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建研究幾點建議

時間:2022-05-13 08:38:00

導語:企業黨建研究幾點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黨建研究幾點建議

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黨建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引起了從上到下的廣泛關注,許多有識之士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與研究,為加強與改進企業黨的建設,促進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從目前企業黨建研究的思路看,還存在一些偏向:一般號召偏多,具有針對性的偏少;理論性偏多,操作性偏少;要求偏多,做法偏少。基層黨組織普遍反映,只有貼近企業、貼近實際,具體的、方案性的、可操作的研究成果,對企業的黨建工作才有實實在在的指導意義。為此,我們建議:

一要力求超前性。當前,企業改革已經由放權讓利、承包經營等形式步入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層次攻堅階段,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已經成為當今企業的自覺行為。然而,在這樣的形勢下,企業黨建的理論研究工作不僅滯后于改革理論的宣傳,而且已經顯露出滯后于改革實踐的端倪。不是常常有人提到企業黨建工作要適應改革的要求嗎?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員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那么在改革與發展中,企業黨的建設理所當然地應當是“火車頭”。因此,在考慮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同時,就應當思考與探索企業的黨建工作,以保證企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經營方向健康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針對企業改革的實際情況,超前思考、超前計劃、超前探索,大膽實踐。如果思想不解放,或者思想解放的力度不夠大,在企業改革不斷向前推進的情況下,僅僅考慮如何“適應”,其結果往往是難以適應,政治領導、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就必然會被大打折扣。客觀地講,當前企業黨建工作中遇到的許多難點、碰到的許多問題,常常是由于黨建工作機制與新的企業運行機制,存有不相適應、不夠合拍之處。因此,對企業黨建工作進行超前性的研究與探索,既是搞好企業黨建工作的客觀需要,也是提高理論研究價值的內在要求。

二要注重針對性。毫無疑問,企業黨建研究的直接標的物是企業的黨建工作,以及圍繞這一工作所涉及到的環境、條件等等,因此,企業黨建研究必須貼近企業、貼近黨員、貼近職工。同志在《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里來的?》一文中指出:“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這就要求我們經常走出機關、走向基層、走入企業,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有意識地掌握來自基層的第一手資料,堅持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用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途徑、方式和方法。事實上,人類有意識的社會勞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有多少人見過蘋果落地、有多少人看到壺蓋跳動,為什么唯有牛頓才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為什么唯有卡特才能發明蒸氣發動機?說白了,關鍵是我們要樹立這種強烈的意識,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樣,企業黨建研究也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體察實踐、去開發思路,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企業黨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和疑點問題。

三要增強指導性。企業黨建是一個龐大的研究課題,其內容非常豐富,可研究的空間相當開闊。這就要求我們在研究中注重指導性,著力鉆研基層和企業所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就基層黨建的工作難度和涉及范圍而言,可大致劃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農村黨建,另一部分是企業黨建。農村和企業,是社會主義的主要物質基礎之所在,是實現財政初次分配的主要承擔者,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因此,搞好基層黨建工作對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加速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從生產方式看,由于在某一地區范圍內,農村的生產方式具有某種相似性,使得農村黨組織的活動方式和內容相對容易指導,其黨建工作也相對易于開展。而企業則不然,在我國現階段市場經濟的現實條件下,有的企業已實現現代化大生產,有的還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生產階段;有的企業已有健全的黨組織機構,有的組織機構比較簡單;有的企業黨組織的工作制度已經落實到位并得到正常的貫徹執行,而有的企業還沒有形成正常的工作制度等等。這種由生產力水平決定的企業生產方式的多層次性和黨建工作機制的差異性,帶來了企業黨建工作的復雜性,因此對企業黨建工作不能僅僅進行一般性的號召,而必須實施分類指導。要達到這一目的,不下一番苦功夫、不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四要突出可操作性。理論聯系實際,是我們共產黨人一貫強調的工作作風。理論來源于實踐,并反過來指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方面,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產生效果,才能得到檢驗。“馬克思主義看重理論,正是,也僅僅是,因為它能夠指導行動。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見《選集》第269頁)。另一方面,我們之所以要進行企業黨建的理論研究,其目的就在于指導企業搞好黨建工作,促進企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此,就要求我們的研究成果,具有切實可行的操作性。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可操作性作基礎,哪怕是再高明的研究成果,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試想,一個難以操作的方案有什么必要去研究?即使研究出來了,其價值又何在?因此,企業黨建研究必須著力突出可操作性,使其成果在具體的企業黨建工作中,可操作、易落實、出成效。這樣,企業黨建研究工作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