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時間:2022-02-12 11:37:00
導語:政府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梁靜珊代表
改善低收入群眾居住條件
如今惠州市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有相當數量的惠州市民住上了漂亮的商品房,市民們的居住條件和環境都有了很大改善。
據悉,“***”期間,市區每年將建設經濟適用房、廉租房800套,5年共建4000套。對低收入、無房戶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希望這件事能落到實處,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標準、價格都應公開,對購買者嚴格把關,讓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真正惠及低收入群眾。
柯紫生代表
完善公共設施提高生活質量
報告中提到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惠州發展的成果,對此我深有體會。
近年來,隨著惠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委、市政府在公共產品建設方面投入的力度很大,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像“兩江四岸”的整治、惠州大道的改造,市民樂園、市體育館和惠州慈云圖書館的建成使用等等,城市功能設置日趨完善,大大增強了惠州的城市氣息,這些變化,廣大市民是最大的受益者。“惠州變得越來越漂亮了!”市民們都這么感嘆。我在惠州住了20多年,對此深有體會。我的許多外地朋友都夸惠州生態環境好,有的朋友放棄大城市而選擇到惠州定居,他們說,惠州城市功能齊備,又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居住的好地方。
目前我市正在進一步完善與文明城市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如科技館、博物館、文化藝術中心、會展中心和金山湖體育館、游泳跳水館、中心體育場,以及市中心人民醫院江北新院、市中醫醫院新院、市婦幼保健院等一批重點設施建設正在加緊推進中,這些公共設施投入使用后,惠州市民的生活質量將大大提高,文明程度自然也會相應提高。
劉深水代表
培育本土老板提高村民收入
創造百姓新生活,首先就要提高群眾收入。報告中說,2011年,要讓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珠三角地區平均水平,這讓我們這些村干部覺得肩上擔子沉甸甸的。
我們博羅縣石灣鎮里波水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靠出租廠房,今年總收入800多萬元。村里經濟好,受惠的是村民。我們村2460人,外出打工加上集體福利分紅,人均年收入有7800多元。目前全村年人均收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平均每月可以拿到150元補貼。年終分紅的時候,一般村民有2000多元,60歲以上的老人拿到4000多元。
我們村干部一直積極考慮如何進一步提高村集體以及村民收入。東莞石龍土地利用已呈飽和狀態,部分產業急需朝一些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鄰近地方轉移。我們村和石龍隔江相望,承接石龍產業轉移優勢明顯,我們把這件事當作重要工程來抓,實施力度也比較大。目前相關配套設施逐步完善,連接石龍的黃洲大橋已奠基,大橋建成之后將大大方便石龍方面的產業轉移。我們意識到,僅靠出租廠房增加村民收入的模式相對單一,增收潛力也不大,我們計劃通過培訓提高村民素質,大力培育一些自己的企業和本土老板,使村民收入有大幅度提升。
江潤濃代表
讓山區孩子享有同等教育
作為一名農村基層教師,我深刻感受到廣大農村地區對公共產品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對教育資源的需求。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及各界人士的重視和關注下,廣大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得到很大改善,但在教育軟資源方面,還很薄弱。比如我們學校,語文、數學這些基礎課程的教師基本能滿足,但是像美術、音樂這樣的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師卻很缺乏,專業技能型的老師更少。同時,學校不僅缺電腦,會電腦、懂電腦的人也少。孩子成長過程中,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很重要,山區孩子接受素質教育的機會還不夠多,如果像美術、音樂這樣的課程不能正常學習,孩子的健康成長會受到影響。希望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能出臺更多的相關政策和措施,鼓勵具有專業水準、有一技之長的教師能夠到農村山區任教,讓山區孩子能夠享有與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