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銀行調研與思考
時間:2022-10-28 10:54:00
導語:農村合作銀行調研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農村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金融市場將形成多元化金融組織體系,競爭格局越來越激烈,農村信用社不在是“一家獨大”的格局。面對新的金融形勢,農村信用社如何在競爭中站穩農村市場,成為真正的農村金融支農主力軍地位。那就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走強強聯合,引進戰略投資者之路。筆者經多方調研,認為組建區域性聯合農村合作銀行,是農村合作金融發展的方向。區域性聯合農村合作銀行的概念:就是以一個地級市為單位,把區域內的縣級農村信用聯社和縣級農村合作銀行進行改制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吸收本市區域內優秀企業參股設立的一種新型股份制農村合作銀行。聯合農村合作銀行的戰略目標定位為:立足三農、搶占集鎮、拓展郊區、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重點突破、全面發展。實行“總行、分行、支行”三級管理體系,這種全新的聯合農村合作銀行的成立,將會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并能提升合作金融機構在農村金融市場中競爭地位,達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發展同步。
一、從目前農村信用社現狀來看,核心競爭力不強,無法適應新農村建設要求。一是農村信用社由于歷史包袱重,經營效益差。二是信貸資產質量差,不良占比高。三是業務品種單一,缺少創新意識。四是企業文化建設落后,隊伍整體素質不高。五是公司治理不夠完善,經營機制與市場經濟不適應。六是外部環境上,存在不同程度地行政干預問題。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地制約了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二、從目前已成立的縣級農村合作銀行來看,競爭實力明顯增強,但還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一是宣傳力度不到位,目前農村合作銀行在世人的眼里,還只是一個改了名字的“中國信合”。二是對外競爭中,各縣級農村合作銀行各自為陣,顯得勢單力簿,缺乏合力和優勢,。三是公司治理還不夠完善,還須加強。四是股本結構不合理,股權較為分散。五是服務功能及創新能力不足。六是高管人員因循守舊,思想不開放,存在小富即滿,仍延用以往信用社那種粗放型管理模式,還有不少高管人員怕在改革創新中出差錯,怕承擔責任,而在任職期內就采取求穩,保烏紗帽的做法。七是企業文化建設重視不夠,員工積極性不高,缺少團隊精神。八是在支持新農村建設中政府領導要求高,有些目標很難實現,影響到與政府關系的協調。
三、組建區域性聯合農村銀行是合作金融本身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在新農村建設中需要多元化的金融服務,作為支農主力軍的農村合作銀行,要樹立憂患意識,采取積極應對措施。以前喊“狼”來了,現在“狼”不但來到城市,更是深入到農村,加上當地現有的金融機構和新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村鎮銀行、小額放貸公司,農村合作銀行與“狼”共舞的時代已來臨。筆者認為區域性聯合農村合作銀行就可以與“群狼”抗衡。區域性聯合農村合作銀行,首先要充分發揮點多、面廣和人熟、地熟、情況熟等優勢,立足三農,不斷創新和開發服務產品,滿足區域經濟發展中多元化的需求。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改制后的農村合作銀行是支農主力軍,是農民自已的銀行。三是要發揮整體優勢,留住“黃金客戶”,對優質客戶,總行要求各分行發放銀團貸款,合理調節資源,這樣做可以留住優質客戶并能吸引新客戶。四是要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支持城鄉一體化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小城鎮、中心村的規劃、改造,加強對道路、農村飲用水、通訊、住房、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這樣做可以改變政府對農村合作銀行的看法,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理解。五是強化競爭意識,競爭就是人才和機制的競爭。聯合農村合作銀行在人才競爭上,要采取人才激勵機制,用管理機制留住人才。建立人才招聘吸收機制,大膽用人,吸收各類專業人才,來適應業務經營的需要。建立人才培訓機制和人才出走的賠償機制,保證人才走,客戶資源不流失。五是充分發揮銀行卡撬動市場的功能,大力開發銀行卡系統的電子化產品和服務創新。六是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和理財產品等新型業務的開發和推廣。七是要針對不同群體,靈活運用貸款利率浮動政策。八是建立高管人員監督約束機制,嚴防道德風險和管理風險的產生。
- 上一篇:縣域經濟的探索和思考
- 下一篇:縣域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