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12 11:41:00
導語:政府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廣東省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實施辦法》,《惠州市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實施辦法》(以下稱實施辦法)日前出臺。從2006年秋季起,我市全面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全市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的農村中小學生有近40萬。
我市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實施辦法中規定的免費項目為雜費。各縣(區)的農村義務教育免費補助標準為,小學每生每學生288元,初中每生每學年408元。雜費以外費用不屬免費范疇。
免費對象為農業戶口及農墾系統、華僑農場職工子女
據介紹,我市出臺的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實施辦法確定的免費對象為:本市農業戶口(含居住鎮的農業戶口,下同)及農墾系統、華僑農場職工子女在普通中小學(包括民辦學校)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堅持就地入學原則,凡符合享受免費義務教育條件的學生原則上在戶籍所在地入學;隨同父母跨縣流動的學生,如符合流入地入學條件和免費范圍,并能確認學位的,可列入流入地免費義務教育范圍。
在農村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除原享受免書本費、免雜費“兩免”政策的學生繼續免收書本費外,今秋新學年,我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的書本費按照省教育廳、物價局、財政廳文件執行,即小學每學期每生50元、初中每學期每生90元。住宿生的住宿費等其他費用,也繼續按照現有規定執行。
享受免費學生名單須張榜公示,人數每學年核定一次
據介紹,享受免費補助的農村中小學生須憑本人戶口本,到就讀的義務教育學校登記注冊。當地公安部門要積極協助教育部門和學校核定學生戶籍,確保每一位符合免費條件的義務教育學生享受免費補助。
實施辦法規定,經各學校和縣(區)確認的免費學生名單和人數,須在10個工作日內報市教育部門;市教育部門在收到縣(區)上報數據后5個工作日內,會同市財政、監察等部門核查后,報省教育廳。享受免費的學生名單還要在學校和村委會張榜公示,接受監督。免費學生人數,每學年核定一次。
據介紹,我市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分擔比例為:龍門縣、博羅縣、惠東縣、惠陽區(含大亞灣)由省財政負擔80%,市、縣(區)財政各負擔10%;惠城區由省財政負擔40%,市財政負擔10%,惠城區財政負擔50%;各縣(區)擴大實施免費義務教育覆蓋面的資金,由各縣(區)自行解決。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各縣(區)財政部門,在銀行開設免費義務教育專項資金特設專戶,用于免費義務教育專項補助資金的支付管理;市、縣(區)負擔的資金,由省財政廳在轉移支付資金中劃出,統一下撥到各縣(區)設立的專戶;農村中學和鄉鎮中心小學在銀行設立專門賬戶,集中核算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鄉鎮各“片小”實行報帳制度,不再設立賬戶,其資金統一由鄉鎮中心小學核算和管理。
發現挪用免費義務教育資金等行為,對主要責任人先免職后查處
實施辦法規定,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必須用于學校的業務費、公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等屬于公用性質的費用開支,不得用于教職工工資、津貼、福利、社保、醫保和代課教師工資,不得用于基建開支,不得用于償還歷史欠債以及上繳各級政府行政部門;市監察、審計、財政、教育等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對弄虛作假騙取或挪用免費義務教育資金等行為,一經發現,對主要責任人先免職后查處。市審計局、監察局會同市財政局、教育局實行年度定期檢查制度,組織開展經常性審計監督,并向市政府提交檢查和審計報告;各縣(區)監察、審計、物價、財政、教育等部門要重點對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的學生人數、資金使用、收費及管理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對違規違紀行為進行堅決查處和糾正。各縣(區)要設立投訴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的投訴舉報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