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婦聯工作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30 09:40:00

導語:基層婦聯工作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婦聯工作的調研報告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總體情況

近年來,鹿泉市婦聯在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過程中不斷拓展工作領域創新活動載體,本著“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維權”的工作思路,通過各類學習培訓、示范引導、宣傳表彰等多種手段,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城鄉婦女群眾比學趕幫、崗位建功、自主創業的熱情,在各項事業發展中充分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為鹿泉市的“五個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通過婦聯組織的培訓引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廣大城鄉婦女的維權意識進一步增強,學會了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使婦女群眾的社會地位得到明顯提高。

1、通過開展“雙學雙比”活動,涌現出了一大批致富女能手,其中,馬吉芳等3名農村婦女獲得“全國科技致富女能手”稱號,在她們的帶動下,更多的城鄉婦女群眾走上自主創業發家致富的道路。

2、深化“文明家庭”創建活動,開創性的開展了“構建和諧家庭、營造生態庭院”創建活動,該活動本著以家庭生態文明創建推動村鎮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思路,動員家庭參與生態文明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榮獲全國婦聯“美德在農家”活動先進婦聯組織、省婦聯“特色活動獎”。

3、進一步深化“巾幗建功”活動,開展了城鎮婦女的崗位培訓、崗位練兵、崗位成才、崗位建功等系列主題活動,制定了爭創全國、省、市“巾幗文明崗”的目標、標準,各窗口單位積極參與到爭創活動中,其中抱犢寨票務科被命名為河北省“巾幗文明崗”。

4、建立了“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家庭教育”等工作長效機制,如建立健全了市、鄉、村三級信訪維權網絡,為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提供了組織保障,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婦聯通過對近年來主題活動的總結,認為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教訓和不足。經驗是開展活動努力做到重點繼承與開拓創新相結合,使婦聯傳統活動深化提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使婦女發展和社會進步互惠雙贏;典型示范與服務婦女群眾相結合,用典型帶動引導婦女、用活動去吸引凝聚婦女,推動城鄉婦女工作新發展。但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上還存在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主要是在協調婦兒委成員單位方面力度不大,有畏難情緒,致使維權工作難度比較大。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婦聯會通過深入基層搞調研,適時開展“開門尋策問計、共謀科學發展”主題調研活動。采取設置意見箱、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直接進村入戶搞調研等方式,征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對婦聯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征求到意見、建議65條,通過梳理,領導班子主要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培樹婦女“科技示范基地”少。

主要原因:在主觀思想上忽視了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缺乏引領帶動廣大婦女靠科學致富、靠信息致富、靠規模抵御風險的自主創業的意識;客觀上受男主外、女主內的世俗偏見影響,婦女獨立創業的意識淡薄,獨當一面的女能人少。

(二)對農村貧困婦女和兒童的關注力度弱。

主要原因:工作上注重了多數有致富能力婦女的教育培樹,認為貧困婦女家庭是民政救助對象;聚集社會救助力量弱,救助渠道少;沒有用于提升婦女兒童素質、能力的場所,如救助貧困婦女兒童的庇護所和資金。

(三)“特色家庭”的評創范圍窄。

主要原因:在“特色家庭”的創建上,思想上僵化保守,只局限于原來舊有的“五好文明家庭”的內容,不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時拓展活動的范圍;思維方式老化,創新意識不夠。

(四)維權協調能力差。

主要原因:婦聯立足家庭,勸解比較多,不愿意讓婦女群眾走司法程序;在協調公、檢、法、司共同維權的力度上不夠,存在為難情緒。

(五)培訓婦女的渠道比較窄。

主要原因: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少,沒能及時了解婦女群眾的所思所盼;沒有充分利用好政策和調動相關成員單位的積極性。

三、努力方向及改進措施

(一)深化“雙學雙比”活動,加大對婦女的科技示范基地的扶植培樹力度,每年命名十個“巾幗科技示范基地”。

(1)扶持一批以女性為主體的專業合作組織。按照“加快發展一批、努力改造一批、迅速規范一批、著力提升一批”的發展思路,帶領和組織農村婦女實行專業化、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提高農村婦女組織化程度。同時要重點幫扶一批科技含量高、區域優勢明顯、競爭力較強的婦女專業合作組織,努力培育成為規范化的示范性專業合作社。

(2)打造一批“婦字號”農業龍頭企業。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自主創新、利用新技術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重點發掘和培育一批有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的“婦字號”龍頭企業。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與基地和農戶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結合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示范帶動作用,培育一批“巾幗致富帶頭人”。

(3)培育幾個“雙學雙比”示范基地。鼓勵女農民技術員、女能手、下崗女職工參與“雙學雙比”示范基地的創辦。同時利用基地搞好基地骨干培訓,加強信息、技術服務,開展工作交流觀摩,努力實現婦女人才和基地建設雙促進。

(二)拓展救助渠道,努力為貧困婦女和兒童提供各類幫助。

在全市開展由致富女能人、科技人員與貧困家庭結對子活動,幫助貧困家庭盡快脫貧致富;組織貧困婦女學得一技之長,提高致富本領;積極救助“春蕾女童”,與電視臺聯合開設了群眾互動性節目《百姓擂臺》,登臺打擂群眾的愛心捐款,用于資助鹿泉市的26名“春蕾女童”。

(三)拓寬家庭創評范圍,適時開展評選表彰“綠色家庭”、“環保家庭”、“節能家庭”等特色家庭。

開展“宜居社區共創建,綠色生活進我家”主題活動,以實際行動推進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和節能減排家庭社區行動的深入開展,更好地引導廣大婦女在更新環保理念、節能減排中發揮積極作用,讓廣大婦女和家庭共享綠色環保成果,發揮各級婦聯組織在婦女群眾中的倡導引領作用。

(四)加大維權力度,切實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從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上很下功夫,定期組織廣大婦女學習婚姻法,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使廣大婦女在自我保護的能力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大力增強家庭成員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通過舉辦普法培訓班對婦女進行法律知識培訓,開展法律知識進萬家等活動,引導家庭成員遵紀守法、和睦相處,爭做社會新風的帶頭人。

鹿泉市婦聯協調法院、司法成立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和議庭》、婦女法律援助工作站、維權服務中心等。鄉鎮成立維權工作站,村成立維權服務小組。在三級維權機制上形成協調聯動,高效優質辦案的長效機制,使來信來訪案件結案率達95%以上,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

(五)立足全市婦女素質的提高,進一步加強教育培訓工作。

全面提高婦女的總體素質關系到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民族的振興,也是實現婦女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婦聯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到提升婦女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依照《鹿泉市萬名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計劃》有關目標任務,利用巾幗科技大講堂,廣泛開展針對性強、務實有效、通俗易懂的農業科學技術致富信息、家庭教育、文明禮儀等方面的培訓,每年計劃舉辦各類培訓班20期,培訓農村婦女1萬人次。

樹立品牌培訓意識。加大城鎮女職工的行政禮儀、健身健美、著裝舉止等一系列有利于提升新女性素質的綜合培訓。使我市婦女成為展現城市精神風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在農村著重鉤編技能的培訓,樹立鹿泉編嫂品牌。使鉤編技術在美化家居的基礎上,成為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一種技能和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