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查報告

時間:2022-01-06 10:31:00

導語: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廉政文化建設調查報告

一、以"活動"為載體,將廉政文化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之中

將廉政文化融入于全區重大活動之中。近幾年,區委組織部在推進"六個好黨委"、"五個好支部"創建活動中,將廉潔從政的內容納入到每年創建活動計劃,統一布置、檢查、考核和評比;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將強化廉潔從政、遵紀守法、文明禮儀教育內容納入到創建文明鄉鎮、文民村、文明十星戶活動之中;區紀委、區檢察院去年聯手制作預防職務犯罪展板,在各鄉鎮組織巡回展,區紀委還在全區黨政機關中廣泛征集廉政警言,結合畢玉璽案件開展廉潔、警示教育活動;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我區組成先進人物事跡報告團,下各鄉鎮做巡回報告;區宣傳、文化主管部門還堅持開展具有*特點的"二月新春"、"五月鮮花"、"十月金秋"大型系列文化活動,將廉潔的思想有機融入于活動之中。

將廉政文化融入精神文明創建和傳統文化活動之中。2003年,我區重新制定了《文明村鎮建設管理辦法》,在文明村和文明鎮標準中,將"領導干部以身作則,作風民主,勤政為民,廉潔奉公"作為首要條件提出。為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重點,聯系實際深入持久地開展了"五愛"、"四有"、"三德"教育;"講文明、樹新風,爭做文明*人"、"鄉鎮精神文明建設百分評比"、"道德實踐最佳活動評比";堅持開展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系列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強化了人們的廉政思想、廉潔意識。為夯實農村文化的群眾基礎,將廉政文化根植在百姓生活之中,全區11個鄉鎮都建有自己的歌詠隊、秧歌隊、文藝創作班子等群眾文藝隊伍。他們采用快板書、小品、相聲等各種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創作和宣傳廉政文化的相關內容。

創新廉政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今年各鄉鎮在抓廉政文化建設上創新了一些內容實在,形式新穎的活動。例如:宋莊鎮通過給村干部家屬體檢、參觀紅色之旅、召開廉潔家庭懇談會、爭當"廉內助"系列"家庭助廉"活動,讓廉政意識走進農村家庭;實行"黨員監督卡"制度,讓農村普通黨員擔負起監督村級干部的責任;利用農村文明市民學校,將廉政文化引入課堂。又如:張家灣鎮從2003年起就要求全鎮57個村支部書記撰寫《廉政承諾書》和廉政談話體會,并將之公布在村級公開欄上;今年結合畢玉璽案件進行警示教育,又在全體機關科級以上干部中開展撰寫廉潔座右銘和撰寫自律心得活動,并將廉潔座右銘和心得體會集中公示。再如:梨園鎮每年堅持舉辦文化節,西集鎮扶持和和站村的文藝表演隊在全鎮巡回演出。將廉政文化有機融入于傳統的文化活動之中

二、以"陣地"建設為重點,搭建社會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平臺

今年,我區全面推進全程代辦服務制,將全程代辦服務工作延伸到農村。去年,全區11個鄉鎮均建起了服務大廳,今年重點在各村設立便民服務室,為群眾辦實事。這樣用"服務"的方式讓群眾感受廉政文化的氛圍,為黨員干部樹立廉潔形象找到了很好的平臺。

為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于以"三公"為主要內容的廉政文化的需求,各鄉鎮充分利用和積極開辟陣地。例如:宋莊鎮組織全鎮47個村定期編發"村務簡報"并送到每家每戶,在群眾和干部之間架設了一座"連心橋"。再如:永樂店鎮在各村設立"書記信箱"和意見反饋板,暢通了群眾和鎮黨委書記交流的渠道,并由鎮全程代辦服務辦公室負責收集信息提供給領導,及時將相關問題的處理情況公布在"信息反饋板"上,還在全區率先實行了"黨員責任區"制度,將各村有責任能力的黨員為自己的"責任區"服好務,增強了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和責任感。如:漷縣鎮投資15萬多元在63個村設立了讀報欄,將廉政教育送到了村民家門口,他們還充分利用"陽光工程"這個平臺,注重工程"招投標"的透明度,增加群眾的參與度,提高群眾的監督和廉潔意識,讓干部和群眾切身感受廉潔從政的氛圍。另如:梨園鎮今年三月份創辦了《梨園時訊》,將每期12000份《時訊》直接發送到各村各戶,他們還在*電視臺開辦了"今日梨園"專題節目。

在推進廉政文化陣地建設上,我區堅持開辦了農村文明市民學校。區建有總校,各鄉鎮建立中心校,村級建立分校,目前全區鎮級280個文明村,實現了村村建校。去年全區共建宣傳文化墻萬余米,閱報欄565個,將本區《*時訊》贈送給各村,供群眾閱覽。

三、以"制度"為抓手,強化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意識

為使機關工作人員轉變工作作風,促進廉政文化進農村,從去年起,區委制定了區級領導聯系鄉鎮工作制度和機關干部幫扶農村制度。區級領導干部深入到鄉鎮,具體指導各自所聯系單位的工作;去年,我區從各委辦局機關抽調200名處、科級干部,組成100支工作隊直接到村開展幫扶工作;同時,啟動了幫扶困難家庭子女就學"一助一"工程,全區處級以上干部每人資助一名學生,直至完成學業,將干部的關懷送到農村困難家庭。這幾項工作制度和活動受到廣大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普遍歡迎。

在推進制度建設上,去年我區先后制定了處、村級領導干部"雙十條紀律"規定,完善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村務公開的意見"、關于加強黨內監督等六項制度。今年在全區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大會上,針對我區實際,又出臺了"公務員十條紀律"等十六項相關規定。這些制度本身體現了廉政文化建設的內容和要求。

在制度文化建設上,各鄉鎮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規范性制度。馬駒橋鎮是北京市33個重點中心鎮和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共同確定的全國首批重點鎮之一,農村經濟比較發達。針對農村干部出現的在集體報銷通訊費的現象,相繼制定了《關于村級干部廉潔自律的若干規定》等7項行之有效的相關制度;出臺了《關于加強村級集體資金監督管理的規定》,規范了"村級資金專儲帳戶制度"和村級資金的使用辦法,有效杜絕了違規使用集體資金的行為和現象;完善制定了"基本建設工程十公開十不準"等專項工作制度,有效堵塞了建設工程環節中易發問題的漏洞,得到了全鎮廣大群眾的支持和信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此外,以"校園文化"為基點,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廉潔教育格局。近年來,我區加強了校園廉政文化和青少年廉潔教育,做到"三個結合",即:校園廉政文化建設與學校制度建設相結合,校園廉政文化建設與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校園廉政文化建設與學生德育教育相結合。一些學校積極嘗試學科滲透的方法,將廉潔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語文、社會、政治等學科教學當中,啟發學生的"敬廉崇潔"意識。各學校通過國旗下講話、"一人不廉,全家不圓"主題班會、"廉潔自律故事會"、"廉政詩歌朗誦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廉潔教育。不少學校在重要節日到來之際,會向家長和學生發出倡議:要學生以刻苦學習來報答教師的勞動。謝絕家長和學生贈送的紀念品、禮品。有的學校還與社會和家庭一起組織了"文明廉潔家庭"和"廉潔家庭格言"的評比活動。

農村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調查中我們發現,盡管各級黨委政府都力圖從各方面都營造廉政氛圍,大力開展廉潔教育活動,但無論是在廉政文化理念、廉政文化活動機制建設,還是廉政文化活動方面都存在一些明顯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認識不到位,缺少明確的建設目標計劃。在調研過程中,我們所到單位普遍對"廉政文化"這個概念感到耳生,對廉政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存有不少迷惑。盡管各單位的一些工作包含有不少廉政文化方面的內容,但由于各級領導干部認識上的原因,沒有明確的總體工作目標和計劃,使得廉政文化建設缺乏系統性、整體性和硬性措施。

二是機制不健全,陣地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從全區情況看,因為廉政文化建設這些年沒有系統提出過,所以在具體組織實施上,還未形成健全有效的工作機制。在廉政文化陣地建設上,盡管我們在推進過程中形成如:農村文明市民學校、公開欄、閱報欄、文化墻等做法,陣地并不少,但是從媒體宣教、公共場所廉政文化內容的宣傳等陣地,還未能充分的利用和挖掘。

三是活動不系統,制度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調研中我們感到,體現廉政文化的內容、思想、意識的活動的確不少,但認真分析,星星點點的活動,缺少具體意見的指導,沒有鮮明主題做支撐的廉政文化活動,只靠單一的滲透不會也不可能形成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況且農村的文化建設具有較強的保守性,農村廉政文化建設不可能超越實際,這就更加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職能部門提出針對農村實際的廉政文化建設對策,只有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以制度作為抓手,才能保障和推進農村廉政文化上水平。

關于加強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建議

通過這次調查,結合區委關于盡快起草"關于*區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的要求,我們就加強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提出四點建議:

建議之一:強化廉政文化意識,發揮黨風廉政宣教大格局作用。針對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對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意識不強,認識不到位問題,建議市紀委通過有關會議或文件等方式加以強化,同時通過宣傳媒體加大廉政文化工作的宣傳力度。采取必要措施,促使廉政文化建設工作列入到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進一步明確各級黨委宣傳部門的責任,發揮紀委組織協調作用,切實形成廉政文化建設的"大宣教"格局。

建議之二:抓好鄉鎮村試點,明確今年農村廉政文化工作重點。農村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加強理論研究的同時,進行積極的實踐與摸索。因此,抓好重點鄉鎮、重點村試點工作十分必要。我們具體建議區委,今年在我區確定梨園、宋莊兩個鎮為試點鎮,再確定三到五個村作為試點村,年底總結試點村鎮的經驗,為明年全面推進我區廉政文化進農村奠定良好的基礎。

建議之三:搞好"陣地"建設,創新傳播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廉政文化的陣地建設迫在眉睫。建議市紀委協調宣傳、廣電、文化等部門,發揮其在推進我市廉政文化建設中的輿論導向作用。我們在開展調研工作的同時,已然向區主管部門提出:在*電臺、電視臺開辦"廉政之聲";在《*時訊》上開辦"廉政之窗"的建議。目前,此項工作已征得有關領導同意,正在積極籌措落實當中。

建議之四:有效利用黨風廉政宣教資源,營造全社會廉政氛圍。廉政文化作為一項全黨全社會的事業,不可急躁,不能一陣風,要以長效機制來保障廉政文化活動的開展,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議市紀委充分發揮黨風廉政宣教"大格局"作用,著力抓好各級領導干部廉政思想的強化、廉政意識的增強等方面的教育。我們已經建議領導,在全區系統開展"讀書思廉"、"從政警言"系列教育活動,以此來加強各級領導干部自身思想修養和黨性修養;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利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由各單位主要領導講一次黨課;在近期全區開展的大型知識競賽中將重點體現廉政文化知識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