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服務新農村調查匯報
時間:2022-06-01 11:44:00
導語:青年服務新農村調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開展兩項活動,切實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上來
1、通過活動啟動,進一步提高建設新農村的思想認識。為加強農村團干部和青年農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內容的理解,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把力量凝聚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際工作中來,增強建設新農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青年在農村創業成才的本領。團區委從兩個方面抓好落實。一是今年年初團區委組織召開了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型青年農民暨鄉鎮團干部培訓班,全區11個鎮街道團委書記、40余個村的團干部及部分農業大戶的80余人參加了培訓。二是團區委把集中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當作當前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充分利用3•5“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前后集中開展了“爭做志愿者,建設新農村”主題活動,活動中團區委注重點面結合,突出特色,形成合力,通過多種方式及時、集中對主題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全面報道,在全社會形成關心志愿者、支持志愿者服務的良好氛圍。
2、通過示范帶動,營造建設新農村的濃厚氛圍。團區委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作用,深入挖掘先進志愿者典型,充分利用新聞、網絡、報告會等不同形式,大力宣傳他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質,深入宣傳志愿理念,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引導青年團員廣泛參與志愿服務。馬廠湖鎮青年志愿者楊文仲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購買了學習用具并捐資2000余元為馬廠湖鎮中心小學的3名貧困小學生交納學費的事跡被省新聞聯播播出后,得到了全區青年志愿者的交口稱贊,紛紛向楊文仲學習,在全區營造了“爭當新青年,建設新農村”的社會氛圍。
二、建設“三支隊伍”,不斷夯實共青團建設新農村的組織基礎
1、以榮辱觀教育為主線,加強團員隊伍建設。
農村團員青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生力軍,教育和引導好他們是目前一切工作的基礎。團區委的做法一是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主線,廣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以農村青少年學生為主要對象,團區委開展了“知榮明恥,十美十丑行為評選”活動,通過對生活中具體行為的美丑評判,教育和引導青少年學生棄惡揚善,知榮明恥,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針對農村團員青年,團區委開展了黨團知識競賽、“知榮明恥、愛我沂蒙”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他們樹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人翁意識。二是大力開展典型引導活動。團區委積極發掘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涌現出來的杰出農村團員青年代表,2006年五四期間,開展了“農村致富帶頭人”的評選活動,通過對評選出來的優秀個人的表彰和宣傳,激勵和引導更多的團員青年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艱苦奮斗,以辛勤和汗水換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明天。
2、以“高素質、復合型、團員青年信賴”為目標,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共青團組織能否發揮好團結青年、教育青年、引導青年的作用,團干部的自身素質和影響示范帶動作用是關鍵。為此,團區委提出了建設高素質、復合型、團員青年信賴的團干部示范群體的工作思路,定期研究,狠抓落實。一是強化團干部輪訓制度。2006年上半年,團區委先后推薦5名基層團委書記到省委團校和市委黨校參加團干培訓班,通過參加短期培訓班和專題學習研討班等方式,基層團干部的政治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工作項目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帶動了基層團組織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強團干部的交流學習。3月份,團區委組織全區的11個鎮、街道基層團委書記到參觀學習青年中心建設的先進經驗,回來后認真總結,分析對比找差距,在與兄弟縣區的工作交流中,開拓思路,不斷創新,爭取實現新的突破。三是推行團干部直選。4月份開始,團區委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民主推薦、擇優競爭的工作機制,在全區開展基層團組織團干部直選活動,把一批政治素質好、文化水平高、善于做青年工作的優秀年輕黨團員,選拔到基層團的工作崗位,充實了基層組織力量,活躍了基層組織建設、為實現建設新農村的偉大目標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3、圍繞新農村建設要求,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
青年志愿者隊伍是樹立鄉村文明風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團區委建立健全了各類志愿者隊伍,包括由青年科技致富帶頭人、致富能手組成的科技服務志愿者隊伍,以義務清潔街道、改善村容村貌為目標的環保志愿者隊伍,由鄉村文藝活躍分子組成的青年文化志愿者服務隊,以村里“五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為扶助對象的“真情助困”志愿服務隊。3月9日,團區委在義堂鎮華夏村隆重舉行了“爭當志愿者,建設新農村”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來自全區各行各業的志愿者代表齊聚一起共同宣誓,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倡議和動員更多的團員青年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
三、依托兩個載體,為團員青年投身新農村建設搭建平臺
1、深化青春創業行動。今年以來,團區委積極開拓思路,不斷深化青年創業行動,在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青年技能服務培訓和進城務工青年維權服務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著力加強青春創業培訓基地建設,根據社會用工需要合理安排培訓計劃,培養了大量的技術型青年人才,幫助他們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通過區青年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的具體運作,開辦“青春創業大課堂”,聘請創業致富導師,對青年的創業進行全程指導和幫助;開展了進城務工青年法律維權服務,幫助青年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同時,積極建設“學士后流動站”和“青年創業示范園”,為青年創業搭建舞臺,鼓勵和引導有志青年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2、推進農村青年中心建設。團區委牢牢把握農村青年中心這塊基層共青團工作的綜合平臺,充分發揮組織、活動和陣地的優勢,努力提高農村青年中心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能力。團區委在李官鎮三官莊青年中心成立了蔬菜種植協會,定期開展菜農種植技術培訓,推廣科學有效的種植、施肥技術,大大提高了當地蔬菜種植的產量。同時,積極開拓市場,拓寬銷售渠道,使三官莊的蔬菜賣得好、銷得遠,切實增加了當地菜農的收入。目前,全區農村青年中心全面發展,各類協會建設日趨規模,已經成為農村青年致富、創業、成才的堅實基地。
四、實施兩個品牌,為團員青年投身新農村建設提供服務
1、實施希望工程,救助農村失學青少年。竭誠服務青少年發展是共青團一切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農村的家庭困難青少年,團區委開展了一系列的希望工程救助工作。1月份,團區委爭取到來自社會各界人士捐款共計7500元,發放到八名品學兼優的農村學生手中,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順利完成學業。5月30日,區南坊明星企業向南坊中心小學捐款29萬元;供電部、鑫鵬文具有限公司分別向白沙埠中心小學捐贈了六萬余元的電力器材和價值一萬余元的學習用品;七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德清為前七溝小學的學生每人捐助校服一套,共計5000余元。
2、開展城鄉學生“手拉手”活動。“手拉手”活動是少先隊的品牌活動,今年,團區委為“手拉手”活動增添了新的內容。廣泛發動城鎮學校主動與農村學校結成“手拉手聯誼學校”,動員城鄉少先隊員進行手拉手結對,引導少年兒童從小了解農村、熱愛農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準備。
共青團區委將帶領全區各級團組織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目標,繼續凝聚團員青年的力量,充分發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真抓實干,開拓進取,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建功立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作為最基層的團組織,共青團應該也應當在建設新農村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共青團區委根據上級總體部署,結合本區農村實際,深入查擺問題,采取切實措施,廣泛動員,以試點鄉鎮為先導,加強示范,努力帶動,引導各界積極推進“新農村、新青年”發展計劃。
- 上一篇:黨建帶團建工作調查情況匯報
- 下一篇:物流管理文件備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