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病蟲情監測工作報告
時間:2022-08-07 05:16:28
導語:小麥病蟲情監測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縣農委緊緊圍繞小麥高產攻關活動,周密組織,精心實施,密切關注小麥病蟲動態,認真開展病蟲情監測工作,為指導小麥生產,當好政府參謀,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一、病蟲情報編發情況
小麥生育期內(2012年)共編發小麥病蟲情報6期,主要有麥田雜草、麥蜘蛛、小麥吸漿蟲、赤霉病、穗期蚜蟲、葉銹病,預報準確率達到98%。
二、圓滿完成國家農業部和省植保總站布置的測報對象
縣承擔省部級測報對象是小麥紋枯病、小麥吸漿蟲、麥田雜草。開展的地方性系統測報對象有小麥蚜蟲、麥蜘蛛、赤霉病、白粉病、葉銹病;監測對象有小麥包囊線蟲病、小麥葉枯病。
三、監測網絡和人員配備
縣植保站共有10人,其中負責測報工作的有4人;省級專職測報人員3人。具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的4人,從事測報工作的時間都在15年以上。
縣植保站在鄉鎮設立四個測報點,分別是白楊林場、、、,每測報點配有植保員一名,黑光燈一臺,每周向植保站匯報小麥和其它中作物病蟲發生情況,縣站匯總上報省市植保站。
四、病蟲電視預報和信息匯報
2012年小麥病蟲電視預報4期,分別是“麥田化除”“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技術”“小麥穗期蚜蟲防治”“小麥赤霉病的發生與防治”。縣電視臺、廣播電臺、縣教育電視臺對病蟲情報輪番播出,提高了病蟲情報的時效性,更好地服務于農民,指導農民科學施藥,小麥全生育期內向省市業務部門上報周報表共30次。
五、小麥病蟲草害發生情況
1、麥田雜草
發生程度:中等偏重發生。
雜草發生面積168萬畝,防除面積172萬畝次,2011年12月中旬大田普查。平均每平方米有雜草24.7株,最高田塊每平方米有雜草58株,由于小麥播種后雨水適宜,秋冬季雜草出苗齊、出苗多,越冬前達到雜草發生高峰。今年小麥返青拔節期又有一個雜草發生高峰,2012年2月下旬普查,平均每平方米有雜草28.4株,高的田塊達到87株。雜草優勢種群仍是豬殃殃、播娘蒿,占雜草總量的90%以上。
2、小麥蚜蟲
發生程度:中等偏重發生
小麥播種出苗后到4月10前,發生程度為一級,有蚜株率在0.6—9%之間,百株蚜量為1.2—21.9頭;4月5日后平均有蚜株率和百株蚜量急劇上升,平均有蚜株率為0—51.6%,平均百株蚜量為0—744.2頭,高發田塊百株蚜量1960頭。蚜蟲發生高峰期為4月28日至5月8日,高峰期平均百株蚜量1317.5頭。
3、麥蜘蛛
發生程度:輕發,個別田塊中等偏輕發生
麥蜘蛛屬于輕發年份,僅在2011年11月上中旬有發生高峰,平均每市尺行長有蟲108.2頭,最高田塊260頭。其后麥蜘蛛發生量一直很低,平均每市尺行長蟲量都在50頭以下。
4、黑潛葉蠅
發生程度:中等偏輕發生
小麥黑潛葉蠅發生重于去年,2011年10月31日,有蟲田塊率100%,平均株被害率60.2%,平均葉被害率41.8%;2011年11月9日有蟲田塊率100%,平均株被害率72.2%,平均葉被害率28.3%;11月14日有蟲田塊率100%,平均株被害率63.1%,平均葉被害率22.6%;11月21日株被害率35.3%,葉被害率12.2%;11月25日株被害率31.7%,葉被害率7.5%;12月2日株被害率21%,葉被害率4.3%。
5、小麥吸漿蟲
發生程度:輕發
2012年小麥吸漿蟲輕發生,淘土檢查平均每小方有蟲0.24頭,發生面積不足10萬畝,達標面積和需防面積均為零。4月中下旬網撲成蟲百復網蟲量在2頭以下;5月下旬剝穗檢查,平均蟲穗率4.2%,平均百穗蟲量4.44頭,平均粒被害率0.14%。
6、小麥紋枯病
發生程度:中等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
今年小麥紋枯病的發生特點比較特別,出乎人之預料,小麥出苗后到4月10日前(孕穗期以前),紋枯病的平均病株率都在5%以下,平均病指在0.6以下。然而4月10日后小麥紋枯病的病情逐漸加重,病株率和嚴重同步上升,侵莖發生面積和侵莖程度是近三年來的第一位,4月20日后,出現侵莖現象。4月23日調查,平均病株率4.0%,最高12%,平均侵莖率1.2%。最高5%;4月28日平均病株率8.6%,最高17%,平均侵莖率4.2%,最高10%;5月7日病株率8.2%,最高39%,平均侵莖率3.5%,最高18%;5月14日調查,白穗田塊率92.8%,平均白穗率0.37%,最高1.6%;5月21日調查白穗田塊率近100%,平均白穗率0.6%,最高1.2%,是近三年同期均值的19倍。
7、麥類赤霉病
發生程度:中等偏輕發生
今年赤霉病的發生輕于2003年重于2010年。大田始見期是5月10日。5月14日普查,平均病穗率3.4%,最高19%,病田率100%,平均病指0.54.最高0.89;5月21日普查病田率100%,平均病穗率3.8%。病穗率較近三年同期均值增加414.9%,較2010年增加71.9%。
8、小麥葉銹病
發生程度:輕發
大田始見期5月10日,比2010年提前8天,2011年未見病株。5月13日普查,平均病葉率0.00008%,最高10.7%;5月21日普查平均病葉率0.001%,最高6.8%。總體形勢是發生程度輕微。
9、白粉病、黑穗病:多次調查未見發生。
10、葉枯病
發生程度:輕發
據調查,今年縣種植的10多個品種之中,只有輪選988、淮麥29、煙農19未發生葉枯病,其它品種如洛麥23、山農20、濟麥22、鄭育9987、良星66、皖麥68、煙農5158都發生了葉枯病,病害嚴重度為1—2級。
- 上一篇:小麥科學施肥工作匯報
- 下一篇:書籍設計的語言特點