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黨建工作匯報
時間:2022-10-17 09:52:00
導語:國資委黨建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于搞好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緊密聯系治國理政的實踐,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蹦壳埃訌婞h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新形勢下擺在全黨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機關黨的建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20**年以來,**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按照省委的統一部署,在國資委機關和系統內部實施了“云嶺先鋒”工程,以建設“學習型組織、高效型機關、實干型集體、服務型隊伍”為目標,在國資委的各級黨組織中廣泛開展了“學習創新、執政為民”創優爭先活動,在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組織建設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當前,結合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我們圍繞提高機關執政能力,進一步抓緊機關黨的建設,促進了各項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結合機關“雙重地位”抓黨建
各級黨政機關是黨委和政府的組成部門,履行職能怎么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關黨組織的狀況。一方面,機關黨的建設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強,會有力地推動機關的全面建設,機關履行職能的能力就強;另一方面,機關的各個部門中的絕大多數干部都是黨員,他們在履行職能的過程中,體現著黨的意志,通過他們的服務領域、服務對象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對黨政機關的良好形象必然會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對樹立黨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和威信起到促進作用;相反則會帶來負面影響,損害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甚至會危及黨的執政地位。黨政機關黨組織的這種“雙重地位”產生的“雙重效應”,是有別于鄉村、企業、學校及街道、社區等基層單位的一個重要特征。正是這個特征,對加強黨政機關的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機關黨組織應當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呢?一是要發揮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作用。改革越深入,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系越復雜,矛盾越突出,體制性障礙形成的阻力就越大;越是改革進入到攻堅階段,越是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凝聚人心。機關黨組織在這方面既是職能所系,又具備宣傳教育的優勢條件,應當有更大的作為。二是要發揮教育人、培養人,建設高素質機關黨員干部隊伍的作用。黨和國家的各級機關蘊藏著大量的優秀人才,是我黨我國人才資源的重要寶庫。而要培養好、選拔好各類優秀人才,機關黨組織負有重要的責任。三是要發揮聯系、團結、教育、引導基層廣大群眾積極投身改革實踐,提高黨的影響力、號召力的作用。當深層次改革涉及到利益關系調整的時候,做好群眾工作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和整個社會的穩定工作,就成為一項特別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機關黨組織應當充分發揮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結合機關職能特點抓黨建
長期以來,機關黨組織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決。機關黨組織建設的難點在哪里,原因究竟何在?在工作實踐中我體會到主要有“四難”:一是由機關工作性質所決定,組織生活人員“難集中”,使“”等制度很難落實;二是機關黨員隊伍“老黨員”多和素質參差不齊的結構,使黨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難統一”;三是受機關工作環境和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難開展”,使黨內監督管理弱化;四是機關的黨員比例“一頭獨大”,“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有時不靈,黨員的先進性“難體現”。
研究和探討機關黨組織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應當從以上“四難”入手去摸索和總結新的有效經驗。一是緊貼職能,服務中心。機關各部門的職能不同,任務不一樣,但黨組織緊緊圍繞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機關黨組織只有圍繞中心任務開展活動,才能確保黨建工作的正確方向,增強黨建工作的活力,同時也才能有效解決政治、業務“兩張皮”的現象。**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20**年2月正式掛牌后,一直就十分重視機關的黨組織建設,黨委、支部建設與業務建設同步展開,及時建立黨組織和各項規章制度,狠抓以“合心、合力、合拍”為主題的團結教育,使來自4個廳、委的人員及職能很快整合,形成了合力,確保了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二是方式靈活,形散神聚。針對機關的工作特點,組織生活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但要在實質內容上抓落實。我們針對監事會等部門人員長期跑企業,黨員比較分散的實際,黨支部根據工作情況靈活安排組織生活時間和活動方式,運用談心、思想互助等形式,把大家凝聚起來,做到了人散心不散。這說明,只有把內容與形式有機統一起來,才能保證組織生活制度真正發揮教育、管理和監督黨員的作用。三是搭建“載體”,豐富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組織活動,既是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所需,又是提高組織生活質量的重要方法。**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結合實際,在機關及**飯店中開展“講文明、講科學、愛衛生、樹新風”、“黨員先鋒崗”、“服務窗口示范崗”等活動,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要創新活動方式,為黨組織生活搭建有形“載體”,使黨員愿意參加活動、樂于接受教育、自覺樹好形象。四是內外結合,借力推動。機關工作容易陷入事務主義和慣性思維,這就需要加強與外界的信息溝通、經驗交流和互促聯動。要善于借助外力推動工作,搞好統籌規劃,指導工作謀全局,開展活動求整體效應。五是強化內功,促使自建。機關黨組織能否充滿活力,關鍵在于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其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我們在選配機關黨委、總支、支部等黨組織成員時,像配備行政干部一樣予以重視,既尊重黨員選舉結果,又嚴格把好審批關,不搞應付、照顧;加大對機關黨組織成員培訓的力度,專業培訓也視情增加了黨務工作方面的內容;工作指導中,注重傳幫帶,把著眼點放在培養提高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上。
結合改革創新工作機制抓黨建
加強和改進機關黨組織建設,難在創新,重在建設。建立機關黨組織建設的長效機制,機關黨委是基礎,基層黨支部是重點,改革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是關鍵。我們要著眼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斷創新黨員管理方式。要創新黨組織的設置形式、要創新管理手段、創新管理機制,努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機關分工負責、有關部門和單位相互配合的黨員管理工作新格局。
我們要認真總結過去的實踐經驗,克服當前機關黨的建設中存在的機制不活、運轉不靈的問題,優化工作機制,促成良性發展。要進一步理清通過機制創新求機關黨組織建設發展的思路。一是創新“經常建”機制。針對一個時期機關黨組織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時間和精力抓一抓整頓是必要的,但應當把“集中抓”與“經常建”結合起來,把制定整改措施的著眼點放在促進機關黨組織的經常性建設上來,通過完善制定組織生活計劃、落實組織生活負責人、定期匯報分析黨組織建設形勢和情況通報等制度,確保機關黨組織建設“長流水,不斷線”,常抓常新。二是創新監督機制。要針對機關黨內監督普遍存在的“三多三少”,即:一般性制度多,具體操作性規定少;規定“不準”的多,明確怎么做的少;上墻上板的多,檢查落實的少等問題,進一步理順機關黨委與紀委的職能關系,形成監督合力;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落實信訪、接待日、行風評比、黨委(支部)書記報告工作等制度,加強下級對上級的監督。三是創新激勵機制。機關黨務干部大多是“一崗雙責”,權利與義務不對稱的狀況,阻礙了從事黨務工作的動力。因此,要進一步完善黨內評議、測評工作,堅持把黨內任職的工作情況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與干部的選拔、任用結合起來;加大黨務干部與其他干部的交流,改善黨務干部隊伍結構;及時表彰優秀黨務工作者,增強其榮譽感,激發工作動力。
結合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抓黨建
中共中央決定從20**年1月開始,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學習貫徹黨章,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宗旨,增強黨的觀念,發揚優良傳統為主要內容,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將圍繞思想理論的先進性,抓好機關干部的理論和業務學習,帶動國資委系統的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機關、先進性黨組織。通過在機關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達到提高黨員素質、打牢組織基礎、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的。
在摸底準備階段,我們要從思想上、組織上、教育動員上作好準備。結合機關黨組織建設的實際,進行方法創新,在增強以下“四性”上下功夫、見成效。一是找準切入點,增強開展教育的針對性。找準切入點,主要是要準確把握黨員隊伍思想脈搏。要熟悉他們的過去和現狀,了解他們在想什么、有什么需求,進而有針對性進行教育引導。二是尋求結合點,增強開展工作的實效性。要把黨組織建設與業務工作、思想教育與管理監督、開展活動與培養干部、落實制度與完善機制等有機結合起來,使各項工作相互貫通、有序開展。在開展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教育中,我們要求各處(部、室)至少安排1名同志到省屬企業掛鉤蹲點1個月,并結合工作任務寫1篇調研文章。這樣做,大家感到鍛煉很大,企業的反響也很好。三是抓住興奮點,增強開展工作的預見性。**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成立不久,為把組織建強,排除干擾開展競爭上崗活動,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打破論資排輩,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機關黨委和各支部,加強組織領導,并抓住大家的興奮點,教育引導大家加強學習和實踐鍛煉,努力提高素質,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這就啟示我們:抓黨建工作不能將其僅僅當作任務來完成,要緊貼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善于發現興奮點,及時抓住興奮點,主動抓好教育預防、制度機制等基礎性、前瞻性的工作。四是捕捉閃光點,增強開展工作的生動性。捕捉閃光點,就是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以正面教育為主,大力弘揚主旋律;就是要善于發現積極因素,大力培養和宣傳先進典型,并運用典型指導和推動工作。尤其是在深化改革、各種利益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更要注重調動積極因素、化解各種矛盾、凝聚群眾力量,這應當成為機關黨組織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