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職能加快醫保改革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0 02:55:00
導語:政府職能加快醫保改革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從起步到現在,已歷經十幾年時間。這項改革在張家口市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很快。一是享受保障的范圍不斷擴大。絕大部分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都納入醫療保險范圍,覆蓋范圍比原來公費、勞保醫療大得多。二是享受醫療保障的人數大幅增加,社會公平性在參保人群中體現得較為充分。參保人員能在一個政策范圍內平等地享受醫療保障,徹底改變了原公費、勞保醫療在待遇上畸高畸低的局面。三是陸續出臺了一些配套政策,解決了部分困難企業職工的醫療保障問題,緩解了社會矛盾。四是建立了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大額醫療保險、以及社會醫療救助制度的實施,使職工個人醫療費負擔逐步減輕,廣大干部職工醫療待遇得到基本保障。
我市醫保改革成效表明:實行積極的醫療保障政策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有著重大意義;政府職能的發揮對醫保改革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醫保改革處在改革的關鍵時期,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還很多,下一步,政府的職能應著力在以下幾方面發揮作用:
一、積極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讓城市全體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革成果
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背景下產生的,對于促進企業改革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改革的推進,我國經濟領域發生了深刻變化,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出現了覆蓋人群過窄,城鎮從業人員不能完全參保,城鎮居民享受不到醫保的問題,醫療保險的公平性就全社會而言未能充分發揮,不僅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也不利于醫保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推動實現醫療保險覆蓋全體城鎮居民,人人享受醫療保障的目標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制定系統設計、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戰略步驟,第一步要實現城鎮所有就業人員和退休人員的全覆蓋。這一步張家口市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像煙廠、移動通訊公司、下花園煤礦等多個大型企業還沒有參保,個別困難企業因無力繳費也沒有參保,不少在醫保改革啟動前破產、改制企業的退休人員仍不能參保,宣鋼的封閉運行問題尚沒有解決等問題,都阻礙著第一步戰略目標的實現,應統籌協調、認真研究,加快解決步伐。第二步是實現城鎮非就業人員的全覆蓋,要逐步將職工家屬、子女以及駐張高校學生等人群分階段納入醫保統籌,讓城鎮居民都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在保障政策上要依據不同人群、不同職業和不同年齡制定不同的但又能相互銜接轉化的籌資辦法和保障辦法。推動醫療保險全覆蓋是建設和諧社會,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應從戰略角度高度重視這一工作。
二、積極推動三項制度改革同步推進,為醫保改革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雖然在功能和目的上與醫療體制改革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有很大不同,在三者之間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醫保改革的實踐主體是醫院和藥店,醫保改革只能影響醫院藥店的管理卻不能左右醫療體制和藥品流通體制的改革方向。目前由于后兩項制度改革滯后使醫保基金的流失和浪費現象非常嚴重,醫保基金自求平衡的能力越來越低,參保人員對醫保改革不滿情緒也越來越大。
隨著醫保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們越發深切感到,要想按照原來目標繼續推進和完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必須加快其他兩項制度的改革步伐,把“身陷泥潭”的醫保改革解救出來,真正減輕它的改革成本。為減輕自身負擔,醫保改革當前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大力發展社區醫院,盡可能把社區衛生院納入醫保范圍。這樣既可以方便群眾看病,還可以降低醫保支出。二是探索實施大型醫用材料限價、單病種費用控制、總費用控制等結算辦法,加強對醫院的量化考核,逐步建立費用分擔和風險共擔機制,樹立定點醫院的社會責任。去年我市醫保基金虧損1000多萬元,我們在積極調整政策的同時,加大了協議管理力度,把以上考核指標列入協議,不僅實現了扭虧為盈,而且遏制住了不斷膨脹的醫療服務行為,使基金支出進一步合理。三是探索實施市內轉診轉院辦法,逐步實現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的治療模式。目前我市還缺乏相應的規定和辦法,患者迷信大醫院、輕視社區醫院的觀點沒有扭轉過來,也在客觀上造成了醫院間的無序競爭,應及早注重解決這一問題。
三、進一步明確政府責任,加大對醫保改革的投入力度
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是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由于改革涉及面廣,而且異常艱巨和復雜,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單靠一個部門是難以解決的,政府各職能部門應積極協調,統籌解決。當前醫保改革所面臨的的突出問題除覆蓋面窄,三項制度改革不同步外,主要是對醫保改革投入嚴重不足。我們建議:
一是應盡快落實國務院1998年規定的參保人員的醫療待遇。首先是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制度在我市還沒有完全實施,造成自醫保改革以來國家公務員的醫療待遇較原公費醫療時期有所降低,公務員對醫保改革很有意見;其次是個別困難企業職工的參保問題由于缺乏補助渠道和補助辦法一直不能解決,不少職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時有發生;第三是醫改以前破產、改制企業退休人員的參保問題也因缺乏補償機制不能解決,這部分人員都處在高發病時期,不僅給家庭造成了巨大負擔,也使他們對社會的公平性產生了懷疑。
二是應明確對醫保改革成本的兜底責任。醫保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已開展了十幾年,目前仍未納入“確保”范圍,政策仍處在探索階段。一方面國家在大力推動醫保改革,另一方面政府財政又難以承諾承擔可能出現的虧損成本。從當前醫保覆蓋窄和社會共濟性不足,“三改”不同步,改革成本高以及醫保政策本身的問題分析,醫保基金潛在的虧損可能是長期存在的,靠勞動醫保經辦部門一家解決力所不及,造成企業繳費負擔和參保人員醫療費負擔過重,企業和參保人員也難以承受。我省其他城市多為政府財政兜底,隨著我市財力的增加,建議市財政逐步加大對醫保改革在資金上的支持力度。
三是要加大對醫保部門的投入力度。與養老保險相比,醫療保險由于動態性和多變性強,因此情況更為復雜,管理難度更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更多。首先是程序性強、技術含量高。所有醫院、藥店費用的審核、結算和管理都必須通過電腦系統處理解決,因此微機系統的維護、更新費用尤須加大投入。其次是專業性強。大量工作必須通過專業人員才能處理。第三是政策性強,由于統籌層次較低,因此各統籌區需設立獨立的政策制定和調研機構。目前以上幾項的投入力度都不強,致使系統運轉經常出問題,工作人員經常超負荷工作,政策研究力量明顯不足,此種狀況應盡快扭轉,以利于醫保改革的可持續發展。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要抓緊解決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作為其中的一項內容應當引起各級政府的進一步重視。
- 上一篇:地方物業管理行業員工流失探析論文
- 下一篇:我國物業管理立法存在問題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