系

從黨和國家全局出發,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關系,是堅持統籌兼顧的必然要求。要堅持統籌全局、兼顧各方,把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各環節統籌好、協調好,把社會各階層各群體的利益關系統籌好、協調好,在大力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促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共同發展。

必須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各構成要素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要統籌城鄉發展,按照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正確處理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城鎮居民和農民的關系,加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力度,使穩妥推進城鎮化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雙輪驅動,逐步解決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努力實現城鄉共同繁榮。統籌區域發展,繼續推進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和產業合理布局,加強國土規劃,推動形成主體功能區,完善區域政策,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國家對欠發達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大力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形成東中西部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統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發揮政府在促進就業、調節分配、完善社會保障、實現社會公平等方面的作用,加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保障、社會管理等社會事業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有機統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統籌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把握好國內產業發展和國際產業分工,統籌處理好不斷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參與制定國際經濟貿易規則,善于運用我國綜合優勢,為我國現代化拓展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提供持久可靠的資源保障。

必須認真考慮和對待各方面的發展需要,正確反映和兼顧各階層各群體的利益要求,充分調動全社會全民族的發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形成廣泛共識、集聚強大力量。要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善于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既堅持全國一盤棋,保證中央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又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正確處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現階段群眾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體的特殊利益的關系,善于兼顧和統籌不同方面的利益要求。要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在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逐步增加國防投入,不斷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始終不渝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為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作出新的貢獻。

3.掌握統籌兼顧的科學思想方法

統籌兼顧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深刻反映了科學發展觀所集中體現的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方法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具體運用,是我們深刻領會和正確運用科學發展觀必須把握的精髓和關鍵。要牢牢掌握統籌兼顧的科學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辯證思維能力,不斷增強統籌兼顧的本領,更好地推進科學發展。

一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為一個整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按照四位一體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把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與加強黨的建設有機統一起來,使之相互促進、相互支撐,實現良性互動。堅持以寬廣的胸懷把握全局,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以辯證的思維分析全局,順勢而為、因勢利導;以系統的方法謀劃全局,瞻前顧后、統籌安排。

二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聯系起來,既考慮現在發展需要,又考慮未來發展需要;既遵循經濟規律,又遵循自然規律;既講究經濟社會效益,又講究資源和生態環境效益。堅持實現階段性目標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統一,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要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機統一。堅決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努力實現經濟與社會、物質與精神、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保證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永續發展。

三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把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看做辯證統一的整體,正確處理中心與全面、重點與非重點的關系,注重加強薄弱環節,善于抓住和解決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長遠的重大問題,把工作的著力點真正放到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要問題上,放到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緊迫問題上,放到解決黨的建設中的突出問題上。努力提高觀察形勢、分析問題的能力,善于在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斷變化的形勢中把握方向。

四要兼顧各方,綜合平衡。把經濟社會發展看做動態過程,深刻認識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中平衡與不平衡的辯證關系,既善于調動各方面發展的積極性,鼓勵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又努力實現均衡發展,注重發展的協調性和穩定性。堅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不強求一律,不搞齊步走、一刀切,防止顧此失彼。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重要利益關系,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結合點,使各個方面的利益和發展要求得到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