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超限運輸整治視察報告
時間:2022-05-17 09:14:00
導語:公路超限運輸整治視察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8月17日至19日,市政協辦公室第二視察組在副主席的帶領下,選擇了有代表性的檢測點、法都點、姚家營點、加油站點和紙廠點作為視察對象,就我市公路超限運輸治理情況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視察。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
2012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及省交通廳的領導下,通過市交通局、水城公路管理局等部門的努力,我市超限運輸整治工作,嚴格按照“八部委”精神、交通部二號令要求和相關的法律規定執行,行政、法律和經濟手段并用,成績突出。據統計,今年1-7月份僅地方公路治超就投入工作人員16850人次,檢測機動車輛92781輛,卸載2674輛,卸貨物2830噸。而國道、省道的超限治理,從轉入長效治理階段以來,投入治超人員26040人次,檢查車輛350000輛,卸載車輛16500輛,下載噸位11000噸,查處沖關車輛1450輛,超限運輸控制在5%以內。
二、存在的問題
市作為煤炭、鋼鐵、電力、建材為主的工業城市,廠礦企業、建設項目多,給貨運車輛提供了飽和的運輸條件和良好的發展空間,各大型企業和電廠及煤氣用煤,煤焦外運和新建項目的建設,使得我市的治超工作任務艱巨。交通路政部門目前已在主要國道、省道開展依法整治超限運輸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1、由于超限檢查工作大多數是定點、定線管理,大量超限車輛繞道支線公路行駛,逃避檢查,造成支線公路急劇損壞,不少路段面臨斷車危險,部分地區公路養護進度跟不上損壞速度。
2、電煤、煤氣用煤、大型企業如水鋼等用煤的汽車運輸,在全國統一認定的限載標準基礎上放寬5噸(全國統一限載標準:二軸車20噸、三軸車30噸、四軸車40噸、五軸車50噸、六軸以上55噸)。放寬部分按省物價、財政規定標準收取公路賠(補)償費,不予罰款、不予卸載、不予滯留。對此,其他貨運車輛駕駛員反映不公平,增大了治超難度。
3、對鮮活農產品運輸,實行綠色通道,不收費、不罰款、不卸載、不滯留,缺乏有效的鮮活農產品超載運輸車輛制約機制。
4、未設治超檢測點的線路,尤其是治超死角、盲點區域的短途駁載運輸,超限超載現象十分嚴重。
5、地方保護主義、部門利益增大了治超困難。如有的地方引進投資后,對投資方超限運輸車輛要求放寬治超標準;有的部門不計公路損失,為本部門利益要求放寬治超標準,甚至要求減免公路損害賠(補)償費。
6、按國家八部委的要求,交警和路政應當統一在經批準的治超檢測點按照各自分工進行治超。但事實上,在治超檢測點執法的只有交通部門,有的地方交警對超限車輛罰款了事,既不進行檢測,也不實施卸載,給治超工作增加困難。
7、地方公路管理里程長,專職路政人員少。全市縣鄉公路2000公里左右,專職路政人員只有15人(每縣、區3人),工作量太大。
三、建議
1、提高對治理超限運輸重要性的認識。治理超限運輸對我市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使全社會用路的同時愛路、護路;二是確保運輸安全;三是為保障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運輸秩序。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鄉鎮黨委和政府要加強領導,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治超工作抓好,管好。
2、采取強有力手段,統一政策標準,使治超工作有法可依。
3、補充人員,明確職責,保障有足夠人員開展工作。
4、保障必要的經費投入,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該收的收足,該撥的撥夠。
5、路政部門日夜上路,四處阻擊,但公路點多線長,一時難以控制。因此,治理車輛超載必須采取“立體式”的全社會行動,多方配合。
6、地方政府應根據公路法和交通部《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加強超限運輸源頭管理,并強化路政、運政、交警、農機、安監等部門的綜合執法,加強當地超限運輸車輛和配載中心的源頭管理,實行聯合執法,歸口管理。
7、有關部門應加強宣傳教育,隨時掌握當地超限運輸動態,對屢教不改的司機要吊扣駕照,依法重處;同時在公路進出口處按照公路技術標準和實際承載能力設置明顯的限載標志。
8、鄉鎮黨委、政府要加強鄉道公路的保護意識,對轄區內貨源企業要制訂車輛限量裝載規定,并動員沿線村委會積極開展本村運輸車輛的禁超安全教育,及時向路政部門舉報繞道的超限車輛或本地超限運輸情況,協助路政部門舉證當事人超限運輸違法行為,使超限運輸車輛寸步難行。
9、對車輛非法改裝進行清理整頓。對煤礦和貨物集中進行源頭治理,確保運輸源頭裝載符合要求。
10、嚴厲打擊暴力抗法、打砸超限檢測站的行為,維護執法權威,保證執法人員人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