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總結
時間:2022-02-15 07:07:00
導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半年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緊緊圍繞全縣工作的大局,以創新創優為突破口,堅持高標準、高起點的扎扎實實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經驗和信息及調研文章有20多篇被省依法治省簡報、市局簡報及《南京人大》、《機關建設》雜志刊登和推廣,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其主要做法:
一、創新農村法制教育的形式,確保“一人走百戶、送法進萬家”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
圍繞局開展的“一人走百戶、送法進萬家”的活動,法制宣傳科編纂了4萬余字的《農民常用法律知識100文》一書,制作編印了1萬份走訪的問卷調查表,起草打印了《關于“一人走百戶、送法進萬家”活動的實施意見》,根據局領導的意圖組織協調全局開展了走訪活動。全系統100余名司法行政干警、司法所干警、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走進了千家萬戶,并開展了“六個一”活動。即對農民法律知識的需求進行一次問卷調查;送一本《農民常用法律知識100問》一書;舉行一次家庭法律知識咨詢活動;舉辦一次以村、隊為單位的農民法律知識講座;進行一次法律援助、公證和訴訟服務;寫一篇走百戶的調查報告。通過開展“走百戶、進萬家”的活動,全系統人員共走訪了全縣48個村,215個自然村的一萬多農戶,向農戶送閱《農民常用法律知識100問》一書一萬余冊。在這期間,還舉辦農民法制講座20多場次,聽課受教育人數達5000多人次。辦理各種公證、訴訟、法律援助事件100余件,幫助化解村民之間的各種大小矛盾糾紛150余件,同時,寫出調研和體會文章20余篇。開展“一人走百、送法進萬家”活動,密切了全系統人員與農民兄弟的血肉關系,加強了機關作風建設和干警隊伍建設,確保了農村社會的穩定,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政治文明建設。省依法治省簡報、市司法局簡報、市《機關建設》雜志都先后刊登宣傳了縣局開展的“一人走百戶、送法進萬家”活動的經驗和做法,《金陵了望》雜志、《江蘇法制報》、溧水電視臺都先后進行了跟蹤報道。
通過開展“一人走百戶、送法進萬家”的活動,主要取得了四個方面的成效。一是增強了農民群眾依靠黨、依靠法律增收致富的決心和信心。在開展活動中,全系統有30多名黨員干部積極帶頭,邊送法邊宣傳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把黨的溫暖送到了群眾的心坎上。法律援助科和律師事務所的8名黨員,先后為21名生活困難的婦女和老人辦理了法律援助案件,公證處的4名黨員還為東屏鎮的300多戶農戶辦理了征地拆遷的公證,為25個施工隊辦理了招投標公證。二是幫助引導農民增強法制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通過送閱4萬余字的《農民常用法律知識100問》一書和舉辦20多場次法律講座,較好地向農民灌輸可法律知識,使農民進一步增強了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拿起了法律武器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三是推動了農村政治文明建設。通過送法進萬家活動,使廣大農民了解和掌握了法律賦予給他們的權利和義務,積極參與村里的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理財,促進了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四是促進了農村的矛盾化解和社會穩定。在開展“送法進萬家”的活動中,全系統人員針對當前農村大開發、大發展中的矛盾糾紛增多的問題,深入村隊進行邊宣傳法律邊搞好依法調解工作。全系統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83起,調解成功率達98%,同時,排除和調解重大矛盾糾紛70多起,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的穩定。
二、創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模式,引導青少年做遵紀守法新人。
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堅持樹立了三種理念,即樹立了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的理念、法制教育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的理念、法制教育與革命英雄主義相結合的理念。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維方法上做到了“三為”,即在教育的形式上以“新”字為主線,在教育的氛圍上以“廣”字為平臺,在教育的效果上以“實”字為層面。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徑上突出了六種形式,即基地式教育、庭審式教育、實踐式教育、營隊式教育、閱覽式教育、讀書宣講式教育。同時,為結合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文件精神,以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與縣委宣傳部、縣關工委、縣教育局、縣婦聯、團縣委聯合組織全縣中小學生開展了“讀一本法制案例好書籍,做一名遵紀守法好學生”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動。
為使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動有聲有色,我們通過四處收集有關法制教育案例,在較短時間內編纂了8萬余字的《法制教育案例100例》一書,并作為全縣中小學生法制教育課外讀物。這本讀物共分為“基本知識篇、基本權利篇、行為規范篇、自我保護篇”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它針對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知識結構和實際需要,選擇發生在中小學生中和他們身邊發生的大量案例,運用以案釋法的方式,從依法育人和以德育人的角度,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基本法律知識,做到了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縣委書記楊海寧為書作了“營造學法氛圍、培養四有新人”的題詞,縣長馮寶椿作了“學法用法、崇尚法治”的題詞。縣委副書記尹昭倫為書寫了前言,局長李明富為書寫了后記。圍繞開展讀《法制教育案例100例》書籍的活動,縣司法局還將會同縣有關部門組織全縣中小學生開展法制教育四項系列活動。即:開展讀書演講競賽和以案釋法知識競賽活動;舉行一次“讀法制案例書籍”作文比賽和板報評比活動;組織開展一次“法律伴隨我成長”的法制夏令營活動;召開全縣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經驗交流會。
5月18日,6部門在縣二中舉行了《法制教育案例100例》發書儀式。在發書儀式上,學校領導代表、學生代表作了發言,縣關工委主任束潤林作了講話,他要求全縣各學校結合組織學生開展讀《法制教育案例100例》的書籍活動,培養青少年學生積極向上、向善、向美的優良品格和心理素質,樹立遠大理想,爭做“四有”新人。并希望縣有關部門要一如既往的重視和加強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要創新思路、方法和途徑,齊抓共管,以形成強勁動力,共同為培養跨世紀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履行好職責,作出應有貢獻。
三、創新送法進社區的方法,拓展社區法制教育的空間。
一是與南京電視臺《法治現場》節目組結成送法進社區新陣營。
5月18日,我們與南京電視臺“法治現場”節目組聯姻,結成了“18”法律廣場送法進社區陣營。首次聯姻送法進社區活動,吸引了城鄉四面八方的5000余群眾,他們奔赴縣城南門廣場參與火暴的大型法律咨詢活動,把我們組織的“18”法律廣場送法進社區活動推向了新的高潮。
從去年3月份開始,我們就開設了南京市“18”法律廣場溧水分廣場。“18”法律廣場開設以來,我們堅持熱情為廣大公民普法、送法和進行法律服務。深受全縣人民歡迎,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為使“18”法律廣場辦得更具特色,更吸引群眾,進一步提高它的知名度,在市司法局宣傳處的協調下,我們與南京電視臺“法治現場”節目組聯姻,結成了“18”法律廣場送法進社區新陣營。縣局定期與南京電視臺“法治現場”節目組全體人員以及節目組的律師團參與溧水“18”法律廣場活動。5月18日,縣局派出律師、公證員與南京電視臺的“法治現場”節目組的主持人東方老師以及律師等組成了50多人的法律廣場服務團,接受了5000余名群眾的法律咨詢,共記錄和解答群眾有關法律方面的問題3000多個(件)。許多群眾聽說南京電視臺“法治現場”主持人東方老師來了,都奔走相告,帶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向東方老師請教,東方老師不厭其煩,一一給予解答,整整忙了一個上午,直到吃午飯時,許多群眾還不愿離去。縣局創辦的“18”法律廣場的新招數博得了全縣人民的聲聲稱贊,南京電視臺“法治現場”節目主持人東方老師的現場法律咨詢和服務,對溧水“18”法律廣場起了轟動效應,“18”法律廣場真正成了老百姓的“法制課堂”。
二是聯合有關部門把〈行政許可法〉送到社區。6月18日上午,我們組織協調了20多家司法和行政執法部門的人員、司法干警、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及法律援助志愿者共40多人,在縣城繁華地段通濟街社區進行了大型的《行政許可法》宣傳日活動。
全縣《行政許可法》宣傳現場標語懸掛,漫畫醒目,展板林立,吸引了萬余名群眾前來參與活動。檢察院、司法局、政府法制辦公室、交通局等部門的宣傳人員向前來觀摩的群眾送發了《行政許可法》文本、《辦理行政許可須知》、《行政許可法規定當事人哪些權利和義務》等宣傳資料萬余份(冊)。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人員、法律援助志愿者向前來咨詢的300余名私營企業者、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經營人員熱情解答了有關“哪些事項可以設立行政許可,哪些可以不設行政許可、實施行政許可的程序有哪些、行政許可的費用有哪些規定”等100多個問題。縣廣播電視臺及時報道了全縣《行政許可法》宣傳日的活動情況。與此同時,為提高行政機關貫徹《行政許可法》的水平,使行政機關廣大公務員進一步了解和掌握《行政許可法》的有關內容和規定,檢驗前段時間培訓學習效果,縣公務員學法領導小組辦公室與縣政府法制辦又組織了全縣2000余名公務員參加了《行政許可法》知識考試,全縣參考率達100%,及格率達100%。宣傳日活動和學法考試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行政許可法》在全縣的貫徹落實。
三是協調有關部門在社區開展新《憲法》學習宣傳活動。我們聯合了16個司法和行政執法部門將《憲法修正案》復印了3萬份送到社區,同時,還制作了10塊20米長的《憲法修正案》展板,深入到全縣15個社區進行巡回展示,共接待了5萬余名社區居民參觀學習。
四、創新普法依法治理的宣傳平臺,營造良好的普法依法治理氛圍。
一是以依法治市網為陣地,搞好信息宣傳工作。為了反映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動態和經驗做法,我們及時與各科室聯系,將各科室的有關開展的動態及時反映到依法治市網上。僅僅半年,網上信息就刊登了60余篇。信息中有反映全縣學習宣傳《憲法修正案》的工作動態,又有反映全縣《行政許可法》宣傳的動態,有反映律師、公證人員辦案的工作情況,又有反映人民調解工作的情況動態。
二是以市局簡報、依法治市簡報為陣地,搞好普法依法治理的宣傳工作。上半年來,我們總結了全縣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經驗,總結了搞好依法治市網上信息的經驗,總結了全縣農村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創建工作的經驗等,先后有5份經驗被市局簡報刊登和轉發,在全市營造了普法依法治理的良好氛圍和影響。
三是以依法治省簡報和《江蘇法制報》為陣地,廣泛宣傳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今年來,依法治省簡報先后刊登我縣普法依法治理的信息4篇,《江蘇法制報》刊登信息稿件4篇,從而,在全省擴大了我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影響。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四是以市以上各種會議為宣傳陣地,總結出高質量的經驗材料介紹。上半年,我們撰寫了全縣“創新青少年法制教育模式,引導青少年做遵紀守法新人”的經驗,該經驗在全市預防未成年違法犯罪會議上介紹后,一致反映較好,在依法治市網上有近3000人點擊看閱這一材料,除此之外,在全市召開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工作會議上,我們總結了縣和傅家邊村、板橋居委會的3份材料在會議上作書面介紹,受到與會同志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