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范例6則

時間:2022-07-20 10:25:00

導語:中考作文范例6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考作文范例6則

第一篇讓我們擁有寧靜樸素的心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對于自己從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誠樸實得令人動容。在他的夢里,雜交水稻獲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如高粱般高,顆粒如花生米般大……這是多么簡單明快而又樸素的愿望啊,美好卻有點兒遙遠。而就是這樸素的愿望,這寧靜致遠的心境,使他勤懇工作,最終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

海子曾說:“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袁隆平的愿望,是純粹得讓人起敬的。作為一名科學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負的任務,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這位可敬的科學家身上無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寧靜致遠的,他擁有樸素、勤懇以及腳踏實地的精神,名利對于他是極淡的事情,就是因為這樣,這個獲得國家最高科學獎的科學家會慷慨地把獎金捐贈出來,用于慈善事業。

反觀我們的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如他般心無雜念?有誰能夠像他一樣堅守自己淡泊寧靜的精神家園?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成功成了唯一的標準,急功近利是人們渴求成功而衍生出來的心態。大學里的導師們為了名利不恪守職責,抄襲論文;當郭敬明大言不慚地對大眾宣布:“我寫作就是為了賺錢!”當“最”時代的圖書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不禁困惑:這個時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們開始把官職、金錢、稱號等外在形式化的東西作為人的價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卻在逐漸淡出視角。

不僅社會被浮躁所籠罩,就連科研工作也面臨著這種威脅,君不見有多少搞科研的人是為了申請專利,達到名利雙收的效果?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時代缺少真正的大師。當我們國人在感嘆每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沒有中國人時,我想,應該有更多的人大膽站出來響亮地說:“那是因為我們急功近利,缺少寧靜致遠的心境,浮躁是我們國家的攔路虎!”

我們應該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的人,不僅是科研工作者,還要有社會各領域的公民們。須知,欲速則不達,別讓名利的欲望淹沒了你的道德底線,每一個個體應有腳踏實地的精神,再加上一點仰望星空的夢想,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正如中世紀的石匠們,他們精心雕刻著教堂頂部無人可見的雕像——如果有誰問他們誰能看得見,他們會微笑著說:“上帝看得見,我也是。”

只有我們每個個體擁有寧靜致遠的心境,樸素誠懇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的社會才能不那么浮躁,最樸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遙遠”的夢想,我們的國家定會成就更遠的偉大與卓然。

第二篇夢想為帆工作為槳

是夢想的指引,讓我們不辭辛勞的工作。是因為期待夢想成為現實,我們才會無所畏懼地執著于自己的工作。讓我們以夢想為帆,工作為槳去迎接美好人生。

袁隆平夢見自己培育的水稻能養活更多的人,能大到可以在樹下乘涼,是因為有這一份對夢想實現的期盼,才能執著于自己的科學事業。

無獨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師雷阿諾以“美會留下”為立志名言,決心通過自己一切努力去創造奇跡。他堅守自己的諾言,致力于自己的信念,甚至在疾病纏身之際,仍百折不撓地在畫架前作畫,最終倒在畫架旁。因為有夢想的牽引,一切的付出和辛勞都是值得的,一番執著的工作受得到世人的肯定。

不僅雷阿諾這樣,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也有同樣的人生經歷,巴爾扎克決心用自己犀利的筆法來無情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來給受傷的人們的心靈開一劑良藥,他曾經說過“拿破侖用劍沒有完成的,我要用筆把它寫完。”正因為這樣,他才能在一貧如洗的小木屋內,數十年如一日的筆耕不輟,才能著成人間巨著《人間喜劇》,才能踐行自己的承諾,才能實現夢想,問鼎輝煌。

以夢想為帆,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以工作為槳,才能使夢想實現成為一種可能。

是因為希望再續經典傳奇,卡梅隆才能全新力作,震撼推出《阿凡達》;是因為希望圓夢奧運,冰壇伉儷申雪和趙宏博才能不離不棄共同奮斗了十三個春秋;是因為希望能在NBA上創造一番佳績,喬丹才能在投失幾千個球后,仍舊毫不氣餒地執著于籃球夢。

他們,都有夢想,他們都以夢想為導航,用自身百折不撓和無所畏懼和付出,去實現自己曾經的夢。

有了夢想,我們就要用心去呵護,用自己十倍百倍地辛勞去澆灌它的成長,讓夢想最終成為現實,不必在乎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什么樣的坎坷。也不必在意將來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會面臨什么樣無法克服的挑戰,只要把握現在,用工作去成就夢想!

讓我們以夢想為帆,以工作為槳去踐行自己的承諾,迎接美好未來!

第三篇風中的余香

那輝煌的盛唐早已過去,但詩歌仍千百年來在人們心間流淌;古希臘的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卻依舊蔓延,在更深廣的土地上,燃燒了幾千年。

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是的,沒有什么可以永存,最宏偉的大廈最終也不過化作歷史風塵中的一把碎土,但我們創造過的思想與美,卻在它們的載體與軀殼湮滅后,化作歷史風沙中的一抹余香,纏繞亙古,永不逝去。

當年左光斗被魏忠賢殺害后,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隨(后)魏忠賢一飲而下。連喉骨也徹底地碎了,魏忠賢才徹底放心了,如此,你還如何再上書、進言?他卻不知,自己飲下的,是一生的恐懼。那東林黨人的傲骨不滅,他們的靈魂成為奸惡之人永遠的噩夢,也幻化成為歷史一曲永恒悲壯的絕響。

是的,一切都不會過去。形式的過去預言著內涵的永存。

而今,在這個身邊風景迅速變化的時代里,你是否曾聞到,那風中的余香?古龍曾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傳承與遺留。有那么多人感慨的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喪失,于是他們迫切地想重建,想發揚光大。如此并沒有錯,只是有許多的文化,它隨著歷史的云煙,早已很難在當今世界坐上一把輝煌的交椅。它們的位置,應當成為風中的淡淡香氣,人們精神家園的盆景,在無聲中滋養與溫潤我們的感情。那些遺忘是必然的啊,傳統的審美,或是略帶迷信色彩的習俗,它們其實從未在(我們)身邊消散,只是硬性地想換回轟轟烈烈的紀念形式,我們才反會感(覺)[到],它們逝去的姿態。

并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為那風中的余香。逝與留的辯證正是自然與歷史最智慧的斟酌。當表面隨著風沙漸漸融化,那內核也正緩緩顯露它的精華。時光逝留的沙漏,更能讓我們看清一樣事物它真正的價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經的飛天完整而清晰,但對畫上它的人,它只是壁畫;如今的它雖干涸百孔,卻更能承擔歷史的厚重,真正的杰作,必是經過歷史風霜的淘洗,然后逝去了一些,卻更余留了真和美。

我們這個時代,是否想讓后世回望的時候能找尋到如此一些不滅的精魂?那就讓文學的泡沫,讓市場的包裝淡去些吧,它們,只會在風中逸散。

一直難忘的一次畫展,是新興的畫家自辦的,朋友看到一幅畫問我,那究竟是傳統畫風還是后現代的?我看著那幅畫,很溫暖。

那一刻,我仿佛聞到了風中的余香。

第四篇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孩

紀德有言:“我為美好的事物消耗著自己的感情,它們的光輝來自于我不斷地燃燒,但這是一種美妙的消耗。”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們創造的事業,這消耗便是我們的熱愛。

若不是有了那些關于水稻的夢,若不是有了那種投入其中的熱愛,袁隆平何以從田間完成偉大的創造?何以用枯瘦的雙肩擔起全球的飽食之憂?他因胸懷天下蒼生而熱愛他的事業,他因熱愛而誕生創造的嬰孩。

圣埃克蘇佩里曾言:“創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換無限的事物。”一個熱愛創造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執著追求于某種恒久的價值。這價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飽,在愛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學的美感”,在喬治奧威爾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謊言。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曾有講述這樣的寓言:“一個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權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時空流轉百年,最終那權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梭羅在這里暗示我們:一旦我們認定了某種創造有值得我們付出一切的價值,我們就應完全投入其中,熱愛并堅定地追求。回望歷史長河,又有哪一個偉大成就不是源于創作者的愛?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洶涌而來,凡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頓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個不是飽含著創作者澎湃的激情,穿越千古破空而來?

我已無法歷數古今中外多少因熱愛而造就的偉大創造,可這種繁盛,恰與當下創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觸目驚心的反差。我們有袁隆平,有王選,有錢學森,可這些科學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陳,為何?我想正是因為當下已絕少對科學本身有著癡愛的年輕人,我們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為了名利,為了一紙證書而在實驗室里苦干的學生,他們一旦獲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樣,在文學領域,如今又有幾人能如桑塔格一般從容說到:“我寫作不是因為那里有讀者,而是因為那里存在著文學”?一個一個作秀者,只看見紅地毯和金錢,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況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學世界里,我們只見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學”,吾不見哪怕只是一個有著創造之光的作品。科學,文學,乃至其他種種事業,我們早已丟失了一往無前的熱忱。于是創造的嬰孩夭折于腹中,豈不痛哉!

幸而我們還有幸存者明了這個道理,“成敗得失,悲歡沉浮,在死亡面前終將逝去,我們看見的是那些恒久不變的東西。”喬布斯,主宰IT行業的先驅者曾如是說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類的普適價值,抑或是科學藝術的真、善、美,才是創造的起源與歸宿。當我們受困于一時得失,不思是否前進時,但想一想那些因熱忱而永葆鮮活的靈魂,默念這句話“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孩”。

惟有此,我們才能以自己的創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第五篇這世界需要你

一首歌,一個回憶。我一不小心走進了你的回憶,喜歡戴上耳機靜靜聽那首Vae,從此我的世界里再也不能沒有你。——題記。

這世界需要你,因為你是一個音樂的天使。你展開音樂的翅膀,縈繞在我們的耳旁,撫平我們的憂傷,美好的曾經,自廢的約定,夾雜著你的歌聲,如櫻花飛舞,如落英繽紛。輕輕聆聽,細細品味:清明雨上,折菊寄思;斷橋殘雪,白堤柳簾;粉色信箋,盛滿思念;如果當時,紅雨瓢潑;半城煙沙,金戈鐵馬;有何不可,解凍冰河;灰色頭像,墜落升空。你的音樂充滿回憶,眉目當年,流轉心間,最真實的喜怒哀樂全都埋藏在昨天。你的音樂溢滿傷感,人生若之如初見,又何須感傷離別,飛蛾撲火,單人旅途,仿佛都是無奈的選擇。你用音樂眷寫青春,你用音樂道出了學生時代最明媚的傷,我們的世界從此有了你。

這世界需要你,因為你是一位心靈醫生。你本該拿起手術刀救死扶傷,卻用音樂為我們療傷。你告訴我們,我做我的改變,又何必糾結;你告訴我們,不是穿上情侶裝,就可以裝情侶;你告訴我們,如果愛,就請深深愛;你告訴我們,我想牽著你的手,逃離這個星球;你告訴我們,一縷青絲,一生珍藏;你告訴我們,一起踏過了幾座春秋,領悟了愛不是追逐占有;你告訴我們,玫瑰花的葬禮,埋葬著深深愛著的你;你告訴我們,花開后花又落,輪回也沒結果;你告訴我們,緩緩流淌的愛,芳菲不盡;你告訴我們,你的城府有多深,我愛的有多蠢;你告訴我們,惟愛你,你的聲音是幸福的動力;你告訴我們……你已經占據了我們半個靈魂,睡覺總會不自覺的聽著你的聲音,我們的世界需要你。

這世界需要你,因為沒有你的世界會降溫。你像夜空中的那輪清澈的廬州月,深深的烙在我們心上,給迷路的我們指明了方向;喜歡你那迷人的煙花笑,都說煙花易冷,而你卻獨自燦爛,溫暖我們的明天;喜歡聽你的雪花謠,像是時光倒流,睡在了媽媽的懷抱,安靜的獨享這久違的幸福感。你是個“壞孩子”,獨自承受這變化,因為你懂得“真情or假意,自知冷暖”。我們世界不能沒有你,沒有你的世界仿佛是世界末日。

這世界需要你,因為你是一道看不見的風景。你“潛伏”網絡,保持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用你的低調譜寫了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你一直在那不遙遠的地方,為我們鼓掌,卻不被所謂的“正統”接受。你“破冰而出”,簽約海碟,空降全國,簽售專輯,走上熒屏,鍛煉自己,我們終于看到了你這道靚麗的風景。我尋你千百度,你在那燈火闌珊處。你是我們心中最美的風景,我們的世界不能沒有你。

你的音樂才華令人嘆服,你的低調讓人佩服,這個高調的世界,需要你的降溫。

你說,我們的戀愛是對生命的嚴重浪費。你說,該在的會在,該走的會走。我希望你是我們的珍貴,永遠都不要離開我們的世界。

第六篇情有獨鐘系許嵩

愛慕或仰慕一個人,往往是一瞬間。

情有獨鐘一個瞬間,便是一個世紀。

一瞬間便成永恒,如皓月當空,柔和的光暈就能攝入你的心魄。許嵩,歌手,發跡于網絡。從當初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的大紅大紫。一路走來,平和的他給人扎實的感覺。當然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與安琪的感情經歷。我不禁想起明末的李香君,她隨身帶的桃花扇。兵部尚書阮大鋮記仇要拆散她和侯方域,讓一個朝廷大官來強娶,她就從青樓跳下,血滴上了紙扇。紙扇為文人修飾,即成了桃花扇,至此扇不離身,到死心念侯郎。《毛詩》云:“女之耽兮,不可脫也。”真是幸得侯郎本多情,比之許嵩也亦然。

許嵩,一個男子,一片柔情寫下這樣的詩句,“江南三月煙花笑,癡玩年少之美妙。”煙花三月,瘦西湖畔,念得紅藥朵朵,剪下青絲幾縷。李香君將其寄予侯方域,生命最后的時刻,她剪下腰間的青絲,作為信物,望情郎一生珍藏。如果說這凄婉了一點,那么同是桃花主題的崔護便幸運得多了。《題都城南莊》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那么桃花依舊笑春風后面呢?其實當時女子出門去了,回來之后見門上題詩,隨之病倒。崔護估計害了相思病,于是“復往尋之”,見女子臥于病榻,即將斷氣,幸好及時趕到。后來其父大喜,遂以女許之。傳為佳話。你看,這一見鐘情,便情有獨鐘。這種念念不忘情是不是和許嵩很合拍呢?

當然,還有一個如水一般的才子不可不提,他就是北國的納蘭容若,被譽為和許嵩相似度最高的才子。容若的詞恕我淺陋,不敢妄言。但他的感情故事比之于許嵩和安琪,如出一轍。此事鑒于許嵩自己的原因已不可考,只知道許嵩仍然深愛著這位姑娘。容若從小喜歡他的表妹,可表妹招納入宮,于是他扮作僧人,冒著殺頭的危險,與表妹幽會……隨著容若娶妻,生活本該美滿,奈何僅三年妻亡。之后又遇得江南才女沈宛,但自古多情傷離別,這南北幾經輾轉,聚少離多,人生幾何?容若生命到了盡頭。

古來才子幾多情,付之江水向東流。北國風光好,納蘭歸去了,情緣未了。朱華曹子建,感甄天下知,甄妃不知。嵩,紅雨瓢潑泛起了回憶,回憶怎么潛?你美目如當年流轉我心間。感時花也濺淚,蒼穹也會蒼老,你的情,對愛情的堅貞,一瞬間我們情有獨鐘。你的曲,縈繞在我們心間,我們將情有獨鐘一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