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企業作風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2 09:43:00
導語:糧食企業作風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優良品質。從我們黨八十余年的奮斗歷程來看,我們黨的成長壯大,靠的就是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我們黨憑著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歷盡艱險、飽經磨難,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就是憑著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革命精神,取得了改革開放的全面勝利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發展。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歷來都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立業之本、取勝之道、傳家之寶。
在當今我國加入“WTO”組織,與世界經濟接軌的新形勢下,我們認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黨的先進性,弘揚井岡山精神,就是要讓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尤其是領導干部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作為身處糧食企業各種崗位上的共產黨人,如何才能切實加強自身作風建設,以好的作風,帶出好的隊伍,憑著好的隊伍,贏得企業更好的發展呢?筆者就此問題談談一管之見。概括地說,是三句話:即“堅持一個中心、強化兩個意識、注重三個結合”。
一、必須堅持一個中心
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發展中大國領導人民進行現代化建設,能不能解決好發展問題,直接關系人心向背、事業興衰。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歷史責任,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堅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這就明確提出了我們黨現在乃至于今后一段時期的中心任務,就是“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離開了這一點,一切都無從談起。而要堅持這個中心,靠什么?既要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也要靠充分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通過與時俱進來堅持這個中心思想,通過艱苦奮斗來取得經濟建設乃至于人的全面發展。這個中心堅持得好,我們進行艱苦奮斗、英勇創業就達到了目的。反過來講,這個中心如果堅持得不好,我們再怎么講艱苦奮斗、英勇創業,到頭來都是一句空話。因此,確立企業經濟發展這個中心,是我們當前乃至于今后一段時期的根本任務,更是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所要承擔起來的歷史責任。我們必須圍繞這個歷史責任,始終不渝地堅持艱苦創業,把堅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貫穿到企業發展的每個領域、每個過程、每個環節中去,使艱苦奮斗的精神深入人心,成為每個共產黨人和廣大職工的自覺行為。
縱觀江西良友營銷有限公司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企業要發展,就職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更要靠充分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勇于開拓,奮力拼搏的大無畏的進取精神,以取得企業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江西良友營銷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江西良友超級市場有限責任公司。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糧食銷售市場的徹底“放開”。對于一貫從屬于計劃經濟的“糧食人”來講,企業面臨重重壓力,企業發展舉步維艱。公司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在市局、集團兩級黨委的關心、支持、引導下積極主動與江西省糧食食品公司強強聯手,大膽嘗試,在1997年進軍商業零售業,率先在*市商業零售行業創辦了第一家超大型規模的超市零售網點,安置富余職工280名,從而穩定了職工隊伍,增強了企業合力。也正因為有一支敢干改革、勇于開拓、與時俱進、團結互助的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江西良友超級市場公司,在不到兩年時間發展不斷狀大,企業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并且發展了自己的超市網點,形成了以“良友”為品牌的超市銷售網絡。企業銷售年收入從1997年的2000余萬元,逐年遞增為4000萬元。從而跨入*市商業零售業銷售收入前三名。為企業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到2001年9月,為規避商業風險,引入了上海農工商超市,把超市“大賣場”整體租賃給他們經營,經過近兩年的運作表明,當初決策是正確的。
超市公司退出商業零售業后,公司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果斷調整經營思路,組建了以批發業為主的江西良友營銷公司,通過做強、強大企業品牌、如、鑫駝峰食品油系列、鑫駝峰炒貨、干貨、皮蛋、味蛋、亮爽咽喉糖、金源金象泰國米、安可奶粉伴侶等品牌產品,建立、完善了銷售網絡,企業通過創建自己的品牌,立足于商業銷售市場,企業從而得以全面的發展。
二、必須強化二個意識
一是必須強化市場經濟意識。隨著糧食市場的全面開放,糧食企業靠國家補貼過日子的年代已成歷史,走向市場參與競爭的勢態已成必然。這就要求我們每個糧食工作者,都不能抱有任何幻想,祈盼天上掉餡餅是不可能的。而必須以積極姿態迎接挑戰,戰勝困難。面對當前種種困難,我們很多企業已經提出了多種適應辦法,采取了緊縮開支、精減機構等工作舉措,可以說這些舉措是適應當前形勢比較有效的工作措施,但這卻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當前所面臨著的各種難題。根本出路在哪里?在發展!在市場!唯有發展才能解決各種問題,唯有強化市場經濟意識,才能提高干部職工闖蕩市場、參與競爭的勇氣和能力,才能拯救企業,才能振興糧食經濟。眼下我們需要做好二件事:一要做好對當前企業形勢的宣傳,在宣傳企業形勢的前提下,要把重點放在宣傳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贏得發展的優秀人才和先進經驗上面,以促進和增強職工參與市場競爭的勇氣和信心;二要領導干部帶頭闖市場、爭效益,就像我公司黃淑琴同志那樣敢向市場求發展,使業務越做越大,效益越做越好。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求得發展,成為糧食市場上的競爭主體。
二是必須強化自我奉獻意識。在當前追求利益,講究實惠,一切向錢看的潮流之中,如何在干部職工中發揚艱苦奮斗作風?這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這個課題,要求我們實事求是地認識當前形勢,客觀公正地、一分為二地評價職工思想狀況,了解并掌握職工思想變化規律,從而找到科學解決職工思想問題的有效途徑和辦法。有些人認為,現在講求艱苦奮斗,叫職工自我奉獻是不切實際的、過時的、不可能的事情。果真如此嗎?我以為,在當前物質條件還不富足的條件下,超越實際能力去超前消費的人,在我們職工之中尚屬少數,量入為出、艱苦創業的精神,依然是我們職工的思想主流。只有肯定這個主流,并且依靠這個主流,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服從并服務于企業發展這個中心。強化職工自我奉獻意識,就是要求我們積極地、循序漸進地、潛移默化地,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激勵職工、帶動職工自覺奉獻。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要讓職工自我奉獻,我們需要做到三點:首先是要培植一種自我奉獻的積極氛圍,促使職工“身不由已”,使自我奉獻的精神形成自覺行為;其次是切實解決好職工的后顧之憂問題,使職工甘愿奉獻;第三是黨員骨干要做表率,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職工,使職工樂于奉獻。
三、必須注重三個結合
一是注重在思想上做到發揚作風和與時俱進結合起來。堅持與時俱進,就是緊跟時代步伐,大力開創企業發展的嶄新局面。而開創這個嶄新局面,沒有艱苦奮斗的精神是不行的。一個新項目的建成投產,一種新產品的研制成功,一項新技術的發明創造,都必須經過艱苦奮斗和反復實踐。艱苦奮斗的精神,通過實踐轉化為物質財富,從而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與時俱進的根本在于不斷地求新思變、開拓進取。實踐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艱苦奮斗已被賦予新的內涵。它不僅是勤儉和苦干的結合,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昂揚向上、奮力拼搏的革命精神和勇于開拓創新的科學務實態度的統一。我們的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善于緊跟時代,用當代最新知識豐富自己,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辦法,做到與時俱進、求新思變。而“求新思變”的核心內容就是把奮斗目標與開拓創新結合起來,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努力做到發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開放有新局面,各項工作有新舉措。作為國有糧食企業不能還是在“等靠要”問題上動腦筋,或是只知道減人減費用,而應當克服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陳舊觀念,勵精圖治、自強不息,以新的思維、新的觀念、新的目標做大、做強糧食企業,求得企業的長足發展。發展道路上雖然荊棘叢生,但只要百折不撓、勇于進取,就一定能夠符合時展要求,找到企業振興與發展之路。江西良友營銷公司,在新形勢面前不是囿于單純地減員減支,而是勇于開拓,大膽嘗試,公司在1997年,積極涉足商業零售業,開辦了良友超市且形成了自己的銷售網絡,在*市率先采取了量販銷售方式,從而為平價銷售在我市商品零售業的全面推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良友超市曾一度被我市一些龍頭商場視為強勁的競爭對手,從而大大增強了糧食職工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和信心,積累了跳出糧食求發展的新經驗。后來,公司在市場競爭激烈,商業零售業風險集聚的客觀形勢面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果斷調整經營思路,激流勇退地將零售業轉為批發業,使企業在市場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些都得益于公司領導班子和廣大職工艱苦奮斗意識與求新思變、與時俱進意識的有效結合。
二是注重在行動上做到發楊作風和開拓進取結合起來。樹立創業意識,在腳踏實地干事業中體現艱苦奮斗精神,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是我們當前需要大力提倡并付諸于行動的。而要使這一行動見諸于成效,不講艱苦奮斗不行,講艱苦奮斗的人少了也不行。俗語說:“成事千日不足,敗事一日有余”。我們緊扣糧食企業發展方向所尋找到的各個新的發展路子,需要有那么一股埋頭苦干、排難而上的信心和勇氣,更要有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而精打細算、勤儉節約的精神。因此,一要講求開拓進取,增強廣大干群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企業發展勇往直前;二要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堅決反對鋪張浪費,使企業經濟效益集小溪而成大河。江西良友營銷公司為了有效開拓經營市場,把主要精力放在拓寬企業經營、銷售渠道,做大、做強企業品牌上面。從九七年開始,公司瞄準瓶裝油銷售渠道,實施品牌戰略,主動聯系,將駱駝麥食用油的銷售總權掌握在手,成立了“駱駝嘜批發部”,使該品牌食油行銷全市,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企業也因此得以不斷發展,從此駱駝嘜批發部由一個小小的經營部發展成為產供銷一條龍的經營公司,開發了以“鑫駝峰”為品牌的系列產品,*金駱駝工貿實業有限公司的銷售網發展至今已達到近千家網點,公司開發的干貨、炒貨、以及味蛋、皮蛋一上市,深得消費者認可,該公司產品從而占領了市場。去年完成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到今年年底銷售額預計突破1500萬元,增強了企業活力和后勁。為了使企業產品成本低、銷路好,干部職工經常加班加點,不計得失,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自覺承擔搬運、罐裝、清洗等重活,從而減少了企業開支,降低了銷售成本。鑫駝峰系列產品之所以暢銷不疲,是與干部職工的艱苦奮斗所分不開的。
三是注重在措施上做到發揚作風和言行一致結合起來。艱苦奮斗不僅過去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現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F在,有一部分人包括極少數黨員領導干部把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淡忘了或丟掉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確實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沒有任何理由拋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即使將來物質更加豐富、生產力更加發達,我們仍不能丟棄艱苦奮斗這個傳家寶。艱苦奮斗作為我們的民族精神,始終是激勵我們開拓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因此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必須按“始終”二字貫徹執行,切切實實做到發揚作風和言行一致結合起來。如何結合呢?筆者以為,須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將艱苦奮斗精神融入到企業管理中去,通過強化制度、劃清層次、明確責任、形成習慣,扎實培植艱苦創業的思想氛圍;其次是將艱苦奮斗精神融入到民主監督體系中去,采取司務公開、財務公開等有效的監督方式,防止和杜絕艱苦奮斗精神只被某些人說在嘴上、寫在紙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的現象和問題再度出現。
總而言之,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始終都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堅持這一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就能始終按照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人民血肉相連;堅持這一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就有了立業之本、取勝之道、傳家之寶;堅持這一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的企業就能長盛不衰、無往不勝。保持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和作風,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更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我們學習貫徹并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振興糧食經濟,就一定要繼續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使這一作風成為廣大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只要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又何愁企業不興、事業不旺呢?
- 上一篇:糧食局企業改制調研報告
- 下一篇:國稅和諧建設問題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