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29 06:26:00

導語:村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位于淶水縣城東南,距112國道2.5公里,全村392人,黨員22名,耕地面積400畝,該村由于村辦公室和黨員活動室不達標,經濟長期發展緩慢,被定為05年后進黨支部。自05年4月我們市、縣、鎮三級下派干部和縣包村工作隊入村后,經過主動與黨員、干部、群眾溝通,謀劃本村發展思路,積極協調資金建“兩室”,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作為下派到北鄭各莊村的一名干部,針對該村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實際,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總結如下:

一、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中的經驗做法

1、端正思想、體查民意,制定后進黨支部轉化方案及本村發展規劃

我們下派干部和包村工作隊成員入村后,嚴格遵守下派干部和包村工作隊守則,吃住在村,與村“兩委”干部一同開展工作。

一是端正干部思想。我們下派干部和包村工作隊成員入村后,發現村干部談起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情緒高漲,但談起建設畏難情緒、依賴思想嚴重,總是以沒錢、怕產生債務為借口,等待幫扶單位的支持,后進轉化工作遲遲沒有動作。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多次召開會議,給村干部做思想工作,正面鼓勁加壓,增強他們對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的認識。同時,與黨支部書記等村干部進行個別談話,側面消除他們思想上的顧慮,增強他們實現后進轉化,發展本村經濟的責任意識。

二是走訪黨員、干部、群眾。我們利用兩周時間共走訪群眾60人,困難戶5戶,種植戶8戶,黨員18名,干部3人,收到建設性意見和建議70余條,這為我們了解村情民情,弄清制約經濟發展的障礙,理順該村發展思路,制定后進黨支部轉化方案及本村發展規劃奠定了基礎。

三是多次組織召開村“兩委”聯席會,研究制定了北鄭各莊村后進黨支部轉化方案及本村發展規劃,并分別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會向黨員、群眾做了傳達。

2、爭取資金、幫扶共建,狠抓村班子和陣地建設

一是選齊配強村班子。按照農村黨支部“五個好”的標準,我們狠抓了村黨支部建設,在村黨支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向上級黨委提出充實支部成員的請示,經義安鎮黨委研究決定,由下派干部市檢察院劉華忠同志和縣檢察院劉建革同志,分別擔任北鄭各莊村黨支部副書記和支委,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增強。

二是加強陣地建設。北鄭各莊村黨支部自成立以來,就沒有辦公室,一直是“炕頭”支部,修建村“兩室”,加強陣地建設,就成為擺在我們下派干部和包村工作隊面前的頭等大事,我們絲毫不敢懈怠。于是我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一方面主動與包村縣領導、科局領導匯報工作,在領導們到村考察工作的同時,與他們一同商討轉化方案和建設規劃。另一方面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多方面籌措建設資金。在田縣長和有關科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自4月份該村動工修建辦公室,我們得到市檢察院7萬元、縣畜牧局1萬元、水利局1萬元、糧食局1000元、環保局5000元水泥、農業局5000元桌椅、林業局2000元綠化苗木、組織部2000元電教設備、新華書店300本圖書,共計10萬余元款物的支持。在這些單位的幫扶支持下,我們8月底就完成了高標準“兩室”建設,現已投入使用,軟件建設及院內硬化、綠化等工作也相繼完成。

3、加強教育、重視管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是進一步加強對村內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我們定期組織召開黨員大會,并親自給全體黨員上黨課,號召黨員自覺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觀念,規范黨員行為,不斷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二是嚴格規范黨內組織生活,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我們與村干部一同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黨員會,征求黨員意見,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是認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我們嚴格按照程序發展黨員,保障黨員發展質量,對村內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進行了教育培訓,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宗旨意識、黨性觀念。上半年發展一名年輕黨員。

四是積極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由于該村為義安鎮鎮級文明生態示范村,我們結合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進一步明確了無職黨員崗位,并實行掛牌公示制度,這一舉措調動了黨員的積極性,黨員們都自覺加入到創建工作中來,達到了教育黨員建家園、帶動群眾搞創建的目的。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

4、健全制度、規范公開,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認真推行“一制三化”等各項工作機制,嚴格各種會議制度,確保支委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等會議按期按時召開。

二是抓好黨務公開和村務公開,通過設立村民理財小組,公開開支渠道,進一步增強工作透明度,主動接受村民監督。

5、調優結構、強化服務,增強村域經濟實力

一是我們根據北鄭各莊村所處地理位置和村情,提出了重點發展地膜花生種植的設想,倡議種植戶成立地膜花生種植協會,不斷完善經濟人組織,加大對農戶的種植技術培訓,拓寬銷售渠道。

二是積極引導農戶發展養殖業,依托義安鎮養牛、養豬業發展,與信用社聯系建立信用戶和協調小額貸款,重點扶持一兩戶有養殖經驗及一定基礎的農戶發展,通過示范引導、典型帶動,使更多的農戶發展養殖業。

三是關心扶持村內木材加工和服裝加工廠發展生產。

6、為民辦事、化解矛盾,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一是投資2萬元新打機井一眼,完成一眼機井配套,投資1萬元整修水渠500米,徹底解決了村民澆地難問題。

二是更換變壓器一臺,解決了群眾用電問題。

三是排除和化解群眾矛盾糾紛10余件,確保未發生一起越級集體訪。

二、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雖然在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集中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村干部思想不過硬,工作作風不扎實。有的村干部不注重自己的職責分工,該落實的工作沒有落實,該干的工作沒有干;有的村干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嚴重,不關心本村工作落實和經濟發展,整天忙自己的事情;有的村干部不是互相補臺,共謀發展,而是互相拆臺,推諉扯皮。這些現象急需克服和改正,否則將會成為制約后進轉化工作的最大障礙。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

2、黨員、干部老齡化問題嚴重。北鄭各莊村現有黨員22名(包括三名下派干部,兩名30周歲以上,一名30周歲以下),60周歲以上黨員6名;50—60周歲黨員7名;40—50周歲黨員3名;30—40周歲黨員3名;30周歲以下黨員3名。同時,村干部均在50周歲以上(不包括在村任職的下派干部)。

3、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夠。雖然明確了重點發展地膜花生種植的思路,但還只停留在單獨農戶個體種植經營的水平上,只有特色沒有規模,缺乏應有的技術培訓和指導,產、供、銷鏈條不完善。

4、村經濟發展缺乏后勁。北鄭各莊村2004年集體收入3000元,村經濟發展緩慢,沒有能力承擔和完善包括農田水利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村內木材加工和服裝加工廠也只是作坊式經營,沒有立村產業和項目。

5、村容村貌亟待改善。北鄭各莊村是義安鎮鎮級文明生態示范村,按要求應達到“硬化、凈化”標準,截止到目前,只完成硬化任務,村內殘垣斷壁、“六亂”現象嚴重,創建任務依然很重。

6、群眾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群眾法制意識、文明意識、主人翁意識淡薄,對本村各項工作開展和經濟發展漠不關心。村里沒有文化設施及文化團體,幾乎沒有開展過群眾性文化活動。

三、后進黨支部轉化工作整改建議及措施

針對以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認為應從以下六個方面加以改進。

1、加強對村干部、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一是組織村干部、黨員外出參觀學習,不斷開拓眼界、更新觀念,增強干部、黨員建設本村的信心和決心;二是積極參加縣、鎮組織的農村干部學習班、培訓班,進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增強村干部的責任意識和宗旨意識;三是對村干部實行干部年度目標考核、工作獎懲等制度,用制度來規范干部、激勵干部,同時對黨員、干部行為實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堅決予以公示。

2、抓好黨員發展和后備干部培養工作。一是嚴格黨員發展程序,保證黨員發展質量,重點發展有能力、有素質,能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年輕黨員。同時,積極推行發展黨員票決制,充分發揮黨員在發展黨員過程中的民主監督、民主決議作用;二是要加強對4名30周歲以下年輕后備干部的培養,明確后備干部的培養責任人,發揮“傳、幫、帶”作用,多給后備干部壓擔子,提供鍛煉機會,不斷提高后備干部的能力與素質。

3、培育農業特色產業。一是聘請農大專家到村講授地膜花生種植技術,爭取成為農大聯系點;二是成立地膜花生種植協會,完善經紀人組織,為種植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服務;三是完善銷售渠道,依托“龍頭”走訂單農業之路。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

4、加大項目建設力度。一是繼續扶持村內木材加工和服裝加工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吸收村內更多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多方尋找項目信息,積極促成適合本村發展的項目落戶。

5、狠抓文明生態村創建。一是從實現村內凈化入手,發動群眾出動義務工徹底整治村內環境衛生,消除死角死面垃圾,杜絕“六亂”現象;二是建立健全衛生保潔、“門前三包”等制度,成立衛生保潔組織和專門的垃圾清運隊伍;三是完成村內剩余500米路面硬化,沿街栽植綠化苗木,引導群眾建設沼氣池;四是在村內實現“凈化、硬化、綠化、沼氣化”的同時,建立健全婦女禁賭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

6、突出精神文明建設。一是深入宣傳公民道德實施綱要,開展普法教育活動,通過廣播、刷寫標語、辦法制宣傳欄等形式加大對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信訪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引導群眾學法、懂法,講科學、講文明;二是深入挖掘文化底蘊,整合村內文化社團,結合文明生態村創建,建立高蹺會、秧歌隊等群眾性文化社團,積極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