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干部素質調研報告

時間:2022-06-17 07:13:00

導語:中青年干部素質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青年干部素質調研報告

黨的*從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大計出發,突出強調,要“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工作力度,著重幫助他們加強黨性修養、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這個要求,既明確了各級黨組織在這個重大戰略問題上的政治責任,也為廣大中青年干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健康成長指出了正確方向。中青年干部要想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征程中,有所建樹,有所成就,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不辱崇高使命,就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第一,要刻苦學習,打牢基礎

*報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學習,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第一位的任務。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許多新事物需要我們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許多新問題等待我們去研究、去回答、去解決。這對我們中青年干部的理論修養、領導能力和知識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優秀中青年干部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走上領導崗位,也是與平時的勤奮學習分不開的。起點一樣的干部,為什么有的工作成績突出,有的成績不明顯?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是否重視學習。那些成長進步快的干部,大都是肯學習、肯干事的。有的同志認為自己有文化、有經驗、有能力,不用學習可以照樣干好工作,自我感覺良好。這實際上是在吃老本。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真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宋朝詩人黃山谷說:“士三日不讀,則其言無味,面目可憎”。這句話成為古代讀書人的格言。他的本意是,不讀書,不學習,必然言之無物,風度、氣質、修養就不會提高,人就會變得粗俗。事實就是如此,一個干部不愛學習,不愛讀書,就會缺少靈氣、迷迷糊糊,就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素質就提不高,成長也不會快,就有可能成為時代的落伍者。

學什么?最重要的是學習理論。作為黨的領導干部,只有理論上清醒、堅定,政治上才能清醒、堅定。要加強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掌握黨的基本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當前,最重要的是全面系統地學習黨的*精神,深刻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于貫徹*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系列要求,并用以指導我們的工作。同時,還要學習本職工作所必需的知識,學習反映時代進步的現代經濟、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

怎樣才能學有成效?一是要擠時間學習,特別是要利用好業余時間。愛因斯坦說得好: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現在,有的年輕干部將大量的業余時間用在了應酬上,赴飯局,打麻將,聊大天,時間就這樣白白溜走了,實在可惜。當然,必要的應酬和健康的娛樂也是無可厚非的,但要有一個“度”。如果我們從業余時間里每天能擠出1個小時用來學習,一年就是365個小時,可以學到多少東西!二是要刻苦鉆研。學習是個苦差事,要克服困難,付出辛勤勞動。有些新的知識,不下一番功夫,就學不會,弄不懂。只有多鉆研,下苦功,才會有收獲。據專家講,蜜蜂要釀造一公斤蜜,必須在一百萬朵花上采集花粉。學習也是這樣,應當不辭辛苦,孜孜不倦。刻苦鉆研,長期堅持,必能學有所獲。三是要勤于思考,善于積累。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書籍、資料和信息都是外在的,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加工,方能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這就是說,善學者,一定是善于動腦筋的。當然,僅此還不夠,學習還要善于積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句名言:“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有些同志在學習中就很善于積累,在一個崗位上工作時間不長,就擁有了這個崗位所需要的大量知識,就能很快進入角色,很好地完成本職工作。有的同志則不然,疏于學習,且不善總結,遇到問題時,一片茫然,剪不斷,理還亂。要做個有心人,勤于動手,善于作筆記,善于利用電子計算機和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不斷進行知識和資料的收集、整理、積累。四是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首先要聯系思想實際。古人崇尚讀書養氣,養浩然正氣。中青年干部在學習中,一定要聯系自己的思想實際,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問題,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其次要聯系工作實際。要用理論指導實踐,指導自己的工作,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五是不僅要從書本上學,還要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周圍的同志學習。要抓住一切機會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以適應不斷發展著的時代的需要。

第二,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我們黨80多年的奮斗史、新中國50多年的建設史,就是一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歷史。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這些新思想、新突破、新局面、新舉措從何而來?只有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方能獲得。

要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敢闖敢試。現在有的干部,年紀不大,卻缺乏朝氣,一事當前,瞻前顧后。本本上沒有的、條條上不明確的,都不敢干。這種狀況一定要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創新,結合本地本單位的實際,勇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其次,要克服自滿思想。有的干部認為,自己的工作不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于是沾沾自喜,滿足現狀,不思進取。這種思想必然導致停滯不前。中青年干部一定不能滿足于已有的成績,要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思路開展工作,努力爭取新的更大的成績。第三,要克服畏難情緒。有的同志只能搖順風船,遇到困難就有點畏首畏尾,甚至怨天尤人。說,“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面對困難,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面對問題,要有解決問題的決心;面對挑戰,要有迎接挑戰的氣概。事情總有兩個方面,困難、問題、挑戰中,往往蘊涵著機遇、辦法、出路,如果缺少堅忍不拔,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的精神,一味等、靠、要,甚至希望天上掉下餡餅來,那最終只能坐失良機,一事無成。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還要注意處理好幾個關系:第一,要處理好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關系。我們強調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是建立在實事求是這一根本前提基礎上的。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實事求是。離開實事求是談解放思想,只能是不切實際的;離開實事求是談開拓創新,就會脫離實際。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教訓很多。有的人脫離實際、不求實效,搞的一些“新舉措”最終損害了群眾利益。我們要防止這種現象。第二,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舊的東西不革除,新的東西就立不起來;好的東西不繼承,創新就沒有了基礎。創新也是為了更好地繼承,每一次創新,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的創新。創新是揚棄,而不是全盤否定、推倒再來、割斷歷史。老祖宗不能丟,好的東西一定要繼承下來,這樣才能進步,如果把好的東西革除了,把壞的東西繼承了,只能導致倒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要譜寫新的理論篇章,要發揚革命傳統,又要創造新鮮經驗。第三,要處理好借鑒他人新鮮經驗與結合本地實際的關系。借鑒他人新鮮經驗為我所用,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思路和做法,是創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借鑒不等于照搬照抄,任何成功的經驗都是有條件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人也重視他人的經驗,但不注意與本地的實際相結合,盲目照搬,結果往往事與愿違。第四,要處理好現實性與可能性的關系。在創新的問題上,要把握條件和時機。條件成熟了、時機到來了,要善于抓住和利用;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不能硬上,但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將來上打好基礎。喪失時機,是錯誤的;為了自己取得“政績”而不顧條件、時機,強行上項目,勞民傷財,也是錯誤的。在實際工作中,好事要辦好,任何改革創新,都要充分考慮到社會環境和群眾的承受能力。

第三,要牢記宗旨,服務群眾

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這一性質決定了黨必須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共產黨員必須時刻牢記、自覺實踐這一宗旨。我們的干部隊伍,主流是好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埋頭苦干,涌現出像孔繁森、李國安、吳登云、湖、鄭培民等受到人民群眾擁護和愛戴的優秀干部。廣大中青年干部應該向他們學習。但也有一少部分黨員領導干部忘記了黨的宗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和弄虛作假、鋪張浪費行為相當嚴重,人民群眾十分反感。目前,在少數中青年干部中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浮躁。比如,有的對所負責的工作鉆研不深,工作浮于表面,喜歡大轟大嗡,表面轟轟烈烈,卻政績平平,面貌依舊;有的急功近利,千方百計搞一些讓大家看得見的“政績”,搞一些脫離實際、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甚至不為后人考慮,竭澤而漁;有的不愿意吃苦,高高在上,不關心群眾,即使下基層,也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解決問題。這些都是人民群眾十分反感的,是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格格不入的,必須堅決克服。

牢記宗旨,服務群眾,首先,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對歷史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民群眾,他們是真正的英雄。離開了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我們黨就失去了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中青年干部要把這些觀念在自己的頭腦安家落戶。其次,要擺正自己與群眾的關系。有的群眾將我們一些主要領導干部戲稱為“父母官”。對這個稱呼,要有清醒的認識。擔任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這意味著責任,意味著義務。我們的衣食,我們的權力,都是人民給的。要把人民群眾當作自己的衣食父母,而且是發自內心的。這樣才能為人民謀利益,為群眾多辦事、辦實事、辦好事。第三,要一心一意謀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要堅持以發展為主題,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離開了發展,就沒辦法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沒能力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服務群眾也就無從談起。第四,要誠心誠意辦實事。服務群眾要出自真心,要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實踐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崇高追求。為群眾服務要腳踏實地,不要急功近利,擺花架子,搞形式主義,搞花拳繡腿。要經常用群眾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來檢驗我們工作的質量高低、效果好壞。當前,尤其要關注下崗職工、困難企業職工、城市貧困人口、貧困地區群眾,以及為黨的事業奮斗多年、現在年老體弱、生活困難的老黨員、老干部、老工人等困難群體,把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切實安排好。

第四,要淡泊名利,積極進取

對中青年干部來說,能不能正確對待名、權、位,是一個十分現實的考驗。應該說,絕大多數中青年干部心態是好的,能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正確對待職務升遷。但也有的人總是坐不住,看到別人提拔了,自己還沒有動靜,就感到心里不平衡,心情不舒暢,整天設計自己的“升官圖”,到處拉關系,跑門子,結交一些“有用”的人,追逐名利。有的人剛走上一個新的領導崗位,新的椅子沒坐多久,就坐不住了,就開始考慮自己下步如何發展,印了個人材料到處送,自己包裝自己,自己推銷自己。這都是老百姓最不愿意看到和最反對的,都是違背“三個代表”要求的。同志曾多次強調,共產黨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每一個領導干部要經常想一想,過去參加革命是為什么?現在當干部應該做什么?將來身后留點什么?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想正確了,就能一身正氣,堂堂正正,就能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就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

有上進心是正常的,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承認,職務得到提升,也是正常的。問題在于你把個人的目標和黨的事業怎么擺?你想通過什么方式來達到目的?有人說,升遷得有靠山,有關系。這種說法是極其錯誤的。一個人的成長主要靠兩條,一是個人條件,二是工作需要。這兩條,關鍵要看個人條件,而個人條件主要是靠主觀努力。工作需要,也可以說是客觀機遇,大多數情況下對每個人來說應該是平等的。一個人平時不努力工作,不認真學習,工作能力不強,工作質量不高,上級不滿意你的工作,同級不認可你,下級對你不服氣,即使機遇來了也沒你的份。當然也不可否認,當前在用人方面確實還存在著一些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有的素質不高的人,通過跑官要官達到了目的。但這只是個別的和暫時的現象。中青年干部一定要把個人進步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結合起來,積極進取,增長本領,踏實做事。有了良好的素質,有了工作實績,就是有了儲備,一旦有了機會,你就能脫穎而出,在更廣闊的舞臺上施展才華。

做到淡泊名利、積極進取,對中青年干部來說,還要正確對待組織的培養。一些同志把組織上送自己到黨校學習、到國外培訓、到基層掛職鍛煉等培養措施,當作向組織講條件、要待遇的資本。這是不可取的。應當說,大多數中青年干部是有發展潛力的,經過培養鍛煉后根據工作需要,提拔重用了,這是正常的。但并不是說經過培養鍛煉的干部,一定都要提拔。能不能提拔使用,首先看工作是否需要,有工作需要,再看你的自身條件。

第五,要艱苦奮斗,廉潔自律

我們的中青年領導干部,大多數工作扎實、深入,密切聯系群眾,艱苦奮斗。但也有少數干部,忘記了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工作不深入,不刻苦,不細致,大而化之;生活上追求享樂,比吃、比穿、比車、比住房,奢侈浪費。這些問題如不加以糾正,發展下去,蔓延開來,是很危險的。一個干部走上領導崗位后,黨和國家按照規定,在工資、住房、辦公、用車等方面已經給予了很多照顧,如果還要額外索取更多的東西,就不適合在這個崗位工作。同志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夜,諄諄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之后不久,同志帶領中央書記處的幾位同志到西柏坡學習考察,并發表了重要講話,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要牢記同志當年倡導的“兩個務必”,為實現黨的*確定的目標和任務開拓進取,團結奮斗。而我們確有少數干部,包括職務很高的干部,就是在糖衣炮彈面前倒下去了。的確,社會上有一些人,利用吃喝玩樂、金錢、美色等手段,或直截了當,或迂回包抄,拉攏腐蝕掌握公共權力的黨和國家機關公務人員,為他們所用。這些金錢陷阱、人情陷阱,花樣不斷翻新,稍不提防就會滑入其中。中青年干部都比較年輕,有發展潛力,在一定范圍內有知名度,手中還有一定的權力,這往往成為那些別有用心者琢磨和攻關的重點對象。他們會投其所好,“潤物細無聲”,放長線釣大魚,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他們的彀中。所以,中青年干部要時刻警鐘長鳴,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在心中建立一道拒腐防變的長城。要在頭腦中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分清哪些事能辦,哪些事不能辦。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誘惑和考驗面前把握住自己。

做到艱苦奮斗,廉潔自律,一是要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一個人理想信念出了問題,是最危險的。近幾年,有的領導干部之所以走上違紀違法和犯罪的道路,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喪失了正確的理想信念。“河北第一秘”李真,在剖析其犯罪根源時寫道:“我對黨的理想、信念產生了動搖。認為與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萬物皆空,不如權力在握期間及早作經濟準備,如有不測也萬無一失。”正是這個最根本的理想信念的動搖,使他一步一步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方面的教訓太深刻了。二是要努力改進作風。中青年干部一定要穩住心神,撲下身子,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刻苦工作。下基層,既要到條件和工作比較好的地方,總結經驗,推廣典型;也要到條件艱苦的地方、貧困落后的地方,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三是要自覺遵守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要按照中紀委提出的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管住自己的嘴,影響公務的宴請一定要拒絕,防止禍從口入、禍從口出。飯局多了,不是好事。有的同志說,經常在一起吃個飯可以增進感情。誠然,該吃的飯還是要吃。但我們不妨留意一下,你的酒桌上有幾個普通的工人、農民、干部?你究竟要和什么人增加感情?實際上,在飯桌上增進的友誼是很脆弱的,象很薄的玻璃杯一樣,極易打碎。酒肉朋友,往往以個人利益為紐帶,這條紐帶極不結實,利盡則交亡。這方面的教訓太多,值得認真吸取。廣大中青年干部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還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防止他們利用自己的職權和影響謀取非法利益。總之,一定要有不為名、不圖利,為人民鞠躬盡瘁的精神,做到貧賤不移,富貴不淫,抗得住燈紅酒綠的誘惑,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都能做到一塵不染,一身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