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事業發展調查匯報

時間:2022-02-12 09:34:00

導語:科技局事業發展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局事業發展調查匯報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我縣科技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按照《科技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從4月17日開始,利用一周的時間,圍繞全縣科技事業發展問題,三位局長各自帶著課題,帶領分管科長深入鄉鎮、相關部門和企業開展調研活動,各自形成了調研報告,并在班子會議上進行了交流。綜合三位局長的調研報告,分析我縣科技事業發展狀況,有喜有憂,應該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一、全縣科技事業發展現狀

(一)科技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情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九五”、“十五”期間,我縣科技事業發展較快,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科普工作示范縣、全省知識分子工作先進縣。但幾近科技工作出現下滑態勢,目前的總體情況是:科技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縣政府配備了科技副縣長;各鄉鎮普遍選配了專兼職科技副鄉鎮長和科技助理;各業務局普遍成立技術科或業務科,并配備了主管領導。在科技成果推廣方面,縣有推廣總站,鄉有推廣站,村有科普協會、研究會,形成了縣鄉村三級科技推廣服務體系。調研中發現,我縣科技工作雖然有組織、有機構、有人員,但是各級組織機構職能弱化,作用發揮的不好,鄉級科技推廣部門沒有經費、沒有基地,業務活動開展不了,基本上處于癱瘓狀態。

(二)科技項目申報管理情況。“十五”后期到現在,我縣承擔了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東北平原中部(吉林)春玉米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落實面積217.3萬畝。目前已經運行5年,累計爭取國家補助資金40萬元。項目區高產攻關創造了畝產947公斤的我縣玉米生產歷史最好水平;5年累計增產糧食13億斤。2008年我縣成功申報了國家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無公害規模化規范飼吉林白鵝及產品開發”項目,爭取國家補助資金117萬元,省配套40萬元,項目期2年,正在組織實施。近年來,通過縣科技局每年上報省、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3-5項,爭取項目補助資金40萬元以上。這些項目的實施,加速了產學研結合,促進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有力地推動了我縣科技進步。但是,由于縣財政困難,縣本級科技三項費用不能到位,縣級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多年來一直沒有實施,嚴重制約了全縣科技事業發展。

(三)新技術的使用情況。從調查情況看,目前我縣農業運用各種適用技術274項,其中傳統技術104項,占38%;新技術159項,占58%;高新技術11項,占4%。傳統技術還占有相當比重,新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普及率不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鳳毛麟角,產品缺乏競爭力,企業效益普遍不好。

(四)科技人員情況。目前全縣擁有各級各類科技人員36662人,占全縣人口總數的3.3%,其中高級職稱577人,占科技人員總數的1.6%;中級職稱6489人,占科技人員總數的17.7%;初級以下人員29596人,占科技人員總數的80.7%。調查中發現,我縣科技人員隊伍存在四多四少的問題即:低職人員多,高職人員少;低學歷多,高學歷少;城鎮人員多,農村人員少,教育、衛生等其它行業人員多,工、農業科技人員少。

(五)科技培訓情況。多年來,我縣農業科技培訓工作一直抓的比較好,每年都利用冬春農閑季節,采取辦培訓班、電視講座、召開現場會、組織科技下鄉等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農村干部干部群眾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科技培訓,每年培訓人數都在20萬人次以上。通過科技培訓,農民群眾的科技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加速了科技成果推廣普及和轉化,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

二、全縣科技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領導干部對科技工作重視不夠。按照國家對縣(市)、區科技進步工作考核實施細則的要求,縣委、縣政府每年要召開兩次以上專題會議,研究科技工作。而我們縣幾年都沒有系統研究過一次科技工作。5年來沒有召開過全縣性科技工作會議。部分鄉鎮黨委書記對科技工作更是不聞不問,普遍存在著對科技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不要的問題。

(二)科技投入嚴重不足。按照國家“科技進步法”和省、市“科技進步條例”及國家科技進步考核實施細則要求,縣級科技三項費用每年要達到財政決算支出的1.1%以上,并做到專款專用。按照這個要求,目前縣財政每年應該安排科技三項費用1000萬元以上。而我縣每年只安排360萬元,占財政決算支出不足0.3%。這360萬元也只是數字,真正用于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的資金一分沒有。由于缺少資金支持,農民又舍不得投入,企業沒能力投入,一些好的項目落實不了,嚴重制約了我縣經濟發展。

(三)科技人員作用沒有得到發揮。目前我縣科技人員總量不少,但工、農業科技人員不足7%,實際上真正能夠勝任本職工作的只有3-4%。而這些科技人員由于種種原因也大多閑置,出現了科技人才外流嚴重的問題。

(四)科技發展不平衡。從全縣看,農業科技相對較強,工業科技相對薄弱。目前全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只有哈拉海水泵有限公司。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也只有合隆的新安藥業有限公司。企業普遍缺少名優產品,創新能力差,后勁不足,缺乏市場競爭力。從農業本身來看,發展也不平衡,有的鄉鎮、村領導重視科技,工作開展的比較好,發展較快,如靠山東排木村、合隆陳家店村等。有些鄉鎮特別是偏遠地區,信息閉塞,思想守舊,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守田園的生活。

(五)部分農民科技意識不強,素質不高。他們對新思想、新技術、新事物接受不了,一個好項目落實起來很難,一項科技成果推廣起來很慢,迷戀六合彩、封建迷信活動等,影響了科技的傳播和社會穩定。

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

三、促進我縣科技事業發展的幾點意見

(一)要強化科技意識,從上到下加大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科學技術要走在前面?!翱萍际堑谝簧a力”這是鄧小平同志八十年代提出的科學論斷,如果說我國經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是靠政策發展的,十五大以后是靠市場發展的,那么,十七大以后只能靠科技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實踐證明,哪里的科技發展的好,哪里的經濟發展就快,哪里就繁榮。因此,各級領導干部都應該充分認識到,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歸根結蒂是科技的競爭。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切實把科技工作擺到重要位置,認真研究和解決科技工作中的實際問題??h委縣政府應該把科技工作做為考核鄉鎮和部門主要領導的一項重要內容,對科技工作突出的鄉鎮部門領導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落后的進行通報批評,對連續兩年工作落后的主要領導實行降職使用。

(二)積極穩妥地進行科技體制改革。加大事業單位改革步伐,對涉農部門的站、辦、所實行精減機構,精干人員,轉變機制??梢詢斣噷⑥r業、農機、畜牧、水利、林業技術推廣部門合并,吸納肯干事也能干事的高、中級科技人員,成立一個綜合性的科技推廣服務機構,由科技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開展科技試驗、示范、推廣、培訓、服務等工作。這樣即可以減輕財政負擔,又可以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使能人有用武之地,庸人自己謀生存。

(三)努力增加科技投入??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第一的投入,才能將成千上萬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縣財政比較困難,但每年至少應該拿出200萬元支持本級科技計劃項目,并承隨著財政狀況的好轉,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以企業和農戶為主體,以種類信貸為支撐,以社會集資和引進外資為補充的多渠道、全方位科技資金投入體系。

(四)進一步加大科技宣傳培訓力度。培訓重點應該放在農村偏遠地區、經濟落后村屯。培訓形式要靈活多樣,不斷尋求新的培訓模式。在培訓內容上要有針對性,強調適用性、通俗性。

(五)突出科技示范的輻射帶動作用。一項新技術、新成果對于絕大多數農民來說,他們不敢嘗試,而一旦有人運用并獲得成功,他們會馬上學習效仿并迅速輻射。形成規模。因此,縣政府應該選擇優勢項目,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先在局部示范,然后推廣,避免靠行政命令,強制執行。

(六)創造優秀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人才是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縣政府應該研究制定相應的人才政策。一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外地高精尖人才來創業;另一方面,對為縣科技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重獎,最大限度地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真正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