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流企業匯報
時間:2022-09-25 01:06:00
導語:建設一流企業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市供電公司以國家一流縣供電企業為主線,強化措施,大膽創新,有力地促進了企業改革與發展。今年1-10月份,完成供電量7.9億千瓦時,實現利稅5399.3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4.6%和51.7%。被國電公司農電部領導譽為“主業精干型、多經產業型、科技進步型、全員學習型、奮發向上型企業”。企業還先后榮獲國家一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連續9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
一、推進機制創新,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不斷完善防范措施,到10月底,實現連續安全生產6399天。
第一,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完善了安全管理網,明確了各級行政一把手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實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將員工的安全風險與員工利益掛鉤。加大了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罰力度,對造成員工重傷者,單位第一責任人降職使用;對造成員工死亡者,單位第一責任人撤銷職務。制定并實施了《安全生產獎懲實施細則》,根據崗位性質、責任大小,以責論處,實施重獎重罰。
第二、堅持不懈地開展反違章斗爭。制定實施了一、二、三級“禁酒令”制度,實行查禁違章目標管理,明確了消除四種違章的硬指標。嚴肅執行《反違章責任制考核辦法》,在評先樹優、提拔晉級等方面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狠抓“兩票三制”的落實,兩票合格率達100%。認真組織了春季、汛期、秋季和重大節日的安全大檢查,對查出的違章行為嚴格處罰,對發現的隱患及時進行了消除。
第三、積極推行安全生產的超前管理。堅持立足防范,認真抓好各項工作中危險點的分析與控制,構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火墻”。同時,研制開發了《供電企業超前控制行為違章管理系統》?熏實施違章現象的事前、事中控制,使安全管理變過去的被動查處為主動控制、變管結果為管過程、變抓事故處理為抓超前預防,實現了安全管理的超前防范。該系統經山東省科技廳和山東電力集團公司的科技成果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
二、推進科技創新,提高電網科技水平
(一)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一是實施變電站無人值守。對所有變電站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推廣應用了微機綜合自動化、變電站實時圖像監控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了變電系統的綜合自動化,使所有變電站達到了“四遙”功能,無人值守率達到100%。二是推廣應用信息自動化技術。在硬件建設上,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實行微機聯網,實現了全系統信息的實時傳輸和查詢。在軟件建設上,開發應用了計劃管理系統、供電所規范化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用電MIS系統、物資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為實現全公司信息共享,今年又同北京思維加速網絡公司、威海海源網絡公司合作開發了縣供電企業ERP管理系統。
(二)加快電網建設改造步伐。制定了“十五”規劃和年度計劃。去年來,投資4741萬元,精心組織實施第二期農網改造,全面完成了六項工程,年度計劃完成率達100%。一是110千伏初家變電站擴建工程,二是110千伏柴溝變電站改造工程,三是新建35千伏李家營輸變電工程,四是新建110千伏北郊輸變電工程,五是新建10千伏線路15條,六是改造低壓村71個。通過加強電網建設,進一步優化了網絡結構,提高了供電可靠性。目前,城區供電可靠率、農村供電可靠率分別達到99.950%、99.764%。
(三)實施城區配網自動化工程。根據城區電網發展的需要,積極實施國家“973”計劃,與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合作,在城區實施配網自動化建設,實現了城區供電網絡網格式供電,提高了供電可靠性。該工程在全國縣級城市率先通過了國電公司驗收鑒定,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三、推進管理創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一)強化經營管理,嚴格成本控制。突出抓了“三個加強”。一是加強財務的集約化管理。建立健全了財務管理制度和工作標準,全面實施會計電算化,推行財務預算管理。完善了“三費”管理辦法,嚴格成本控制,實行辦公用品費用包干制度,一年可節省開支50多萬元。深化車輛改革,將主業使用的65部汽車保留22部,其余車輛全部面向社會公開拍賣。保留車輛實行核定費用,統一管理,年節省開支200多萬元。二是加強物資的程序化管理。修訂完善了生產設備、辦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等物資、物品的采購管理程序和物資招標辦法,做到了采購信息、招標過程、招標結果“三公開”,從采購計劃的制訂到進貨直至領用,每一個環節都程序化操作,實現了閉環管理。三是加強經營的規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經營指標體系,層層簽訂指標承包合同,對各項經濟指標全部實行量化考核和定責考核。把電費回收作為電力營銷的重點,堅持依法經營,新電費實行月清月結。2002年,主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完成64528元/人·年,資產保值增值率達112.2%,資產利潤率增長率達12.46%。新電費回收率達100%。
(二)強化節能管理,實現節能降損。一是強化計量管理。建立了計量中心,推廣應用了S級電流互感器和寬負載電能表,提高了計量裝置的準確度。二是強化營業普查。成立了電力稽查所,常年不斷地查處違章用電和偷竊電行為。今年1—10月份,共查獲各種竊電案件12起,追繳電費13.2萬多元。三是實施無功優化補償。對客戶進行隨器補償、低壓集中補償、隨機補償,對變電站根據配網無功缺額情況,及時調整補償容量,實現了無功就地平衡,降低了無功損耗。四是實行分流降損。充分利用各變電站備用的10千伏出線口,新架10千伏出線,使原來的線路負荷合理分配,做到平衡分流,收到了明顯的降損效果。到10月底,高壓綜合線損率下降到3.77%,低壓線損率下降到9.90%。
(三)加快多產發展,提高整體效益。堅持定位國際市場,大力培植“外向型”多產企業。10家多產企業經營范圍由電力產品為主轉變為社會產品為主,銷售市場由國內市場拓展為國內、國際兩大市場,3家企業的12種產品走出國門。1—10月份,實現銷售收入2.1億元。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引進3家外商項目。一是引進外資1250萬美元,由菲達農產品公司與巴西平原貿易公司合資成立大豆榨油廠,并簽定了投資合作意向書。二是由菲達電器公司與臺灣樂士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簽定了合資生產GIS系列電機產品的合作意向書。三是與青島公交集團合資成立了青島公交集團**菲達巴士有限責任公司,11月6日,隆重舉行了揭牌儀式,正式掛牌運營。
四、推進舉措創新,樹立良好電業形象
(一)全面開展“學習創新型”企業活動。順應企業改革、發展和“入世”的要求,推行“40+8”工作學習制度,即每周40小時工作、8小時學習,加強政治理論、職業道德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培訓。全公司員工人手兩本學習筆記,一本為政治學習簿,一本為業務學習簿。為鞏固學習成果,編寫了140萬字的《崗位知識題庫》,每年組織兩次專業知識考試、一次技術比武。連續兩年舉辦了13個專業300多人參加的技術比武。
(二)不斷加強農電隊伍建設。在大力實施“農電工素質工程”的基礎上,對供電所推行“一長四員”制,實行定崗定員。每個供電所,設立1名所長和4名管理人員,即安全員、核算員、技術員、綜合管理員。打破正式職工和農電工身份界限,實行公開競爭,33名優秀農電工走上“四員”崗位。同時,對電工組長實行了競爭上崗,56名農電工脫穎而出,競爭到電工組長崗位。另外,對農電工實行動態管理,今年35名不勝任工作崗位的農電工被解除勞動合同。
(三)深入實施“彩虹工程”。圍繞十項服務承諾,創新服務舉措,積極開展了為民、便民、利民、贏民的優質服務活動。一是依法服務。成立了**市消費者協會供電公司分會,與當地12315聯動,參與有關部門對市場商品檢查、對服務進行監督,對有關投訴進行受理、調查、調解、處結。二是高效服務。充分發揮4支專職事故搶修隊、1部帶電作業車和2部應急服務發電車的作用,與110聯動,及時為企業生產用電排憂解難。三是上門服務。強化客戶服務隊職能,配備了專用車輛、通訊工具,巡回各企業,開展了送用電知識、解答疑難問題、排除用電故障的“三上門服務”活動。四是回訪服務。對新客戶實行回訪制度,對新上的用電客戶均在30天內進行回訪。建立新客戶征求意見卡,把客戶反映的問題認真記錄在客戶卡上,協調有關部門及時解決。被濰坊市消費者協會評為五星級消費者滿意單位,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全市唯一一家行風免評單位。
(四)切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建立了完整的企業文化標準體系、管理體系和考核體系。在硬件建設上,建立了圖書室和2700平方米的培訓中心等活動陣地,創辦了內部報刊《**電業》,每月2期,為全公司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在軟件建設上,不斷完善了激勵、培養、約束“三項機制”,制定了《**電業員工行為準則》、《**電業員工懲戒細則》,組織開展了“慶祝黨的生日”、“新世紀彩虹”等文體活動,陶冶了員工情操,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