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照廉政準則自查自糾報告

時間:2022-05-08 10:15:00

導語:政府對照廉政準則自查自糾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對照廉政準則自查自糾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中央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情況;農村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及管理情況;農村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作情況;農村腐敗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和查處涉農侵農案件情況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廉政責任、強化宣傳教育,夯實思想基礎、抓好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加強制度建設,源頭根治腐敗、為了把中央的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鎮委、鎮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從四個方面,狠抓措施落實、為了進一步為群眾提供方便高效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建設服務型政府,我鎮從2008年12月開始,開展便民服務網絡建設、堅持“四個民主”,加強農村社會民主政治建設、建立健全制度體系、我鎮在農村腐敗風險體系建設方面,突出重點抓好制度建設、監督檢查和查處案件工作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縣紀委、縣監察局:

根據《開展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專項檢查的實施方案》的要求,我鎮對照《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對2009年以來開展農村黨風廉政建設6個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情況

我鎮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意見》、《中央紀委監察部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的要求,重點抓好組織領導、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制度建設等4個方面的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廉政責任。鎮委、鎮紀委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不斷增強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自覺性和緊迫感。黨委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當大事、要事來抓,將經濟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一并安排部署,一并檢查落實。落實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要求班子成員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時,抓好所分管部門的黨風廉政工作,按照組織分工,明確黨委成員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責任,要求9個黨委成員每人落實一個農村黨支部建立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聯系點,我鎮在九龍、瓦倉、福河三個村黨支部建立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同時,我鎮作為市紀委書記的聯系點,正在爭創市級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示范點。積極推行“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檢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反腐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堅持干部任用、評先表模等黨風廉政“一票否決”制,努力營造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責任的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下發了《**鎮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鎮2009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解意見》,鎮委與各支部簽定了《**鎮黨風廉政工作目標責任制》,將全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主要工作任務分解到班子成員和各個部門,并定期開展檢查,聽取工作匯報,進行考核評比,使黨風廉政工作切實做到有部署、有落實、有檢查、有考核。把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干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和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

(二)強化宣傳教育,夯實思想基礎。努力做到六個“結合”,抓好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筑牢黨員干部的思想防線。一是把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相結合。在學習調研階段,一并安排,一并落實,重點學習傳達了各級紀委全會的精神和各項紀律要求,學習王瑛等同志的典型事跡,觀看警示教育片,使黨員干部進一步強化紀律意識。二是把宣傳教育和機關效能建設相結合。認真宣傳發動,認真剖析效能建設方面存在的廉潔自律問題及原因,認真開展自查整改。三是把宣傳教育和作風建設年活動相結合。認真組織開展“樹優良作風,促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月活動,認真查找黨員干部在作風方面存在影響發展的問題,督促整改落實,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四是把宣傳教育和黨委中心組學習相結合。加強對黨紀政紀的學習、宣傳和教育,使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遵守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五是把宣傳教育和開展廉政談話相結合。今年共開展集體廉政談話2次,督促各黨支部認真落實廉政準則,始終保持黨組織的紀律性。六是把宣傳教育和班子及黨員民主生活會相結合。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征求意見,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刻剖析,切實解決廉潔自律上存在的突出問題。

(三)抓好監督檢查,確保政令暢通。今年重點圍繞群眾反映的基層干部違法違紀問題、部門行業不正之風和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監督檢查,既維護了群眾的利益,又促進了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一是認真抓好信訪工作。認真落實信訪責任制,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認真抓好信訪案件的督辦落實。規范村級信訪接待室的建設,由村級紀檢委員主抓信訪工作。各村均做到了“四個落實”,即落實辦公室地點,落實信訪接待員,落實工作制度,落實工作經費。每月定期召開村級信訪信息員會議,聽取匯報,掌握動態,安排工作。到目前為止,全鎮受理群眾來信來訪67件,其中反映黨員干部違紀問題信訪件4件,都分類進行了辦理,做到件件有答復。二是抓好糾風治亂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糾正公款旅游、公務用車、公車私駕、教育收費、醫療購銷中存在的不正之風,結合我鎮實際,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房屋搬遷等問題。同時,對涉及收費的單位,一律在公示欄向社會公開辦事程序、收費依據、收費標準,收費項目。三是加強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監督檢查。全鎮16個村都建立了規范的村務公開欄,全部實行一月一公開,接受村民的監督,促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四是加大對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今年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出臺了一系列的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和擴內需、厲行節約的政策措施,這些政策在我鎮得到了全面的貫徹落實。我鎮重點加大以農村公路、農村飲水工程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督檢查力度,全面實行招投標制度,規范工程建設行為。

(四)加強制度建設,源頭根治腐敗。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推進源頭治腐縱深開展。一是建立和落實了黨務、政務、財務、村務“四公開”制度。在政府機關和鎮直單位實行財務、編制與政務“三公開”,在村級實行黨務、政務、財務、村務“四公開”,接受群眾監督。二是建立和落實了財務監管制度。實行部門和村級財務預算制度,規范了收支兩條線,在政府機關和鎮直單位全面實行“零戶統管”,加強對各項支出資金的監管,在鎮財政所建立農村“三資”服務中心,對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進行服務和監管,加強審計監督,一季度一審計。同時,機關里還建立了進餐接待、小車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降低了行政成本。三是推進農村“雙述雙評”制度建設。要求村兩委班子和班子成員每年年底分別在鎮村進行述職述廉,接受評議,對反映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四是認真落實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聯系會議制度。每年召開1-2次聯系會議,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和反腐敗相關工作。五是規范工程招投標管理制度。我鎮成立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招投標工作領導小組、農村公路建設和管護領導小組,制定了**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不良行為記錄和黑名單管理辦法。六是健全黨員干部監督制度。落實了《黨委議事規則》、《重大事情報告制度》,提高科學民主決策水平;實行黨委任免干部和處分黨員干部票決制;堅持干部督導制,嚴格執行中央“五不許”、省紀委“四不準一嚴禁”和縣委、縣政府有關紀律規定。

二、中央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

為了把中央的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鎮委、鎮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從四個方面,狠抓措施落實。一是落實領導責任。主要領導親自督促,落實一名分管領導專門負責,鎮財政所具體負責,形成了鎮、村干部責任明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二是加強政策宣傳。為了讓政策家喻戶曉,除了通過廣播、電視加強宣傳外,我鎮主要以村組干部會、村民代表會議、印發宣傳資料、張貼標語和干部進村入戶宣傳等形式向農民普及政策。鎮財政所設立補貼資金專線咨詢和舉報電話,認真接待來訪的每一位農民,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政策原原本本貫徹到農民中去。三是嚴格資金管理。為了把資金及時準確發到農民手中,鎮財政所和各村委會都落實專人,建立了專帳。做到面積核實、資金發放準確無誤,同時加強監督檢查,杜絕了截留、擠占、挪用、抵扣和騙取補貼資金等違法違紀現象發生。為了確保資金安全,所有涉農補貼資金都采用“分級管理,歸口管理”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封閉運行”的管理辦法,對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對資金的發放實行“一折通”或“一卡通”的形式,一次性發到農戶手中。四是加強監督檢查。為了方便農民和社會各界公開監督,全鎮種糧農民的基本信息、承包土地面積、補貼資金的形成以及金融部門提供的分戶數據等各項工作,全部通過“遠安農民補貼網”進行公開,全鎮在已開通寬帶的村委會建立4個“農戶補貼查詢點”,農民隨時隨地可以查詢和監督。今年全鎮發放補貼資金4395421.71元,惠及農戶7194戶,補貼人口23523人。全鎮二輪承包面積37789.68畝,其中:水田33771.84畝,旱田4017.84畝,糧食直補面積31506.60畝,糧食直補資金302463.44元;糧食綜合直補資金1902998.56元;糧種補貼面積33741.84畝,糧種補貼資金471443.70元;退耕還林補貼面積6194.80畝,補貼資金1422.32.01元;油菜補貼面積19108.40畝,補貼資金191084.00元;能繁母豬補貼95400.00元;發放農機具購置補貼66戶(66臺)220300元。

三、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情況

為切實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我鎮在以往帳目、資金“雙代管”的基礎上全面推行農村集體“三資”服務。一是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全鎮依托財政所、農經管理部門成立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領導小組,組織開展清產核資工作,掌握全鎮農村集體“三資”基本情況,負責全鎮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工作的協調、指導、監督和檢查。領導小組由鎮委書記、鎮長許從亮任組長,鎮委副書記、常務副鎮長彭立明,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曾凡鑄,黨委委員、副鎮長周仁義任副組長,黨政辦、紀委、監察室、財政所、經管站、民政辦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鎮財政所。以鎮經管站為依托,建立農村集體“三資”服務中心,對村級資金開支、資產運營、資源開發實施監管,由農村集體“三資”服務中心進行監督服務,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的規范化管理、科學使用和保值、增值。在村級設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站,并組建工作專班,負責農村集體“三資”的清查、登記、申報和建檔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突出重點進行清理。資產、資源的委托服務工作是這次活動的重點。充分依靠干部群眾,對各村的固定資產進行清理盤點。對固定資產要以賬面數為基礎,賬內賬外相結合,逐筆逐項盤點;企業性資產,除不存在的外,原則上以賬面數為準,直接填寫出盤點表,不再盤點;對資源性資產,采取實地勘察與查賬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盤點。特別是對有收益的資源性資產,要逐項盤點。通過盤點,摸清村級資產的家底,并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村委會對集體的資產、資源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向村民進行公示,在此基礎上建立管理臺賬。經過公示的資產、資源登記表,報鄉鎮農村集體“三資”服務中心備案,中心建立集體資產、資源臺賬,實行動態管理。三是強化監督檢查。紀檢監察部門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服務工作全過程的指導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研究解決。同時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對此項工作進行監督,以確保農村集體“三資”服務工作取得實效。目前全鎮正在開展清查、盤點、核實、公示工作,計劃在11月中旬完成。

四、農村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及管理情況

為了進一步為群眾提供方便高效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建設服務型政府,我鎮從2008年12月開始,開展便民服務網絡建設。一是整合資源。整合全鎮公共服務資源,建設完善鎮、村兩級便民服務網絡。在集鎮建立**鎮便民服務中心,紀委書記兼任中心主任,屬鎮委、鎮政府常設辦事機構,主要職能是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審批服務和公共服務。組織林業、國土、公安、工商、財政、農業、計生、民政、司法等9個部門進駐辦公。便民服務中心大廳主要履行有關行政審批、便民服務、投訴受理方面的工作職責。二是規范管理。凡與經濟發展、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都在便民服務中心辦理。對本鎮權限內的事項,直接辦理,限時辦結;對需要到縣辦理的事項,全程,免費服務。實行“六公開”,即服務項目公開、辦事程序公開、承諾時限公開、收費標準公開、政策依據公開、服務人員公開,著力為廣大群眾提供公開、公正、便捷、高效的服務。各便民服務網點都做到了制度上墻,辦事程序公開,規范運作,建立服務臺帳,免費為群眾代辦相關事項,17個村(居委會)便民服務室定期在鎮匯報工作,努力實現群眾辦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基本目標。三是改善環境。為了建設規范化的便民服務中心,鎮委、鎮政府投資30多萬元在**集鎮建立了50平方米的便民服務大廳和50平方米黨務政務公開欄,購置了空調、電腦、桌椅等辦公設施,對村(居)便民服務室進行了房屋整修和辦公設備更新。四是加強宣傳。建立了便民服務公開欄和宣傳欄,印制和發放了便民服務手冊500多份,各村都召開會議進行了宣傳動員。截止目前,全鎮各便民服務網點共辦理服務事項2616件,其中:鎮便民中心辦理1923件,16個村辦理652件,居委會辦理41件,真正方便了群眾,提高了效率。

五、農村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作情況

堅持“四個民主”,加強農村社會民主政治建設。一是開展民主選舉。認真貫徹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按照村黨組織“兩推一選”和村委會“公推海選”的要求,精心謀劃,嚴密組織,規范操作,2008年依法依規選舉產生了16個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班子,一次性選舉產生村“兩委”班子成員65人(不含大學生村干部),其中黨支部成員48人。“兩委”班子成員中黨員63人,占97%。16個村全部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率100%。選出的村“兩委”班子成員年齡最小的26歲,最大的57歲,平均年齡44歲。高中文化程度24人,中專10人。一次性依法推選產生了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民主理財小組和各個村民小組長。二是抓好民主決策。進一步明確了村級各類組織在村級事務決策中的職責。在村級事務決策過程中,村黨組織實施決策領導和組織權,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實施決策表決權,村民委員會實施決策執行權,村民監督委員會實施決策監督權。村級各類組織在村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開展工作,規范了決策運作程序。在村級事務決策過程中,通過實行“村黨支部提出方案——召開村“兩委”班子會研究——提交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表決——村委會具體實施”的運作程序,從根本上保證了黨組織在村級事務決策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保證了村級組織職能得到有效發揮,保證了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真正行使。三是堅持民主管理。村民代表會議作為村級事務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在村級事務民主決策、實現村民自我管理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各村都結合實際通過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制定了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使村干部和村民都能依法辦事、按章辦事。民主理財制度得到認真落實,嚴格執行村級財務的“三簽一會一審”,即先由經辦人簽字,召開民主理財會,民主理財小組審查簽字,最后由村書記主任審批簽字后,報鎮財政所審核后入賬,村級賬目實行一月一公開。每月底,理財小組都對村里大小賬目進行審核,入賬的發票上都要加蓋民主理財專用章。對于不合理的開支,理財監督小組有權拒絕蓋章,不蓋專用章的發票一律不準入賬,有效控制了村級開支。村民如果對公開的事項不明白,可以請村民代表解釋,也可以向理財小組詢問。真正做到了群眾明白,干部清白。四是落實民主監督制度。全鎮各村都建立了公開欄,村級黨務、村務、財務都在公開欄公開,每月公開一期,接受群眾監督。每年初要召開村民代表會,對年度工作計劃、財務預決算、“一事一議”事項、民主評議村干部、村集體資產處理、公益事業建設等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進行討論決定,接受群眾的審議和監督。年底要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村兩委干部要向代表述職述廉,并接受黨員和代表評議。鎮政府、鎮直各單位都落實了黨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并建立了公開欄,定期公開相關內容,接受社會監督。

六、農村腐敗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和查處涉農侵農案件情況

我鎮在農村腐敗風險體系建設方面,突出重點抓好制度建設、監督檢查和查處案件工作。

(一)建立健全制度體系。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推進源頭治腐縱深開展。一是建立健全領導制度。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領導聯系點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聯系會議制度、黨委議事規則、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一崗雙責”、任免干部和處分黨員干部票決制等制度。二是建立健全規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了黨務、政務、財務、村務“四公開”制度、財務監管制度、工程招投標制度、干部管理等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監督制約制度。建立了包括評議、審計、述職述廉等制度。四是建立健全廉潔自律制度。嚴格執行中央“五不許”、公務員行為規范、省紀委“四不準一嚴禁”和縣委、縣政府紀律規定,建立政府機關黨員干部行為規范和鎮村干部行為規范,進一步規范黨員干部的行為。

(二)加強監督檢查。由鎮紀委牽頭,組織、宣傳、黨政辦公室等部門參加,組建督查專班,對各項制度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督促整改。

(三)堅持查辦案件不放松。堅持從嚴治黨方針,嚴肅黨紀政紀,對違法違紀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處理一個。元至9月份,全鎮共掌握黨員干部違法違紀案件線索4起,已辦理3起。

2009年以來,經過全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鎮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但經認真自查,我們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極少數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對反腐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抓黨風廉政建設的自覺性不強,措施不力;二是制度建設有待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三是少數黨員干部自律不嚴,要求不高;四是改革創新力度不大,能力不強;五是紀檢監察干部隊伍自身建設有待加強,整體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視,認真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