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虛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10-24 09:37:00
導語:務虛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豐富的“港、景、漁”海洋海島資源和區位優勢,在全省及長三角具有無可比擬和不可替代性,構成了**現階段最大的競爭力。對于這些優勢的認識,我們在不斷加深,形成了“**因海而立,必將依海而興”的共識,對于這些優勢的利用和發揮也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實踐充分證明了**現在的發展思路、方向、舉措是正確性的。今后五年,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是要讓發展的脈絡更清晰,重點更突出,實現的路徑更科學。我市“**”規劃提出了“以港興市”戰略,高度概括了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實施“以港興市”,就是要充分發揮**的獨特優勢,以海洋經濟為主攻方向,堅持“港、島、橋”聯動,進一步突出港口及臨港產業的地位和作用,以港口、臨港制造業大發展為龍頭,加快打造“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現代漁業”四大基地,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市。
(一)關于寧波-**港口一體化。最近、呂省長到**視察調研工作時,都用很大的篇幅談到關于寧波-**港一體化問題的想法和思路,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指導意見。寧波-**港是浙江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在全國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港口一體化,我們的態度是:首先要堅決服從,積極合作。從政治上看,寧波-**港一體化是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決策,是全省海洋經濟的發展重點,重要抓手。我們必須堅決按照“四個統一”要求(統一規劃、統一品牌、統一開發、統一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從港口競爭上看,我們只有打好合作牌,主動加強與寧波的合作,大力推進港口一體化,才能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實力。要通過南聯寧波,促進北接上海,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從港口運作上看,寧波-**港處于同一港域,實際上就是一個港口,只不過因為行政區劃的原因而人為分離,作為一個港口的有機整體,雙方積極協作,有效整合,肯定是利大于弊,是“雙贏”、“三贏”(省甬舟),絕對有利于**發展,沒有理由不去做。其次要堅持良性競爭。現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從全國講,各省都在激烈競爭,從全市講,各縣區也在激烈競爭,這不是羞于啟齒的事,也講到良性競爭有利于提高效率,是好事。我們要在積極配合、良性競爭的前提下,主動協商、靈活應對、據理力爭,爭重大項目落戶、爭利益最大化,在競爭中實現**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創出**的產業特色,贏得**應有的地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們既要敢于說,也要善于做。寧波-**港一體化,我們要做的工作很多,在積極推進金塘大浦口集裝箱碼頭、航道疏浚等項目的同時,要積極爭取六橫連島大橋等項目早日開工;在積極爭取更多的港口項目落戶**的同時,要爭取區港聯動(保稅)等寧波港的優惠政策延伸到**;更要從長遠發展的層面去考慮,加快建設合理高效的集疏運體系的硬件建設,引進或借助寧波方的力量加快**的港口物流服務體系建設。
(二)關于積極迎接大橋時代的到來。杭州灣大橋將在2007年底建成,**大陸連島工程將在2008年底建成。這兩座大橋的建成通車,將是**經濟和生產力的第二次解放,對**的發展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屆時,長三角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將涌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思維模式、生活模式都將發生深刻的變化;這是**面臨的巨大機遇與挑戰,是**騰飛的重大契機,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事件,我們必須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問題,及早謀劃,加快發展大橋經濟。
迎接大橋時代,現在我們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考慮清楚,很多工作需要提前準備、提前實施,時間非常緊迫。比如:從港口經濟發展看,大橋的建成對港口經濟發展將帶來許多變化,這些變化應對得好,將為我們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應對得不好也許會帶來消極的影響。這里一個核心問題是**港在大橋時代能否成為區域性航運中心,而不是上海、寧波的作業港區;是單純港口吞吐量的提高,還是數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港口經濟按物質形態上分,可分實物經濟和虛擬經濟兩大塊。實物經濟又分兩部分,包括在港口作業區的引航、拖輪、貨物的吞吐與裝卸等部分,這部分,由于碼頭的原因,別人是無法爭奪的,效益也相當可觀,是當前我市港口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圍繞港口作業區貨物的海上、陸上集疏運及衍生的配套服務業,圍繞吞吐貨物的制造、分銷、產業鏈延伸等增值業務,這部分我們有較大的話語權和主動權,但必須積極爭取。而虛擬經濟這一塊,主要包括金融、保險、貨代、船代、貿易、通關服務等眾多第三產業,規模龐大,蘊藏巨大利益和商機,是上海、寧波等大港口的優勢和爭奪焦點。隨著大橋建成后便捷交通的形成,這些產業是被上海、寧波吸引過去,還是被我們牢牢抓在手中發展壯大,是決定未來**能否真正崛起的關鍵所在,我們應當及早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及時制訂相應的對策措施。從旅游經濟發展看,大橋的建成通車帶來的巨大人流、車流,如何有序分流?交通、酒店、停車場在本島(包括金塘、朱家尖)范圍內的合理規劃、布局、建設,更進一步的如何向周邊島嶼輻射、延伸;沿大橋一線的景觀、城市形象設計;如何應對當前游客旅游方式的悄然變化(如自駕游的興起,對旅游項目要求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樣化);大橋便捷交通可能引發的能否留得住游客,增加逗留消費時間,都是個很大的學問。從其它第二、三產業發展看,隨著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暢通和成本下降,在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下,我市的產業結構肯定會出現相應的調整,會此消彼長,如居民消費能力是否會更多的外流,是否會引發商貿業的振蕩;能否利用**良好的生態、生活居住、社會治安環境,引進或“柔性引進”我們急需的各方面人才,在政府的支持下吸引國內外大公司、精英人才設立各類研發機構,發展軟件業、醫藥制造、精密儀器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也有許多文章可做。
目前,我們應著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重新規劃,整體推出。要聘請國內外高層次的大橋經濟規劃專家,與市、縣(區)兩級專家共同探討,“土洋結合”,對**重新進行一次新穎、獨特、有創意的整體策劃。要突出“佛、海、漁、港、島、橋、生態”等特色,突出到**是“方便之旅”和“投資興業寶地”概念,從點、線、面三個層次(點指新城、定海、沈家門三組團,線指大橋、島上主要通道及鄰近相關區域,面指整個**群島、全市的范圍),對城市的產業布局、形象設計,勾勒出一條清晰的主線,確定一個全面詳細、有約束力的總體規劃,整體向外推出。規劃要一定十年、二十年,嚴格執行,避免無序發展。二是建好“兩帶”,改造**。所謂建好“兩帶”,一是建好促進三次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經濟帶,二是建好體現城市形象的景觀帶。按照銜接大橋經濟的要求,從現在起,就要積極推動一、二、三次產業的跨區域的調整轉移,該轉出去的堅決轉出去,應當轉進來要加快轉進來,總體思路是二、三產向大橋沿線靠,一產向外部讓,但所有調整都必須遵循規劃的要求。要適應大橋時代對**城市形象提出的新要求,超前規劃定位城市的格調、品位及建設風格、色彩、立面,加快新城、定海、普陀三組團中心城市建設,尤其是要沿大橋、主通道及周邊景觀帶,加大投入、加快建設改造,著力打造一條“景觀大道”、“**形象之路”,讓人一踏上**的土地就能領略到“海上蓬萊、世外桃源”的魅力,留下良好、深刻的城市印象。三是抓緊啟動,主動對接。要從思想認識、政策制定、產業轉型等各個方面,抓緊做好主動對接大陸、接受輻射的各項工作準備,一些重要工作應當馬上啟動。如“港、島、橋”如何聯動問題;大橋建成后,岸線及腹地大幅升值,如何控制、整合、利用問題;如何加大對上海等重點區域的宣傳力度,做好推介事項的策劃、包裝,吸引周邊地區的“人、財、物、產業”向**集聚問題;如何既重視現有傳統優勢產業的改造提升,又重視搶抓機遇,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技術和新興產業,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提高發展質量的問題,等等。
(三)關于進一步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總的思路是按照、呂省長最近在**指示精神,堅持“空間合理布局、資源集約高效利用、著眼可持續發展”,圍繞做大做強“3×3”產業,實現產業“整合、集聚、創新、提升”。一是要發揮規劃龍頭作用。規劃是龍頭,也是空間。要十分重視產業布局和規劃,并與寧波**港口一體化相銜接、相配套,做好各個規劃之間的銜接和詳規的細化深化工作。要強化規劃的執行和管理,充分發揮規劃龍頭作用。當然規劃也是動態的,既要堅持規劃的嚴肅性,也要實事求是,該修訂也要修訂。二是要推進產業集聚。現在,**土地、水、電、資金等要素供給十分有限,因此要加快推進產業向重點區塊集聚,這樣既利于要素資源整合和集約利用,又有利于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產生集聚效應。同時,也能夠提高基礎設施共享性,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本島北部工業園區是我市集約化開發、規模化布局的重大舉措,是我市今后幾年臨港工業的重要增長點。必須傾全市之力,盡快完成空間開局,引導企業、項目和各類生產要素向各個重點產業區集聚,形成產業規模和集聚效應。三是要加強分類指導。要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和有發展前途的中小企業。特別是要抓住占全市工業三分之二的480家重點企業以及75家產值超億企業,抓住了這些企業等于抓住了**的整個工業經濟命脈。要扶優扶強,制定具體細化的分類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做大做強。要培養一支既有發展眼光,又會經營、懂管理的企業家隊伍。
- 上一篇:政府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強化漁業管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