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建模式思考
時間:2022-06-27 04:06:00
導語:農村黨建模式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漁農村黨員自身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細化分類,創新方式,積極探索加強黨員分類管理的新途徑。
一是對于普通黨員,實行星級管理。圍繞黨員思想政治素質、聯系和服務群眾、作用發揮、致富能力、自身形象等五方面標準,按照支部黨員互評、群眾測評、組織評定50%、30%、20%的比例,對每位黨員進行綜合評定,確定黨員星級。將黨員的星級等次在年終作為表彰獎勵和民主評議的主要依據,明確規定被推薦為縣級以上優秀共產黨員的,本年度星級評定必須在五星以上;被推薦為鎮級優秀共產黨員的,本年度星級評定必須達到四星以上;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優秀聯戶黨員必須在三星級以上黨員中產生。
二是對于無職黨員,實行承諾管理。根據漁農村無職黨員能力和特長設崗定責,確定科技示范崗、勤勞致富崗、環境監督崗等十個基本崗位,通過黨員自我認崗、支部定崗、公示明崗三個環節確定崗位合適人選,并向黨組織和基層群眾作出崗位承諾;細化黨員履責目標,制定出每個上崗黨員年度、季度以及每月的具體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計劃,并將崗位職責、認崗黨員姓名、聯系電話制成“聯系卡”發放給群眾,促使漁農村無職黨員履行崗位職責。
三是對流動黨員,實行雙向管理。對外出流動黨員,實行黨員聯絡員“雙向交流聯系”制度,建立“流動黨員聯系冊”,結合聯系人懇談制隨時更新檔案信息,并在分散外出、流動地相對集中的黨員中建立臨時黨組織,進行統一管理;對外來流動黨員,實施“安家工程”,實行輔助協管、代教代管、轉入接管的服務和管理,通過建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設立外來黨員黨支部、發放黨員聯系服務卡,保證其有“家”可歸。
四是對于后進黨員,實行底線管理。考評,定期召開社區“底線管理”考評小組會議,逐人逐項對黨員在這一時期的表現情況進行考評;核實,對觸及管理底線被扣分的黨員,社區黨組織找其談話,聽取黨員的說明和申辯;公布,社區黨組織把考評情況在“黨員底線管理考評情況公示欄”上公布考評情況,并在黨員大會上通報;處置,在組織生活、遵章守紀和發揮作用三個項目中,設立黨員“底線”行為共15項,對觸及底線被扣分的黨員,采取誡勉、通報批評、限期整改直至勸退除名等方式進行處置。
- 上一篇:工業人才情況調研報告
- 下一篇:合作社黨支部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