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的現狀及對策思考

時間:2022-06-26 08:54:00

導語:黨建工作的現狀及對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工作的現狀及對策思考

近年來,我縣“兩新”組織迅猛發展,“兩新”組織在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縣委“兩新”工委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作為全縣黨建工作一個全新的重要領域來抓,不斷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扎實推進“兩新”組織黨建各項工作,做出了一些亮點,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基本現狀

1、黨組織的覆蓋面不斷擴大。按照“‘兩新’組織發展到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的原則,采取“單建、聯建、掛靠”等形式,在具備條件的“兩新”組織中建立黨組織。截至200*年底,全縣有民營企業364家,其中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家。從業人員1657*人,其中中共黨員6*2名。“兩新”組織中已單獨建立黨支部19個,建立聯合黨支部14個,實現了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單建率100%,黨組織對有黨員的“兩新”組織和黨的工作對所有“兩新”組織基本全覆蓋的目標。

2、業主對黨建工作的認識不斷提高。縣委“兩新”工委加大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宣傳力度。鄉鎮黨委、村級黨組織深入相關企業,與業主溝通、交流,做好服務工作,一些業主的認識得到提高,變“要我建”為“我要建”。如海北錳業公司、李溪鎮翔燕中學(私立)等單位紛紛要求建立黨組織。他們認為,要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光有經濟刺激是不夠的,需要黨組織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在企業重大改革、勞資關系的處理協調中,黨組織具有獨特的政治優勢。在組建工作中積極主動配合,努力提高黨在“兩新”組織中的威信。

3、黨務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不斷加強。針對我縣“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起步晚、基礎差、規范化水平低的現狀,我們把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作為開展工作的切入點。20*年4月,縣委組織部在培訓合格的基礎上選派了50名黨建工作指導員,分赴全縣“兩新”黨組織指導工作。這些同志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幫助企業招聘、發展黨員,組建黨組織,加強黨員活動陣地建設、健全群團組織,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了一些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了業主對黨建工作的認識,贏得了業主對黨建工作的支持。

4、主題實踐活動形式不斷豐富。多數“兩新”黨組織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黨建活動,形成“形式靈活化、內容多樣化”的活動機制,較好地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效地促進了“兩新”組織的健康發展,提高了“兩新”組織的知名度。鐘多鎮聯合支部組織相關“兩新”組織參加了全縣經典紅歌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華武制藥黨支部每年組織優秀黨員員工外出觀光旅游,讓員工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得到休息和放松,有效地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九鑫萬霖錳業黨支部開展“六個一”活動,在“兩新”黨組織中引起強烈反響,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全縣“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雖取得了較大進步,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縣域經濟發展中開展黨建工作不足的問題,但一些客觀的、共性的問題,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側重解決。

1、重視不夠,思想認識不到位。一些企業管理層和業主對在“兩新”組織中開展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黨組織在“兩新”組織究竟發揮什么作用認識不清。在被調查的50家企業中,有72%的業主認為企業屬私人所有,只要好好生產經營,照章納稅就可以了,黨建工作,可有可無。有16%業主對黨組織有戒心、有抵觸,對在本企業建黨組織采取不允許、不支持、不配合的態度。這些思想的存在都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在“兩新”組織中開展黨建工作的難度。

2、黨建工作不規范,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力。在全縣33個“兩新”組織黨組織中,只有3家企業的黨組織負責人是業主擔任,其余都是兼職人員。由于企業主要是追求利潤最大化,所以,黨組織工作人員平時都忙于企業管理,很難正常開展黨組織活動,即使開展組織活動也僅僅是借企業生產經營會,傳達文件精神、交納黨費等。從調查顯示,全年開展過專題黨組織活動的企業僅有4家,平均每個支部開展專題活動不足2次,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黨員的組織意識,黨組織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一些業主只希望黨組織調動黨員和員工的積極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希望以組織的名義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中來。從調查的15個“兩新”組織黨組織看,有12個黨組織黨建工作制度都基本雷同,且多來自網上下載,結合支部實際的少,制度成為擺設,黨建工作很不規范。

3、黨員流動性大,難于管理。我縣“兩新”組織雖然數量較多,但規模以上企業僅有*個,大多數企業規模相對比較小。全縣364個“兩新”組織中,僅有個別黨員的有1*6家,占51%;在3名黨員以上的僅有19家,占5.2%;還有159家企業一個黨員也沒有。由于企業員工隨時都可能流動,一些黨員不愿亮明身份,成了口袋黨員,使黨員管理難度增大。另外,由于黨組織工作人員、黨員沒有經濟待遇,政治待遇離己尚遠,黨員和一般員工沒有兩樣,一心只忙于“努力工作多掙錢”。所以,年輕員工入黨積極性不高,入黨積極分子的隊伍得不到壯大,從而制約了發展黨員的速度和規模。

三、對策思考

1、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做好“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各級黨組織要充分認識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事關增強黨的群眾基礎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要改變“重經濟、輕黨建”的傾向,切實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規劃,提高到與農村黨建工作同等重要地位,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加大投入力度,扎實有效地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加大宣傳力度,重點做好業主的思想工作,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兩新”組織黨組織開展活動,有利調節勞資矛盾,穩定企業生產;有利于規范企業管理,提高企業檔次;有利于建設企業文化,創建文化品牌,展示企業精神,塑造良好的企業商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親和力,從而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支持黨建工作。切實做好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提高認識,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縣委“兩新”工委要充分發揮指導協調作用,促進“兩新”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和企業業主的聯系與溝通,尋找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的結合點,推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順利地開展。

2、夯實基礎,擴大“兩新”組織黨組織和工作覆蓋面。本著“先組建、后規范”的發展思路,加大組建力度,不斷提高“兩新”組織黨組織的組建率。在組建模式上要打破常規,可依托行業建立黨組織,也可以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建立黨組織,或按行業管理權限建立黨組織。不管采取什么組建形式,只要有利于“兩新”組織建立黨組織,都可以大膽地去實踐。要進一步加大在不具備建立黨組織的企業中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的力度,規范黨建工作指導員的職責和工作要求,在選拔條件上要堅持高標準,在選派方法上堅持因企制宜,同時要不斷加強黨建指導員的教育培訓,落實黨建指導員相關待遇,確保黨建工作指導員能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盡快實現黨建工作的全覆蓋。

3、抓住關鍵,增強黨建工作的生機和活力。“兩新”組織黨組織的戰斗力,關鍵在于黨員隊伍、黨組織班子特別是黨組織書記的素質。要采取內選、公開選拔等方式,把那些黨性觀念強、思想政治素質好、善于處理各方面關系、熟悉企業經營管理、會做群眾工作的同志,選配到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通過舉辦培訓班、以會代訓、研討交流等方式,加強黨務工作者特別是黨組織書記的培訓,組織他們學習黨務知識和經濟管理知識,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兩新”組織工會、共青團、婦女組織等群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把關鍵崗位的生產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一線的骨干分子納入到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中來,并加以培養,不斷壯大黨員隊伍。同時,進一步強化黨員的教育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創新、技能培訓有機結合起來,提高黨員在生產經營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本領。針對企業黨員流動性強,部分黨員不愿公開個人身份的實際,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引導黨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增強黨員榮譽感,從思想上把好黨員的“流動關”和“出口關”。

4、突出重點,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兩新”組織黨組織能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是“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生命之所在。十七大已對“兩新”組織黨組織的作用做了明確的規定,各級黨組織必須承擔起指導、幫助、協調的職責,促進“兩新”組織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制定黨組織的工作計劃和措施,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引導和監督企業依法經營、照章納稅,通過開展提合理化建議等形式參與企業的重大經營活動,在急難險重任務以及重大災害面前,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維護正常生產秩序。廣泛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活動,做到“一名黨員一面旗”,把黨的先鋒形象在企業中樹起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展現出來。

5、加強領導,努力構建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格局。縣、鄉(鎮)兩級黨委要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作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著力建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組織、勞動、工商、稅務、科技、環保等職能部門的作用,明確職責,細化分工,并實行定期研究、定期通報、定期督查。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納入黨建目標考核體系,明確任務和責任,確保工作抓好抓實。同時,注重加大培養樹立典型的力度,扎實開展示范點“三級聯創”活動,特別要著力打造一批叫得響的市級示范點,并加以宣傳推廣,實現以點帶面,推動全縣“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整體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